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抚须道:“主公,这刘备不简单啊!”
罗征冷然道:“本将军早就说过,这刘备跟曹阿瞒一样,都是个祸害!”
贾诩连连点头道:“主公所言极是,想必已经知道了主公率主力骑兵南下地消息,但能如此决断地撤回襄阳,可见亦是极为果决之人,留之不得!”
罗征把手一挥,道:“走,先进宛城再说!”
泠苞连忙上前几步,欲为罗征牵马引路。
罗征看了泠苞一眼,直看得泠苞心下越来越不自在,讪讪退到一旁后,蹙紧的眉头才渐渐舒展开来,放缓了语气道:“用心做事,只要能尽忠职守,就是好样的!”
“末将遵命!”
泠苞急一挺胸膛,大声应命,心里却暗暗松了口气。
还好,面子算是保住了,没有部下面前丢脸。
马屁人人都爱,但看样子主公似乎更加喜欢尽忠职守的实干型,看来以后得变换一下策略了,在这方面好好下点功夫,免得再把马屁拍到马蹄子上。
贾诩则是心下大慰,暗忖主公的驭下之道是越来越炉火纯青了。
方才若是将泠苞训斥一顿,让泠苞下不了台,不管如何心里都会中下一根刺,随时间的慢慢推移,这根刺迟早都会生根发芽,一旦有机会就会破腹而出。
毕竟泠苞不是罗征嫡系,对罗征缺乏足够的忠诚。
如果是心腹嫡系,劈头盖脸训斥一顿,也没什么。
但对待泠苞这样缺乏绝对忠卧的川将,可不能张口就骂,抬手就打了。
不过貌似除了泠苞这样没有多大本事,却善于钻营之人,罗征麾下的心腹大将也没有善于拍马屁的,偶尔说句恭维的话,都十分的稀罕。
就好像高顺,从来都没拍过马屁,甚至都不在意罗征的颜面。
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从来都是当面提出来,不会委婉的表达或者转弯抹角。
这样的性格对于臣子来说,特别是统兵大将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如果不是碰到罗征这种只认能力主君,贾诩有时候觉得,以高顺这样的性格,到了别人麾下估计会被排挤死,想要获得重用很难很难,更别说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了。
宛城,临时官邸。
罗征卸下了戎装,睡了一觉,才感到身子轻了许多。
歇息了一晚,次日让亲兵叫来贾诩和法正,商议下一步的军略。
法正道:“主公,眼下刘备已经退兵,在下以为我们没必要继续留在宛城。不过豫州二州局势未定,主公可留下一支兵马镇守宛城,前往许昌坐镇!”
罗征看向贾诩,“文和的意思呢?”
贾诩道:“孝直说的没错,中原局势未定,大军不得轻离,至少得等兖豫二州的局势彻底稳定来来,大军才能班师回关中。去岁中原大旱,兖豫二州皆有百姓无粮可食,听说每天都有饿死的百姓,需尽快从关中运来粮草,安置好百姓,以免再生祸乱!”
法正道:“中原四战之地,没有足够的兵力是守不住的。在下以为可在中原兴建两座屯田大营,一来安置无家可归、无粮可食的百姓,二来镇守中原,节省开支!”
罗征道:“本将军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屯田大营建在哪里合适?”
法正道:“可在南阳与豫州各建一座屯田大营,以防范曹操、孙策、刘备进犯!”
“南阳和豫州?”
罗征起身来到军事地型图前,沉声道:“何人可守南阳?”
法正道:“非赵云将军不可!”
罗征凝思半晌,才道:“罢了,就让高顺和赵云在豫州及南阳组建屯田大营,各招募十万青壮编组训练。入冬前大军要班师回关中,让他们抓紧时间。”
贾诩道:“主公,诩以为是时候移治洛阳了!”
法正怔了下,瞬间就明白过来,也连忙点头依附。
“嗯?”
罗征皱眉思索起来,认真考虑其中的利弊得失。
洛阳可说是天下的中心,从地理上来说,不管是作为政治中心,还是军事中心,都有着一定的优势,而长安则自东汉以业,便饱受塞外民族的侵袭,社会一直动荡不安,这对于一个政权的稳固是极为不利的,移治洛阳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罗征却觉得长安比洛阳更加适合作为西凉军事集团的中心。(未完待续。。)
第391章 都城的重要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而都城建在哪里,也是影响国运兴衰和民族强盛的重要因素之一。
明成祖朱棣将国都从金陵移到北京,控四夷而制天下,就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因为北方的边境时常受到异族的威胁,都城在金城,国家的政治军事中心也在金城,国家的大部分力量和军队集中在国都,这对于抵挡外敌是极其不利的。
把国都移到靠近塞外的北京,国家的政事和军事中心同样也会移到北京。
不论从哪方面来说,对于抵挡外敌入侵都是十分有利的。
要是皇帝和满朝文武都躲在金陵城里,只知风花雪月而看不到外敌的强大,如可能感受到压力,如何能让国家的力量凝聚起来抵挡外敌的入侵。
罗征对历史不精通,但也知道个大概。
历史上的南宋就是个例子,皇帝和文武百官躲在杭州贪图享乐,只知道一味的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割地求和,而不知奋起反抗,最终都做亡国奴。
罗征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他觉得的东汉的衰败,或许也有这些因素在内。
西汉很强,特别是武帝时期,就算国民再怎么民不聊生,百姓吃不饱肚子,但至少大汉的军队是很强大的,塞外的游牧民族还不敢太嚣张。
这其中的原因,和汉人的民族气节和骨子里的强大的分不开的。
其实说穿了,就是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强大与否,综合国力固然是关键。但民族的凝聚力却是核心。
那个时候的汉人,因为受武帝北击匈奴的赫赫功勋朝廷刻意引导的影响。接受的教育都是汉人是这个世界上强最大的民族,就算国家再乱。也容不得异族侵犯。
这种民心所向,其实才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强大的象征。
然而到了东汉,情况就有些变化。
纵观东汉自兴武中兴以来,汉人就没少被外族侵犯。
大汉朝廷对外族越没办法,塞外的游牧部落就会越发变本加厉。
罗征一直觉得,洛阳就是个牢笼,因为地理位置位于大汉天下的最中心,不管天下再怎么乱,洛阳也很少发生兵灾。这对于政权稳定有好处,但也有坏处。
那就是太平的久了,人都会失去危机意识和进取意识。
中平年间,天下都已经水生火热了,而洛阳城中的官僚贵族们却还是夜夜笙歌。
正是因为太平的太久了,没有了压力,统治者们才会被富贵和繁华迷住了眼睛。
只要洛阳不乱,外乱偶尔乱一下也没关系,到处救火就是了。
是人就有劣根。太平的久了,人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思维。
罗征最近也在考虑,不能让自己的子孙太安逸了。要是有本事,就去开疆拓土。要是子孙不争气,改朝换代也没什么,把天下让给别人去坐。
至于千秋万代。还是算了!
历史已经证明,这世上就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
罗征是现代人。不会做这样的春秋大梦,对朝代更迭看的很开。
长安在地理上也是心。但距离西域、西羌、漠北等地,比洛职要近的多,把西凉军事集团的中心,或者未来帝国的都城定在长安,就不可避免的要承担来自外族的压力。
这种压力,对一个政权的稳定是没有好处的。
但换个角度考虑,也未尝不是一种鞭策。
只要民族和国家足够强大,那些外族又算得了什么。
唐朝都城就在长安,但国力却空前强大。没有外族敢嚣张得瑟。
罗征对躲避压力的思想不认同,他还是更倾向于让子孙多一些压力,有了压力才能促使人进步,不至于在酒池肉林中失去了汉人强大的根本,被异族欺负的连头都抬不起来。
李家皇朝能创造大唐的强盛,西凉军团也一样能。
现在的长安之繁荣,早就超过了东汉国力最强盛时期的洛阳。
如今大草原上的鲜卑人都沦为了奴隶,还有哪个异族敢跑到关中来劫掠。
罗征觉得贾诩这帮人弄出来的军事改革和变法就不错,把开疆拓土和军功挂钩,这样能激发军队抢地盘的积极性,从而造就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
这个利益群体的核心,就是抢地盘和人口。
有了这个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