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道,同治二年八月,回叛大军陷狄道州城,居民十余万被屠。
靖远,同治五年,陕回叛军陷靖远县城,陕回结靖远回为内应,攻陷其城,靖民逃出者十之一二,汉人死者男妇约十余万。
临潼县志载,,陕回七年,临潼县死亡人口30余万,渭河南北烧杀之灾无一村一人而幸免。
泾阳县,损失人口十余万。
兴平县,……
总计十七年时间,回叛大军对汉民展开了疯狂的大屠杀,从同治元年起,在陕西杀了约500万人。一年后回叛被清军镇压驱至甘肃,入甘肃后,又对甘肃汉民进行疯狂大屠杀,虽然也有甘回参与,但最残暴的依然是陕回,杀人最狠。
回军叛乱之前,咸丰十一年,甘肃人口1946万,战后光绪六年人口仅存495万,人口损失1455。5万人。
在甘肃,回军一次杀十万以上汉人的大屠杀有二十七次,许多县的汉人被杀光。十七年里总计杀掉陕甘两省约2000万汉民且不分男女老幼,全部用刀砍死,用火烧死。
坑坑洼洼的道路,让特意调派来的指挥车内摇摇晃晃,孙九功看着面前从前清户部,兵部摘录下来的文件,眼睛通红,牙关死死,连两颊的肌肉都有些僵硬。
接任西北军区司令一职后,他便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北京,再从北京抵达了山西回合部队,而这份东西正是那天李默接见他时交给他的。
孙九功清楚地记得,那天皇上眼睛红红,脸色铁青。
如果说清末时期兰芳是外海华人心中的最痛,那么十七年回叛则是中原大地抹不去的伤痕,一道永远无法抹去的血泪历史。
同样,对于回民来说,这也是一段痛彻心扉的历史,少数人利用了满清腐朽,贪污横行,讹诈之风不止,清军团练乡勇胁迫为借口,勾结洋人,自立为国,分裂中华,鼓动无知教众,发动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也正是这个时候,一个人临危受命。
那天,无风无雨,无日无月,他带着授衔公文,半夜出京,一个送行的人都没有。
那一年,他已古稀之年,扶着棺材,带着六万湘西子弟,踏入了茫茫西北,面对百万叛军,面颜不改。
出征那天,他面对累累白骨,面对西北大地千余万刀斧下泣血的汉族同胞,骑在鞍头,挥鞭怒道:“汉唐以来,汉军从这里长途跋涉,远赴绝域,开辟了今日之疆域,祖宗遗业,岂能在我等手中丢掉。”
从此,他开始了十七年的茫茫西北金戈之路,马蹄击溅,金属碰撞,满腔的热血染成漫天彩虹,多少次化险为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告别子弟的尸体,再次怒吼挥军。
湘军因为他而崛起,也因为他而名燥中华,据说后来班师时,出征的六万湘西子弟兵仅余一万归来,其余皆魂归西北。
如果要评选晚清李默最尊敬的人,则非他莫属。
他叫左宗棠。
一个年少时曾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最终却凭借刚毅、坚韧、雄心面对内忧外患的清朝,只手擎天,挽危难于狂澜的一个。
和李鸿章等人不同,他一生都几乎在战火中挺直腰骨,尤其是面对法国外辱,面对少数民族分裂国家的叛乱,他从未皱眉,一力主战,并屡战屡胜。
他的功绩,是建立在对外敌之上。
最让孙九功佩服的是,他那种钢铁般的心智,面对疯狂的敌人,他以同样疯狂和冷血的回敬,在六万子弟兵和沿途汉民的加入下,他同样祭起了屠刀,西北甘肃新疆等地三百余万信教之众被他冷血的扫入了历史,迫使回叛不得不遁入邻近的俄国,中亚西亚等地,从此闻左之名而丧胆。
最令人叹息的是,这样一个堪称伟大的人物,在晚清没落的时代,给国人保住了六分之一的国土后,却因为一个商人最终退出了政坛,也因李鸿章等人的弹压最终郁郁而欢,死在了军营之中。
他死了,但却打败了法国,震慑了英国,赶走了俄国,平息了叛乱,给自己们留下了一个还显完整的大西北,却也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西北。
孙九功合上了这份资料,当他被委任为西北战区司令后,他就知道绕不开这段历史,回叛虽然过去二十年,但西北各地仍然荒凉而生僻,用千里不见人烟可能有些夸张,但百里无人却不鲜见。
而他现在要面对,正是这种情况。
回叛之后,满清从未放松过对西北的控制,除了从中原移民戍边屯田外,还长期驻扎着数万精锐大军,这也成了最令孙九功头疼的事情。
但这所谓精锐骑兵却并不是最担心的问题,根据情报部的消息,长庚手底下能凑够六万就很了不起了,不过他也的确有一套手段,能够把众多民族的部队聚合起来捏到一起。
孙九功真正头疼的是,面积和兵力。
皇上给了他两个步兵师,还把唯一的骑兵师给了他,甚至为了他的安全还派出了一支夜鹰小队随身保护,论人数,论装备,正面决战他有信心一个小时内就全歼长庚手里的那些冷兵器武装,但问题是别人根本不跟他正面打。
能当陕甘总督的人从来都不是傻子,这个位子上出现过太多的人物,长庚显然也知道自己的劣势和优势,所以他听闻山西被占后,立刻缩回部队,甚至还让出了陕西,把拳头缩回了甘肃、青海和新疆内。
这种退缩不仅没让大伙松口气,反而让人更加不安,因为这三个省份幅员辽阔,加之当地回叛时幸存下来的百姓对清军很有感激,情报部也不能准确掌握长庚的主力在那里。
对方有六万人,自己也有五万,但问题是西北皆为骑兵,虽然大部分都是刀马骑射,但骑兵就是骑兵,来如风,去无踪的本质未变,除非有同样相等的机动力量,要不然广袤的疆域会使得清剿他们变得很困难。
最最重要的是,他很清楚李默任命他为西北战区司令的意思,皇上要的不是让自己打败长庚,而是要一个长治久安的大西北,要一个未来逐鹿中亚的大基地。
如果放任这些人流窜到各地的话,对以后的统治也极为不利,何况西北之外还有虎视眈眈的俄国,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克萨克骑兵是对未来极大的考验。
既然他来了,成为了西北战区司令,那么就应该用这次机会,磨利自己的刀锋,为将来做准备。
“那么该从那里获得最急需的机动力量,并且为将来做好准备呢?”孙九功皱着眉头,眼角陡然看到了孤悬于草原之中的库伦,嘴角陡然抹出了一道笑意。
满清别的没做好,但在遏制蒙古上几百年来都未中断过,这个因为准格尔部几次叛乱被收拾的已经奄奄一息的民族,早已没了几百年前纵横欧亚,横扫草原,威慑八方的气魄,黄金家族的后人们,已都快成了沙皇俄国的傀儡。
不过有一样东西他们还保持着,那就是数以万计自幼便在马背上长大的天生骑兵。
“我们到了那里?这里可以联系到总参吗?”
孙九功扭过头,看着车里随同他一起在古巴的几位参谋伙伴,出任了战区司令后,他把这几位也掉了过来担任助手。
“再有一个小时,就可以抵达榆林。”
“短波有干扰,不过可以通过长波联系太原通讯站,由他们转发。”
“立刻联系太原站,请他们转告总参,我需要立刻知道蒙古目前的情况,此外通知各部队,在榆林休整待命,命令团以上军官抵达后立刻到指挥部开会,帮我联系二师和四师师长,请他们过来一下。”
孙九功说完,立刻拿出圆规在地图上划了几下,刚刚浮起的大胆念头在脑海里变得越来越清晰。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330章 下水
“这个孙九功,到底要干吗?”
国防部总参谋室的指挥大厅内,严复看着沙盘上停在榆林已经三天的西北大军,一脸疑惑,如今已经进入七月了,按理说这是最好进攻的时期,要不然等到了十月气温骤降后,部队又要好几个月不能动弹。
要知道这次西北军事行动,总参几乎拿出了所有可调配力量,不仅把唯一一支机动骑兵调了过去,还把完成扩编的二师和四师都交给了他,并且为了侦查和支援军事行动,空军还派去了三艘小型侦查飞艇,并且还承担起了物资的长途补给任务。
不说别的,光是孙九功乘坐的指挥车,目前全军也不过三辆,新组建由四十辆野猫二型装甲车组成的装甲营也让他带走了十辆,更别提两个月前才刚刚完成测试的轻型机枪,第一批下线的三十挺都交给了他。
无论是兵力,还是质量,他都有了横扫西北的实力,为何连续三天停在榆林,到底打什么注意?
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