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封你暂代殿前都指挥使,兼任淮南西路兵马制置使,统辖境内所有镇边军,未改制完的厢军及随行之禁军,务必肃清庐州一带的入侵者。”

“是,陛下,臣领旨。”

殿前都指挥使虽然是虚名,相当于禁军大统制,却是正二品官衔,这也是武将中级别很高的军衔了。

“王胜王爱卿听封。”

“臣王胜在。”

“王爱卿,朕封你为淮南西路步军统制,率领一万八千名步军明后两日分两批出发,随夏爱卿帐前听令。”

“谢皇上,臣领旨。”

“夏青夏爱卿听封。”

“臣夏青在。”

“夏爱卿,朕封你为淮南西路马军统制,率领两千马军于今日出发,随夏老爱卿帐前听令。”

“是,臣遵旨。”

我将殿上出征的将领们一一分封完毕,最后道:“小七,上壮行酒。”

“是,陛下。”

不一会,值日太监拿来了宫中御酒。

我也端起一碗,起身道:“各位爱卿,干了此杯,朕祝你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谢陛下,臣等一定不负皇上之托。”

“好。”我一饮而尽后道:“夏爱卿,为我大宋之荣,出发。”

第210章安南使节

第210章安南使节

第20章安南使节

我不喜欢战争,不管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因为战争总会给百姓造成致命的伤害。正如数十年后元朝文人张养浩在其作品《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到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虽然张养浩此时还没有出生,更或因为我的到来使得张养浩能否还会写出这首曲也成了未知数,但不可否认,这两句小曲以深远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了一条恒古不破的真理,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我是皇帝赵禥,但我同时也是平民百姓呼延东海,而且我来自八百年后,所以自然更能理解百姓之苦。

勇武善战的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打下江山后,面对周边强敌,通常采取了忍让的态度,只要能以岁贡换取和平,就不轻易开战。在后世的史学家中,有不少人认为是宋人贪生怕死造成的,但这其实是最不怕死的太祖赵匡胤所定下的国策之一,赵匡胤登基后,并没有下定决心和契丹一决雌雄,而是尽可能采取和平的方式,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后来宋王朝的历代皇帝,能以钱财解决的就无需发动战争。当然,也不能简单地将这种思想归结为懦弱。宋朝一位皇帝说过,“以天下赤子为念。”这就代表了皇帝的思想就是少打仗,少杀人。

历史很难以对与错来诠释,虽然宋朝一直处于防御状态,却能长达三百年之久,而且其经济也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如果不是遇到历史上最为强大的蒙古铁骑,其发展还是难以预料的。

到了南宋末年,随着蒙古的崛起,战争已经无法避免。

蒙古可不像金国,愿意划江而治,蒙古想灭我,自然会发动全面侵略战争,当然,我是不会束手就擒的。而我同样也要光复中原,蒙古人也不会乖乖地撤回到其发源地,这就只能靠战争来解决了。

这是一种鱼死破之势态,结局只能一个笑一个哭。对于这场战争,我必须取得胜利,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我大汉一族的延续,才能继续保持我大中华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夏贵离开后不到半个时辰,我接连收到了来自庐州的第三份战报和一份来自安庆的急报。庐州战报上报到,阿术在占领安化,安肥两镇后,向庐州城发起了一次试探性的攻击,被我守军迅速击退,双方伤亡都很小。而安庆府的急报上报告了在安庆北面一百五十里处发现了少数蒙古骑军。

按照八百里急报的速度算,我收到的战报上的内容大致是在一两天前发生的事情。从前几日枢密院及兵部的分析来,阿术的意图大致是掠夺骚扰,这两份急报似乎正好印证这种猜测。

贾似道见我完后道:“陛下,如今在庐州与安庆之间发现了蒙古骑军,那夏贵将军的行军路线要做更改吗?”

按照计划,夏贵率领的禁军从临安出发后便会直扑庐州,贾似道之意是说是否需要稍微改变一下线路,先去安庆,再直接北上庐州。

“师臣,那依你之见呢?”

“陛下,臣以为各有利弊,请陛下裁决。”

我突然觉得这贾似道似乎是在考我,这样可以,那样也可行,就像是否出兵庐州之事,贾似道的答案也是在两可之间。这两道选择题的两种选择都有道理,贾似道像老师似地,讲了一遍题意,却由我来做出选择。

自临安到庐州有两条路线,近的一条是从当涂渡江,再向西北,另外一条是从安庆渡江,然后一路北上。

我想了想道:“师臣,传令安庆府,继续监视,以稳守城池和救助周边百姓为首要之责。另外,将淮南西路的两份最新战报抄送给夏贵夏爱卿,令其自行判断行军路线。”

贾似道考我,我也借机考考夏贵,这个问题无论怎么选择都不能算错,所造成的影响也不会大,当然,这是在基于蒙古人不会全力攻打庐州的前提下。

贾似道有些意外的了我一眼道:“是,陛下,臣立即着枢密院传陛下指令。”

“恩,各位爱卿,军情暂且议论到此,下面继续朝会。师臣,前几日你提议扩充政务院以保证行省制的顺利实施,朕觉得可行也很有必要。师臣所推荐的两名人选留梦炎,陈宜中两位爱卿朕都认可,但是仅仅多了这两人,朕以为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次朕还会增加三位,王爚,吴坚,章鉴三位爱卿。”

“臣在。”三人出班应道。

“留梦炎,陈宜中两位爱卿。”

“臣在。”留,陈二人也出列道。

“五位爱卿,朕封你们为政务院院士,同原有院士文天祥,陆秀夫,赵顺孙三位爱卿一起组成政务院之基本班底。政务院目前只有一项任务,那就是行省制的实施,这会是近几年来我朝的重点事务,该项事务由文天祥文爱卿为首,其余七人爱卿为辅,希望各位尽心尽力,早日将此变革方案实施完毕。”

“是,陛下,臣等遵旨。”

或许贾似道没有想到一下增加了五人,但自己推荐的两人位列其上,也算是小有收获。

这八位大臣在历史上都担任过南宋末年不同时期的宰相,我这政务院都成了宰相院了。至于八人是否有真材实料,我正好借此机会好生考察一番。

“廖莹中,廖爱卿。”

“臣在。”

“福建路的经界丈量进展如何?”

“回陛下,这一次福建路官员十分配合,臣预计本月底前便可以完成。”

“好。朕打算重新启动我朝土地制度变革的计划,这件事因经界丈量不准而推迟了一段时间,这次福建路的土地丈量完成后,便从福建路开始吧。各位爱卿,从古至今,土地制度一直都是一个朝代的根本,这件事也是一项不亚于行省制变革的大事,朕将此事交给商业部,农业部共同完成。”

“是,陛下。”江万里和赵葵出列道。

“两位老爱卿,此事就先让你们部属去做吧。廖爱卿,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事宜由你来牵头,农业部则由侍郎杨栋负责。”

“是,臣等遵旨。”

“廖爱卿,杨爱卿,针对土地改革,你们首先起草一份草案,内容可以粗略,只要是针对土地的就行。朕以前就土地制度的变革发表过指示,你们可以参考,同时,你们要广泛听取土地拥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意见,还有就是可以借鉴以往的土地变革措施,比如本朝实行过的方田均税法,官田法等。”

“是,陛下。”

“此草案本月底前完成,有无问题?”

廖莹中了贾似道,又和杨栋对望一眼道:“陛下,没问题。”

“那好,等你们的草案出来了,朕再审议。”

廖莹中想起贾似道前些日子曾说过,皇上要让自己担任商业部尚书,莫非真有此事?要知道土地改革的执行者在本朝都是由宰相级别的大臣来担当的,皇上提及的方田均税法是由当时的宰相王安石来监督实施的,公田法则是由贾似道贾相爷执行的,这两位都是大权在握的首相啊。廖莹中才高八斗,对于朝事十分自信,皇上要提拔,当然是好事,只是当日太师的语气有些怪异,似乎生怕自己投向皇帝一边。自己虽说属于太师一系,但却和太师一样,都在这大宋朝为官,都是皇上之臣,无论自己怎么做,都很容易得罪一边,但哪边都是自己得罪不起的啊。

“哎!”廖莹中暗自叹气道,自己当初何必要入朝为官呢?

“各位爱卿,有本上奏,无事退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