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综上所述,此一流派的学术观点认为,朱常洛是在李选侍的强势逼迫之下,走投无路,就赌一赌那仙丹的效果。如果是仙丹,那他就羽化成仙,不管这人间的闲事了。如果不是仙丹,结果也没什么区别……但这样子的历史,委实是太诡异了。朱常洛再怎么说也是一国之君,哪怕是他真的有什么把柄抓在李选侍的手中,这时候也没有理由畏惧她。然而朱常洛的表现,却让人世世代代的读史之人,无不在这里纳闷搔头,忍不住要追问一句:“这狗屁历史,记录得不明不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最令人别扭的是,所有人都能够判断得出,肯定有什么事情没有记录,正是此事导致了朱常洛破罐子破摔,干脆一死了之。可问题是,单从逻辑上来看,这种事存在的可能性,明显低于零——历史和逻辑,在这里就这样撞上了车,那么我们到底是应该相信历史呢,还是应该相信逻辑?
甭管信什么,反正是朱常洛已经含笑九泉了。
终于轮到了大明帝国的第十六任皇帝——熹宗朱由校出场了。
第十二章 熹宗朱由校——于寂寞中独自守候
(1)天下第一狠娘们儿
尽管朱常洛此人的身份仍然是个谜,做皇帝或许只是他的兼职,他真正的身份原本是皇宫杀人团伙的总瓢把子。但在他登基的二十九天里,留给人们的并非是这团迷雾,而是体恤天下苍生的三条民生措施。
所以当时的朝廷之内,诸臣无不把朱常洛视为帝国的希望。孰料他说死就死,死得不单是速度超快,而且还充满了恐怖的悬疑。这导致了群臣震恐惊骇,仿佛天塌地陷一般,整个朝堂竟然是死寂一片。好长好长,朝堂中突兀爆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嚎啕。
天塌了,地陷了,大明帝国的希望,就此断绝了……不不不,大明还有希望,光宗皇帝死了,可是太子朱由校还在,请太子登基,太子,太子,太子……太子你他妈的死哪儿去了?
正当群臣们悲恸欲绝的时候,皇太子朱由校却踪影也无。群臣说不出来的疑惑,就到处翻找,墙角边,门后边,老鼠洞里,到处都掏了个遍,却仍然找不到太子。这时候名臣杨涟终于醒过神儿来了,他说:“兄弟们啊,情形不妙啊,咱们的储君……我看多半是被人绑架了。”
谁敢绑架皇家太子?
别人还真不敢,但如今的大明帝国,偏偏就有这么一个人,她别的事未必敢干,但说到绑架太子,却是轻车熟路了。
李选侍!
李选侍这个女人,早年间公然将太子妃王氏虐杀,从此强迫傻孩子朱由校管她叫妈,声音小一点,劈面就是一个大耳刮子。堂堂的一国之储君,竟然沦为了这个女人泄火的出气桶,有事没事,都要找个茬暴揍皇太子一顿。很清楚的一件事情是,眼见得皇帝朱常洛突然暴死,狠娘们儿李选侍抢先一步,将太子控制了起来,如果不采取行动夺回太子,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杨涟登高呼:“兄弟们,王候将相,宁有种乎……不对不对,喊错口号了,应该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现今太子竟然失踪,我等理应忠心报国,入宫中将太子找回……”一呼百应,朝中数百名官员跟在杨涟身后,浩浩荡荡地向宫里走去。
刚一进门,就听“砰”的一声,一根粗大的木棍,直奔杨涟的脑壳打来。幸亏杨涟机灵,急忙闪过。耳际中就听见一片惊天动地的喊杀之声,数百名小太监各自手操凶器,不由分说向着群臣杀过来。
需要说明的是,这伙小太监的头领,名叫李进忠——你觉得此人的名字陌生吗?不不不,此人在历史赫赫有名,可以这么说,这个大明帝国,就是亡破于此人之手。
大明帝国亡于李进忠之手?没听说过啊。【wWw。Zei8。Com电子书】
没听说过就对了。这个李进忠,不久他就会恢复自己的原名——魏忠贤!
魏忠贤,灭亡大明帝国的罪魁。但此时,他只是皇宫造反派的一名小头目。眼见此人来势汹汹,杨涟振臂高呼:“兄弟们,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不是太监打扁朝臣,就是朝臣打死太监,与我杀入宫中啊……”呐喊声中,朝臣挥起笏板,与太监们怦怦怦打成一团。
情形果如杨涟所料,此时皇太子朱由校,已被狠娘们儿李选侍控制了起来,为了防止群臣再将太子夺走,她还命令官里的太监们操家伙,如有朝臣敢闯进来,打死勿乱。这娘们儿堪称大明帝国时代的第一狠人,独对群臣,勇气可嘉,只是女人终究是女人,她只顾吩咐太监们动手,却不懂得管理学的奖惩措施,即没有说表现好的太监会得到什么奖励,也没有说表现差的太监会有什么惩罚。所以在双方的激烈交火之中,太监们明显是敷衍差事,象征性地进行了抵抗之后,就迅速地溃退回宫。
“冲啊!”杨涟发出胜利的喊声,冲入李选侍的卧房,后面的朝臣蜂拥往里一撞。只听李选侍发出一声惊叫,早被无数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压倒在地。等她昏昏沉沉地再爬起来,只听到群臣们欢天喜地的声音正在迅速远去,皇太子朱常洛已然被暴力劫走。
回来之后,朝臣们兴奋莫名,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漂亮是漂亮。奈何这些老臣子,一个个都是七老八十的年龄,此时突发少年狂,大战太监。一旦回来之后,至少一半人立即心脏病发作,还有一半人则是血压升高,颅内血栓崩裂——脑血栓发作了。结果等到“哭临”的时候,还有力气站在当地的,只剩下内阁次辅刘一景。
而当刘一景往光宗皇帝的灵柩前一站,就见得眼前顿时一片漆黑。
不得了了,皇太子朱由校,不知什么时候又不见了。
于是刘一景急忙问在场的小太监们:“喂,皇太子哪里去了?”
史书上记载:太监们“东西走”,而“不对”……意思是说,太监们“哗”的一声,都消失了,没人回答刘一景的问话。
当时刘一景就傻了,他必须独闯内宫,再设法夺回皇太子。
可他能做得到吗?
(2)文攻武卫闹皇宫
皇太子再次被李选侍绑架,刘一景万般无奈,只好去找光宗皇帝的伴读王安,请他出来帮忙。于是王安就去见李选侍,忽悠说:“怎么回事呢?是这么回事,你说这个朱由校吧,这个小兔崽子,他的出身不好啊,母亲铁定是钻进皇宫的阶级敌人,要不怎么会遭到政权的镇压呢?可是话又说回来,他终究是皇家的老大,如果他不出面的话,也不妥当,是不是这个理?我的意思是,咱们先把他带出去,忽悠忽悠外边的朝臣,这事也就过去了……”
李选侍到底是个女人,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一听就上了当,命人从箱柜里把吓得半死的朱由校揪出来,喝令他出去赶走群臣,然后再回来。
自打生下来开始,朱由校就像面团一样任由李选侍横切竖弄,对这狠娘们儿怕到了极点。就哭哭啼啼地跟着王安一块出去。已经出了门,李选侍突然醒过神来了,大叫一声:“哥儿回来!哥儿回来!!”
十六岁的朱由校,一如听到母狼召唤的小绵羊,泪水都不敢流,乖乖掉头就往回走。幸亏王安反应神速,不由分说,一把掐住朱由校的脖子,倒背起来,撒腿就向宫外跑。
李选侍大怒,曰:“反了反了,这还无法无天了呢?左右与我拿下!”
宫中太监发出一声呐喊,手操木棍,凶恶地向王安追了过去。但由于王安也是宫中的太监,而且地位极高,所以小太监们只敢高声呐喊,却不敢真的将王安打倒在地。让王安慌不择路地冲出皇宫,将皇太子移交给了刘一景。
这时候老臣杨涟匆匆赶到,叫过来王安,吩咐道:“王公公,这样下去不行啊,你马上回宫,嗯,就找司礼太监王体乾,召集忠于皇太子的太监们,成立一支皇太子的铁血亲卫队。否则的话,等一会儿太子一回宫,还不得让李选侍那狠娘们儿给生啃了啊。”王安应诺,立即回宫,和司礼太监王体乾一起,组织成立了保皇派。
果不其然,当天的葬仪结束,皇太子朱由校回宫,就见李选侍派出来一支特工队,前来抓捕。王安与王体乾急率保皇派,将朱由校团团围在中间,并高呼口号:“要文斗,不要武斗,誓死捍卫皇太子!谁反对皇太子就打倒谁!”抓捕皇太子的太监们也不甘示弱,回以口号:“造反有理,革命无罪!拳打脚踢,文攻武卫!”一边呐喊着,一边抛砖掷瓦,大打出手。对方也不示弱,还以颜色,但见棍棒飞舞,瓦片狂飞,宫女们兴奋地抻长了脖子替双方呐喊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