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申侯听说勤王大军已到,高兴不已,命令只等攻城就开门接应。申侯还是不大放心,又心生一计。告诉戎主,您看这可四面给我们围上了,您这么辛苦折腾一趟,不就为点金银财宝吗?不如先将金珠宝贝着先锋孛丁押送回国,免得打起来有损失。
戎主这时候已经被金子晃花了眼了,全没想到此时矛盾已经转化了,不是合作关系,已经是敌我关系了。这押送宝贝不是分兵少将了吗?戎主命令孛丁押送金银财宝回国,满也速出门迎敌。
满也速派使者约好明日交战。
谁料到三更之后,卫军出兵劫营。黑灯瞎火,一团混乱,也看不明白谁是谁了。三路大军一同攻城,犬戎兵败如山倒,百余人护着戎主出西门而去。
逃命逃的好辛苦啊!
刚出西门,又听见杀声震天,掘突伏兵在此!
亏得满也速杀出城外,救了戎主,逃命去也!
估计这帮犬戎人还得在路上暗骂,这帮大周的臣民,太狡猾了!说话不算数啊!
是不能算数,您在镐京已经属于远离故土的侵略者了,还指望被侵略的一方跟您仁义礼智信呢?只能说犬戎为利出兵,不仁;据城不退,不义;与周大战,不智!这不是找打呢吗?
王城内一夜混战,乱七八糟的赶走了虎狼之师——犬戎。申侯大摆筵席,款待各位勤王诸侯。不料一人站立反对:诸位,这是我们喝酒的时候吗?国破君亡了!
原来是卫武公反对。
想必申侯当时脸色不甚好看。的确,申侯最大的缺点,就是分不清事情轻重缓急,为小利失大义。但是卫武公接下来的倡议使得他开心不已。卫武公声如洪钟,“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迎立太子宜臼。”各位一致同意,草成表章,决定派掘突同志赴申,迎接太子宜臼入王城登基。
太子宜臼一直在申地,所以王城发生的一切,都毫不知情,心情忐忑无比。直到看见了诸侯联名的表章,这才知道周幽王已经被戎主所杀。宜臼不由得放声大哭。这哭声是对周幽王父子亲情的不舍,是对母亲与自己不幸遭遇的委屈,恐怕还有危机过后的放松。
甭管怎么说,启程上任当天子去呀!
诸侯与文武百官在王城三十里之外迎接宜臼。太子宜臼看到被犬戎损毁的王城、宫室再次潸然落泪。禀明申后之后,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
平王登基第一件事便是为各位诸侯按功行赏。
首先将申侯晋为申公。申侯再三推辞,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啊,我怎么敢居功呢?而且获罪于先王,还敢领赏吗?
于是平王将申侯复为侯爵。
其次应卫武公之请,贬斥褒姒母子与虢公、尹球等一干奸臣。
最后分封诸位诸侯,卫侯晋为公爵,晋侯加封河内附庸之地,郑伯友赐谥为桓,掘突袭伯爵,加封祊田千顷。秦君原来只是附庸国,加封秦伯。申后封为太后。
接着平王出安民榜,安抚百姓。再封卫侯为司徒,郑伯掘突为卿士,留于朝中辅政。
朝政基本安定,百姓基本满意,申侯与晋侯先后准备告辞。申侯应该是不止见郑伯掘突英武果敢,还主要是出于稳定执政关系的考虑,将女儿武姜嫁给掘突。
这一场连绵数载的风波,貌似都过去了。
唯一从这场风波中出力不讨好的,只有犬戎。
第十一章 迁都辩论会
辩论会主持人周平王:自从上次犬戎把我们王城侵入扰乱一番,亏得各位诸侯出力,让他们无功而返。可是这帮强盗自此认得来时战略要地,回去之后一直就没老实,大举进攻。到现在岐、丰之地已经半数被犬戎攻占。而且经过犬戎入侵,宫殿被焚毁无数,实在是破破烂烂的,好像丐帮总部。
我们大周既定都镐京,又有修建了洛邑,那现在就讨论一下,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是否应该迁都呢?
正方代表太宰:我看天子所言有理。你看看现在的宫殿,烧成露天广场了,你说要是重新修建吧,还不是劳民伤财吗?经过上次的犬戎入侵,老百姓已经够苦的了。如果我们在修宫殿的时候,正好西戎再次入侵,还怎么抵御呢?还不如迁都于洛邑,那都是现房,多方便啊!
反方代表司徒卫武公:其实吧,作为一个九十岁的老臣,有些话我还真是不想说,但是呢,承蒙天子您看得起,让我徒占六卿之位。如果我知而不言,对您就是不忠;和大家意见不同呢,就是不和于友。但是老臣宁愿得罪朋友,也不愿意对您不忠。
(群臣:汗……果然人老话多,您就直接说得了,谁还能去捂着您的嘴吗?)
反方司徒卫武公:我们来分析一下两地形势。镐京,左有崤山与函谷关,右有陇、蜀,所谓披山带河,沃野千里啊!全天下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地方了。洛邑,虽然在天下的中心地带,但是地势太平坦了。如果打仗,那绝对是四面受敌。这也是先王并建两都,但是定都镐京的原因。东都洛邑那就是天子出巡的临时住所。您现在如果放弃镐京,定都洛邑,恐怕我们大周要从此衰微了!
主持人周平王:您看您说的这话,我这不是让犬戎逼的没招了吗?这宫殿残破,还总有犬戎骚扰,也不能放心的住啊!
反方司徒卫武公:说起来犬戎,那是豺狼虎豹啊!本来就不应该引入王城。您现在应该节用爱民,练兵强国,将来效仿先王南征北战,俘虏他们的戎主,献于七庙,这才能一雪前耻。如果您现在一味退让,我退一尺,敌进一丈,那时候就不止是岐、丰危险了!再说尧舜时代,那宫殿还是茅草房呢,也没有觉得耻辱啊!国家强盛也不能单独从宫殿来看。
正方代表太宰:老司徒,您这是比较保守的看法,也不通变啊!这犬戎入侵不全是先王自找的吗?这篇翻过去,现在也不用说了。现在天子虽然打退犬戎入侵,但是国库空虚,没钱啥事也办不了啊!再说老百姓现在多害怕犬戎呢?假如犬戎大举进攻,势如破竹,谁能承担得起误国之罪?
反方卫武公:申侯既然能招来犬戎,当然能有办法退兵。天子不如问计于申侯,一定有安邦良策。
周平王:(汗汗汗……我姥爷那不是为了我急眼没招了才出此下策吗?)申侯几天前才上表,说犬戎总攻打他的申地,估计是上次的事记仇了。他现在自顾不暇,还能顾得上我吗?
行了,不说了,两方各有优点和缺点。现在当务之急,国家需要安定。就这么定了,我们就迁都洛阳!
反方卫武公:既然您决定了,那我们不能导致百姓民不聊生。这是司徒的责任,老臣义不容辞。
实践部分:
卫武公出榜昭告百姓,愿意随圣驾东迁的百姓,赶紧打包行李准备,大家一起出发。
祝史,也就是主持祭祀祈祷的官员,作文将迁都的原因告于宗庙。
至东迁之期,大宗伯报七庙神主,登车作为先导。
秦伯赢开亲自领兵护驾。百姓们扶老携幼,跟从的人不计其数。
第十二章 被母亲嫌弃的国君
在争议声中,周平王带领文武百官,老幼百姓,一路风尘仆仆迁往洛邑。待到了洛邑,只见宫殿壮丽,市井繁荣,不次于镐京,心中无比安慰。各方诸侯纷纷上表称贺,贡献各地土特产,许是恭喜这次逃跑得太成功。
郑国世子掘突即位,是为郑武公。虽然自己的父亲郑伯友对周天子无比忠诚,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去保护周幽王,但是郑武公可就没父亲那么厚道了。
趁着东周刚刚迁都,周平王新鲜登基,国家政局不稳,郑武公出手了。他先是兼并了诸侯国东虢与郐地,之后又迁都于郐,称为新郑;而后又将东虢属地荥阳改名为京城,并在制邑设置虎牢关。年轻人果然敢想敢干,不但扩充了郑国的管辖地盘,更显示了保护属地的决心。
等到周平王十三年,卫武公薨,从此郑武公独秉朝政。
这回阔气了,郑国在整个诸侯国中鹤立鸡群,郑武公更是扬眉吐气。由于郑都荥阳与洛邑临近,所以郑武公处理国事,有时候在洛邑,有时候在荥阳。一时间成为大周朝炙手可热的红人。
随着郑国的发展,继承人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其实就郑国的继承人而言,有资格的无非两人:郑武公的儿子寤生与段。
而且这两个人还都是一个母亲所生,也就是都是申侯之女武姜所生。貌似一个妈生的应该没什么好挣的,可是这问题就在于,虽然是亲妈,可惜这是偏心眼的亲妈。
名言说得好,一个手伸出来手指头长短还不一样呢,何况是俩大活人,面临着继承这么红火一个事业呢。
据说武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