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跌下马来,魏军前部顿时大乱。
    毋丘秀急忙派人将高光救起,指挥大军抵抗,可汉军势如破竹,个个奋勇当先,高光之兄高诞,见弟弟身受重创,不禁勃然大怒,于乱军之中往来冲杀,叫骂着直逼徐戍而来。
    “将军小心!!!”,身后的数名汉军士卒大声叫嚷起来,徐戍翻身回头迎战,厮杀五六回合,只因周围汉军占上风,而徐戍又勇猛异常,高诞力不能敌,慌忙后撤。
    汉军将魏兵逼到粉水河畔,毋丘秀依然督促大军背水一战,岂料许多将士争相恐后的踏上原先徐戍留下的浮桥西渡粉水,完全没了战意,而汉军则越杀越勇,不一会儿功夫,地上便纵横交错着无数尸首,鲜血流溢,甚至淌进粉水河中,染出片片红色。
    高诞拼色杀到毋丘秀跟前,喊道:“将军!汉军故意留下浮桥,这样一来将士们只顾逃命,全无斗志了,此役必输无疑,我护着您北上突围吧!”。
    毋丘秀眼望着浮桥上拥挤的魏军,跌足骂道:“诸葛诞这个匹夫,怎放得汉军过了粉水!!!哎!!!”。
    时间不等人,还是保命要紧,毋丘秀在高诞的护卫下,集中优势兵力,向汉军相对薄弱的一处冲杀过去,徐戍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但见一大群魏兵挤在一起向北突围,心知毋丘秀必定就在其中,于是绽天戟一挥,身边骑兵纷纷跟自己掩杀而去。
    魏军也非不堪一击,尤其是毋丘秀的一千亲卫兵,作战骁勇的很,愣是在如cháo的汉军中撕开一条口子,向东北奔逃,眼见他们原路向山谷逃去,徐戍大喜,也不急着追,而是继续赶杀残军,又将浮桥斩断。
    顷刻间,原本挤上浮桥的魏兵哄然落水,互相拉拽撕扯,淹死者数百人,只有数十人安然渡过粉水,这边魏兵覆灭,一眼望去,满地倒在血泊中的尸体。。。
    。。。。。。。。。
    高诞护这毋丘秀与重伤的弟弟高光,引领残部千余一路奔逃,进入狭长的山谷,不远处能见到身后的徐戍追兵,高诞急忙道:“将军先行,我来断后,还望将军护我胞弟安然回去”。
    毋丘秀一阵感动,热血澎湃,道:“回去也逃不了罪责,高诞兄,不如你我奋命而战,或许还有扭转的希望!”。
    高诞摇头道:“来不及了,士气全无,如何复战??!大都督是您胞兄,必定不会重罪与您,你快些先行,否则全都逃不了了!”。
    毋丘秀满腔悲愤,调转马头,继续奔走。。。
    正在这时,山谷两侧突然冒出许许多多汉军,个个手执劲弓,搭上燃火的箭矢,奋力射下来,魏军来不及反应,那些箭矢纷纷射中草丛中的木油桶,顿时响起一连串的爆炸声,桶中之油四溅开来,所到之处,顿生大火,魏军乱作一团,高诞大怒,率领残部意yù上山杀敌,不料两侧弓弩手一齐放射,高诞的胸膛、咽喉、腹部接连中了七八箭,顿时倒地而死。
    徐戍随后赶到,对着乱军又是一阵冲杀,魏兵死伤更重,毋丘秀只与手下数十名亲兵,另有百余残军翻山逃走。
    汉军大胜,这一仗,毋丘秀四千人马几乎全军覆没,将士们漫山遍野的欢呼起来,徐戍到了跟前,急忙下令搜罗魏军丢弃的粮草,又让戈均带人将高诞尸首埋到粉水河畔,插上无字木牌以为墓碑,一边又插了一块木牌,上书:主帅仓皇,将尸未殓。。。汉偏将军立。
    紧跟着,汉军放火烧山,现在击败了毋丘秀,那么襄阳、新城会很快知道汉军的方位,而西边的诸葛诞与北侧的典满也会接连而至,这正是逃跑的好机会!拿定主意,徐戍急忙引兵迅速往南撤退。。。
    毋丘秀拼死带着重伤的高光,一路逃到襄阳以西的中庐县,此地正是当年司马徽的水镜庄故居所在,毋丘秀帅残兵暂且休息,再看那高光,早已因为失血过多而死,毋丘秀愤然怒道:“一日连失高柔二子,我有什么颜面见人!!!”。
    毕竟,谁会想到汉军如此胆大??!!此番大败,都因为自己太过轻敌,没有严加防备所致,毋丘秀恼羞成怒,yù拔剑自刎,众将士拼死劝说,这才得以保全,半晌之后,这才带着高光的尸身,动身返回襄阳。。。

第116章 追汉军魏将疲奔命
    深夜。。。诸葛诞率军继续东进,路遇几个零散的魏兵,一经盘问,才知是毋丘秀所部残兵,直到此时,他才知道汉军原来东渡了粉水,而且将毋丘秀数千大军击溃。
    诸葛诞大惊,急忙率兵急行军,不多时便抵达粉水西岸,远远望去,河东好几里地之外,山火汹涌,接连天地,难道还有战事?!诸葛诞急忙下令连夜搭建浮桥,匆忙东渡过河,命许仪、乐綝各领一军,分三路进军。
    到了山火之处,只见遍地魏军尸体,烧焦的烧焦,破碎的破碎,惨不忍睹,许仪看的满脸涨红,骂道:“姓徐的无名匹夫,安敢如此!!我恨不能吃它的肉,喝他的血!!”。
    诸葛诞虽然与毋丘俭处的不错,但是跟毋丘秀关系极差,他冷冷的瞧着战场,道:“技不如人,又有何话可说??毋丘秀此人目光矮浅名过其实,故有此败。。。”。
    众人默然。。。本以为能撞见汉军,如今看来,又不知道汉军的动向,但他灵机一转,道:“故意放火,恐怕正是要引我们东渡,然后好乘机在他处西渡,如此便可摆脱我们!”。
    乐綝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便沿着粉水河一路往西南而走,说不定能追到蜀军”。
    诸葛诞深以为然,事不宜迟,立即调转兵马返回粉水河岸,却正好瞧见高诞的坟墓,许仪等人下马来看,不禁勃然大怒,一脚将写着字的木牌踢烂,怒道:“山野村夫,欺人太甚!”。
    如此看来,毋丘秀可能已经逃了,这坟里可能是高诞或者高光,诸葛诞同样气愤,当即下令,沿着河水向西南急行军。。。
    #############
    徐戍领着汉军一路往正南而去,戈均问道是如何以两千人马一举击溃毋丘秀四五千人,身边将士争相回答,一来,魏军没想到汉军会出现,所以是立足未稳猝不及防,二来,徐戍故意留下浮桥,让魏军无法形成‘背水一战’的心态,大家抢着渡河逃跑,不输才怪。。。
    戈均兴奋异常,道:“将军,真天生将才也!!!小人佩服!”。
    徐戍咯咯发笑,不加说教,其实这也是当时灵机想到的,毕竟战事变幻莫测,不能照搬照抄的运用兵法,一个将军,善于临机应变,才是真正的本事。
    清晨时分,汉军逼近了魏吴交接的地方,前方就是魏国的绥县,它处于大娄山脉的中段,东西两侧都是崇山峻岭,过了此地,再往南二百里就到了秭归,往西三百里便能抵达蜀汉的巫县,而要想达到目的,就必须夺取绥县。
    拿定了主意,徐戍率兵一路南下,这绥县区区一个小土城,因为是两国时常交战的地方,往来数次易手,所以根本没有多少人口,而且几乎没有驻军,汉兵一到如同天军下凡,戈均兴奋的说:“将军,我们粮食不多了,如今可以就地取粮,岂不美哉?!”。
    徐戍不以为然,反而下令与民秋毫无犯,违令者立斩!
    原因很简单,徐戍想让这里的百姓知道汉军的恩德,今后传播出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在绥县稍作休整,徐戍率兵穿过大娄山脉,正是晌午时分,大军在起伏跌宕的山丘间行径,突然,前方斥候来报说发现大股敌军。
    徐戍大惊失色,急忙引兵上山,在树林的遮挡下远眺,果不其然,前方十里地外有上万吴军驻扎,见徐戍一脸愁容,戈均问道:“将军,汉吴两家联盟,我们正好借道而过,为何发愁??”。
    徐戍凝神望着远方,摇头道:“你当吴军真的会让路?盟友。。。哼,空口说说而已,倘若过去,迎接我们的,只有刀枪。。。”。
    显然,徐戍知道,吴军必定会将这一股汉军消灭,毕竟自己已经越境,他们没有理由放汉军安然返回巫县。。。想到此,徐戍不禁愤然,孙权先是不守信用,擅自派兵驻扎到离巫县这么近的地方,再者,陆逊也果然狡诈,他驻军于此,无非就是想等待诸葛亮北伐成败,倘若魏军败,他便可以取道绥县、保县两地,径去襄阳!
    原本的计划落空了。。。一咬牙,徐戍狠了狠心,只能在此北上,想办法再次甩开魏军,而后向西从大巴山西南麓返回蜀地。
    另一边,诸葛诞引兵一路向西南沿河而走,竟不知汉军就在南边百里外的绥县。。。
    始终没有发现汉军,又担心徐戍早已西渡逃跑,于是急忙下令渡河,向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