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歌一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千多士兵的鸦雀无声带出的这种凝重,更是在这一刻形成了一种凝聚力。这便是有心!东骑上下都有心,他们都相信自己能打败义渠。凡事在心。只要有心去做,先就成功了一半。

凝重的气氛持续了一会,刘羲满意的点了点头,时间很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至少这些童子军已经学会了如何把军姿站好。但这也让息虎等人心里发寒。因为他们是骑兵,从开始,他们学习练习的就是骑马射箭,他们也练姿势,但那不同,他们只是练习成队的骑马,在行进中变换队型,这和步兵的军姿是完全不同的。

事实也是如此,骑兵的训练方法就是和步军不同。比如汉军的步军强大,技击之术更是出神入化。但匈奴人对汉军的战斗一向是远远的射箭,而不肯上前撕杀。汉武帝为了打击匈奴不得以训练骑兵,不过汉军多数没有骑过马,想要一下子学会骑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学好骑马,汉军做了一件愚蠢的事,就是骟马,他们大量的骟马,因为这样的马会比没有去势的马要便于骑乘。这导致了中国自汉以后,每有良马,一律阉之的传统。

刘羲没有让息虎他们学步军的方法,一个是太累,另一个就是没有必要!

打破一切沉寂的是刘羲,他举起了手臂,向前伸,这是步兵军礼。

两千步军一起,霍地把手臂伸出,齐声高叫:“大统领大人万岁,大统领大人万岁!”

刘羲自命为东骑大统领,这是他自己给自己在军方加的职位。之前的军队不成规模,现在可不一样了,一定要让士兵们知道最高长官的官号,这样才有助于管理。

两千个人,两千个声音,却是汇在了一起,形成了一股惊天动地的声浪!刘羲甚至感觉出这扑面而来的气息。他再度点了一下头,回过身来,对刘已吾等人众道:“让他们礼毕,稍息!”十名一期学员兵行礼之后下台,到了军阵前,一字排开,定心静气,然后道:“全体都有,礼毕!”两千个手臂放下,却只发出一个擦音。“全体都有,稍息!”两千步军再度动了一下,整整齐齐,将一只腿迈出了一个小幅度。

十名教官转身,刘已吾踏前三步,向高台上刘羲叫道:“全军官兵,集合完毕,请大统领大人指示!”

第二百三十五章:大征

刘羲的身上是素缟,在素缟上是新式胸甲。下身是幅围腰带连着的三幅甲裙,在刘羲的胸甲上还有两枚铜扣,从这里,向后延伸,是一条玄纤披风。由于薄,轻轻的不时扬起。他的手上还抱着一顶头盔。古战争不用头盔是愚蠢的,头部如果伤到了,那亢长的头发是会要人命的。刘羲的头盔当然和普通士兵不一样。普通士兵的一般也就是一个圆盖,而刘羲的却有前沿,三根尖刺上扬起,加上精巧的双层面罩,让人看起来就狰狞。

他威严的扫视自己的手下,然后道:“祭礼!”

姬白出现了,这位断了手的燕国官员高喝道:“起钟——”一边说,一边心里鄙视,这算什么玩意,如果是要行祭,怎么说也要把人手招齐,三官唱喝,黄钟大吕齐鸣,八音迭奏,玉振金声,那才叫一个气派,再行猪牛羊三牲以礼,长香伴钟而拜。还要念上一篇檄文。

可是现在呢?简化,乱改,都不成样子了。最无耻的是,还要他出面主持大礼!

可惜的是,他不能拒绝,如果他要拒绝,东骑会用最简单的方法,断粮,把他往小黑屋一关,那可比什么都可怕!这时,他看向姬萍。

说起来,姬萍却是和他不同,两人自是不同。姬白对东骑殊无好感,他时刻想着出去,回到燕国。但他没有自由。相比起来,姬萍却是不同,她却是有一种想要扎在这里的感觉,这个姬萍每日里白天忙着排练大乐,晚上的时候,就钻研刘羲默写出的乐章。那一篇篇的大乐章太多了,却非是姬萍一时能理会完的。她心里也有了一个梦想,从刘羲这里得到的乐章姬萍都用五宫角音重编译了一遍,她现在的心理和蔡文姬有些类同,既然身处敌营,她别无它法,只能想着,给自己找点事。而且话说回来了,如果有朝一日她能把这些乐章带回到燕国,那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刘羲转过了身子,面对着高案,案上是一只陶土香炉。没有三牲。刘羲才不会把真正的食物做牲才,用刘羲的话说,那些东西,我吃了也不会上祭,万一给放坏了怎么办?上一柱香,做做样子得了!

结果就是这样,原木的桌案,陶土的香炉,刘羲拿着香,拜了三拜,插上了香。仅此而已,其过程简单的另人发指!和古时的祭祀是完全不同。祭祀在古时非常重要,它从最早的篝火土著人晚会不停的进化,原型是野人用来**的。后来发展出了鬼神文明,讲究起了祭祀之道,这就发展出了祝由艺术,还有一些跳大神。

鬼神祭祀由开始从黄河开始,在黄帝之前,主要的祭祀牲礼是人。这一点和我们电影里看到的食人族是一样的,他们就是如此,拿活人祭祀,并且数量极大,其方式主要为,攻打一个部族,打败对方后,把对方的女子纳入本部,而其它的多数是要杀了祭祀的,有时还会大量的吃人。

在文明之中,有一个先进的玛雅文明,这个文明最终就是毁于大型的吃人祭祀和疫病的。那些野蛮人把俘虏抓起来,在神庙里进行大型的吃人艺术,不是一个人吃,而是全城的人都吃,从残存的玛雅文明记载中,记述了一场大型的祭祀,一个城邦里的市民把俘虏的五万人全部吃了,他们为此狂欢了三天,因为这三天是可以不用做工干活的,只要吃就可以了。

自黄帝统一了整个中原部族,这位黄帝其中一个最人性化的政策就是禁止大行的活人祭祀,也就是吃人祭祀,可以这样说,因为这样,所以中原文明才彻底从食人文化的主流中逃了出来,没有变得和玛雅人一样。但凡事都是欲演欲烈的。

在夏的时候,奴隶制度开始横行,并且,在夏的中后期,发展出了活人殉葬制度。

而到了商的时候,正是奴隶制最强大的时候,大型的活人祭祀又开始了,不过幸运的是,当时的活人祭祀并不是吃人祭祀,商人有一定的生产力,他们并不需要吃人。可奴隶做为货币不足的情况下,成为了一种货币。也就是财产。人殉制开始大行其道,一个大人物的死,理所当然的要进行大型的活人祭祀或是殉葬。

在商朝的末年,主要三大灾祸,第一是商朝大型的活人祭祀,比如说,国家打了胜仗要祭祀,出了什么大事也要祭祀,有了什么祥瑞还是要祭祀,天象有变也要祭祀,这一来二去,每年死于活人祭祀的不下于几十万。这还是小头,主要是当时奴隶主的人殉制。当奴隶主死后,一般是要把他名下的奴隶给活埋了,从考古研究里知道,连中产阶级,也有三到五个的奴隶。

周朝的时候,出于对奴隶的许诺,周天子下令废止了人殉。可就算是如此,当周公等人死的时候,他们依然用三五千的人进行活人祭。只能说,这种制度变得小了。

在周朝正式不行的时候,春秋开始了,大大小小的国家一个个都是要比拼国力战力实力的,相比之下,人力就显得重要了。这和明朝末年,一些国家管理的地方反而不如一些蕃王的治下是一样的道理。到了这一步,活人祭祀算是真正完了,但就算是此时,还有一定的人殉制度存在。

刘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者,他的要求与条件一切围着务实,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说他搞的这种祭祀,就没有用一点祭品。离谱的是,这一点并没有给东骑族的其它人造成影响,或者说他们彼此都是心照不宣。做为一个部族,东骑之所以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强大起来,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刘羲不吝肉食,他是一个少有的让手下人吃饱吃好的人,光这一条就可以让手下人心服了,特别刘羲的手下都是穷苦人。其二就是刘羲实际,给刘羲做事就有好处,比如说奴隶,东骑从奴隶里挑选有能力的人,给这些奴隶发钱,给干活做事出力的奴隶交配权。

这种但有所出,必有所获的作风到底是发达了。这也是东骑人喜欢做事的原因。

古老的奴隶制度奴隶主一天让奴隶从早干到晚,但得到的回报却是少得可怜。因为那些奴隶一般来说都是消极怠工,还时不时的闹事,哪怕再怎么减少奴隶的食物也是无法缓解这种损失。这就是白白的徒费了劳力,也就是说花了力气但得不到应有的好处。而为了防止奴隶逃跑,还要加上木枷等锁,这又限制了劳动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