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了六楼,在司令官候见室外,程潜在脑海中回忆着关于那位林司令的资料,林延智,东北抗俄义勇军司令官出身,对日本冲突时的第二军司令官,再到后来调往参谋部任副总参长,这位在授勋时授以伯爵显勋的司令官,在近卫军中无疑是一个另类,在某种程度上,他是陛下的亲信,但是在另一方面,因为义勇军的关系,他又在近卫军中拥有自己的派系,尽管十年已过,但是近卫军仍然分为士官系、黄埔系,而这两大派系之中,却混杂着“关外系”这个由义勇军出身为主体的派系,而这个派系之中,曾为义勇军司令官的林延智自然就是他们的核心。
而义勇军系不同于士官系或黄埔系,义勇军系是战场上形成的,而且大都是义勇军第一团出身,他们的凝聚力自然超过了前两者,尽管相比于前两者,他们的力量很微弱,但是却没有人会轻视他们,或许也正因如此,在过去的八年中,在长达七年之中,林延智才会在参谋部任职,直到去年,方才得已出任驻日近卫军最高司令官。
派系之见……
想到这,程潜不禁在心下暗叹一声,自己算是什么派系呢?出身湖南武备学堂,长沙起义时,他加入了起义军,他即不属于士官,也不属于黄埔,更不属于义勇军,在近卫军中,他是一个典型的“杂牌”,或许也正因如此,才会驻足于中校军衔吧。
当他在心里如此思索的时候,却听到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长官,司令请您进去!”
在上尉的引领下穿过一间小会客室,进入了一间宽敞的房间,但这个房间的墙没有耀眼的胡桃木板,此时林延智上将坐在一张大写字台的后面,写字台上盖着一厚厚的绿色呢布,桌上没有电话机,据说,那是因为这位司令官特意吩咐的,他不希望电话机打断他的思绪,所以他的电话机在会客室中,而不是这间办公室内,桌上同样也没有成堆的文件,只有一个便条本和几根铅笔。
此时林延智上将的手间夹着一根雪茄烟,但是却没有点燃,按照一些人的传说,据说,林延智上将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才会吸烟,如果你看到他吸烟的话,那肯定是在战场上。
这里是战场吗?
“司令!”
靴根轻击时,程潜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而这时林延智将军站了起来,他朝着程潜走了过来,他比程潜想象的更高大一睦,头发是那种典型的军人在战时才会剃成的光头,在新闻短片或照片上,他总是戴着一顶军帽,相比于很多军官,他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而且非常英俊,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浓浓的军人作风。
原本程潜以为他会看到一张自负的面孔,尽管神情冷冰冰的,但是林延智的浑身却透着自信,全没有一丝自负的之色,不过此时,他却显得有些疲惫,在他走到程潜面前后,只是随意的回了一个军礼。
“坐!”
他用手指了一下办公室内的一张棕色的皮沙发,在上尉离开后,林延智坐到他那张大靠背椅上。
“我想你对我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知道我的事情!”
林延智的眼睛微微一张,目中闪动的尽是军人特有的坚毅之色,而这时,让程潜诧异的是他看到这位上将点着那根雪茄烟。
“我只在战场上才会吸烟!”
在吐出一口雪茄烟雾的时候,林延智直视着程潜,用略显低沉的声音说道。
“这个国家,在我看来,现在,仍然是我们的战场,事实上,对于我们而言,至少在没有彻底瓦解这个国家之前,我们身处此地,和身处战场并没有任何区别!”
林延智在说话时,指间的雪茄烟升腾着一团团青烟,而程潜却被他的这番话给惊呆了。
“事实上,这一点,陛下同样深为赞同!”
林延智凝视着程潜,仿佛是想看穿眼前的这位中校。
“而我来到这里,所肩负的是一个伟大的使命,我的伟大使命就是把他变成一座巨大试验场,试验着,尝试着将这个国家,变成一个对中国有利的国家,无论是国民或者政fu都倾向于中国的国家!”
林延智的头仰靠在椅子的后背上,然后他的脸上多少又透出了一些无奈之色。
“可是,现实却告诉我,这个想法是多么的不现实,因为这个国家,并不是一个战败国,我们远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操纵这个国家,去玩弄这个国家,甚至于,他们还拒绝了我们的要求,原本我是希望他们向欧洲派出五个师团,最后参谋部削减到了三个师团,可是他们还是拒绝了!”
程潜看到这时林延智上将突然站起身来,跨出两大步走到书桌前,此时他的手中的那根雪茄烟就像是军人的军刀一般,在他的手间不停的挥动着。
“以我们的观点看来,这无疑于背叛,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的,陛下对此非常不满意,而且,还有一些其它的政治事件,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通过某种合适的手段表示自己的不满,当然,在些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工作!”
将雪茄烟叼在嘴间,林延智浓吸了一口,然后直视着程潜说道。
“你刚刚来到日本,对于日本的一切都还很陌生,而日本人对你同样很陌生,但是他们却知道你是在参谋部任职,而且有在欧战事物处任职的经历,所以我希望你到东京去,出任我的联络官,多多同日本人交流一下!”
上将的话却让只程潜一愣,他没想到自己接受的会是这么一个任命。
“你必须要告诉他们,向他们传递一个信息,中国所希望的并不仅仅只是日本向欧洲派出三个师团,而是五个师团、十个师团、甚至二十个师团,甚至,参谋部有意向他们提供武器!”在程潜有些不解的欲张口询问时,他只听到林延智上将说道。
“我希望你,记住这一点,记住,这里的人仍然是我们的敌人!”
……
第57章 日本的机遇
第57章 日本的机遇
东洋,就汉文圈中可以表示日本,也可做日本的别称,东洋的说法,是相对南洋,以及西洋(欧美)而有的说法。明朝初期以婆罗洲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外,明朝称为东洋;西洋。
而其又泛指东亚地区,近代出现的“东洋”可能源于日本。日本发明该词主要是用来翻译英文的“orient”(意为东方),其意义与“西洋”相对,指包括东北亚,东南亚等在内的东方地区。
“东洋先崛起于日本,后崛起于中华!”
可以说,对于东洋世界而言,中国和日本是两个绕不开的国家,这两个国家,在过去的千百年间,日本一直以中国为师,师法中华,而中国历经崖山之祸,甲申之灾后,汉文明遭受重创,而于东洋的日本,却依然传承着习自中国的汉风唐韵,这才了“汉风唐韵存东瀛”之说。
19世纪起,西洋各国势力进入东洋,鸦片战争洞开中国国门,十余年后,佩里舰队黑船来袭,日本国门大开,随后,日本进入维新自强,而相应的,在中国,进行殖民统治的满清所思所考却是仅只为一族之利,由此中国迅速落后于日本。
清末,日人发动甲午战争击败清国,这一战争决定了东洋的命运,而日本更一跃由此成为东洋强国,十年后,初步完成工业化的日本向俄罗斯宣战,在这场战争中,不仅打出了日本这么一个强国,同时,在满清奴役下的中国亦掀起一场民族大起义。
次年,一个新生的中国屹立于东洋之地,一年后,中日两国发生冲突,战争的结果超人意料,新生的中国击败了已挤身列强之一的日本,甚至完成登陆敌国本土的壮举,而日本为维系国家的存在,不得不于南京同中国签署停战条约,而《中华帝国与日本帝国安全保障条约》的签定更是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日本拱手将部分国家之权让与日本。
强国!
对于日本而言,却只如昙花一现一般,在世人看来,日本就此没落了,但事实却绝非如此,尽管多达15亿日元的赔款、数十万中国驻军的军费开支,使得日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但是在学习中国的“特殊经济政策”的基础上,日本更是将这一旨在集中全国财政的特殊经济方式发挥到极至,而中国出于缓和中日两国关系,弥补两国因战争带来的情感创伤实施的贷款、投资,同样刺激着日本的经济发展。
“天皇不可能再做出更好的选择!”
面对经济、工业上的相对成功,很多日本人曾如此回答外国记者的对“中日关系”的提问,但是很多日本人同样注意到一点,那就是日本的经济、工业是建立在一个数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