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盗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因为救援的不及时,最先燃起的卧室已经塌方了一半,没法子住人了。

王固心系《扁鹊神篇》,让人即刻清理现场。

倒塌的瓦砾碎片,屋梁断壁,尽皆出去。

王固在漆黑的现场找到了那个装有《扁鹊神篇》的化妆盒,此时此刻也只能依稀分辨是化妆盒的影子了,因为屋子倒塌,烧黑的化妆盒被压成了三段,露出了里面藏的书简,书简在烈火中化为了竹炭,更甚至化为竹炭灰,字迹什么的早已分辨不清。

王固呆了半响,长叹了口气道:“烧了,也好,天意如此,不可强求……”

早在当初,崔中平就让他将《扁鹊神篇》烧了,以防泄密。只是王固舍不得,对于一个爱书爱医之人,让他烧过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他实在是不忍,纠结再三,选择了深藏。

如今因为意外,《扁鹊神篇》化成了灰烬,王固也只能将这一切归为命运。

藏身上树上的杜荷,看到这一幕也放心了,没有《扁鹊神篇》的阻碍,只要告发一切,朝廷便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崔王两家连根拔起。

当天夜里,杜荷离开了王府,回到了客栈。翌日一早,便动身,返回长安。

经过七日急行,杜荷走直道,直抵长安。他先过府与家中的长乐、李雪雁聊了会儿,又逗了逗小宝儿,小百合,直到天色暗下,估摸着杜如晦就快到家了,这才前往蔡国公府。

母亲章氏见到杜荷回来,一阵抱怨,说他太不顾家,出征一两年,回来还没有半月又离家了。

杜荷笑着虚心接受,心中也很是惭愧。他总想着能够空下来,好好的陪陪家人,但实际上忙完了这事,另一事紧接而来。每每想着空闲,却无法空闲下来,兑现自己的诺言。

也许这就是身在官场,身不由己吧!

好在家中三女,贤良淑德,能够体会他的难处,并且处处给予支持,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杜荷与大哥杜构闲聊着,没等多久,杜如晦便走进了大厅,见到杜荷,先是一怔,随即道:“来我书房吧……”

没见到三个儿媳妇以及孙子孙女,杜如晦立刻明白杜荷来是找他商议要事的。他心知杜荷越来越成熟稳重,若无大事,不会来找他这个爹爹商议,没有任何的迟疑。

这位老人,几乎将他的一切都献给了大唐,献给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明君圣主。

杜荷点了点头,特地吩咐了一声,在商议事情期间,任何人都不许靠近书房,哪怕是端茶送水,也不行。

“什么事情,让二郎如此慎重!”杜如晦坐在了书桌前,看着站在面前这位能够让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

杜荷先将李泰写给崔中平的信递给了杜如晦,道:“父亲,先看看这个……”

“可恶,魏王殿下竟有心弑母……”杜如晦见信后,也记起了当年杜荷无意间发现的那个秘密,联系上下,当即得出了结论,气得须发直抖。作为饱读四书的大儒,杜如晦心中对于忠孝节气看的比生命更加重要,李泰意图弑母,这是败坏人伦道德底线行径。

杜荷接着从怀中拿出那《扁鹊神篇》,翻到记载“血戎果”那一页,递给杜如晦道:“在看看这个……”

杜如晦简略的说了说医学上的一点入门知识,什么是药性的温热寒凉。

杜如晦如杜荷一样,开始有些迟疑,不明白为什么“血戎果”明明是医治长孙皇后的良药,为什么信中却处处透露要杀长孙皇后,思量再三,留意到后面“肝气疾”患者不能服用的字样,渐渐了悟了,震撼道:“这是要弑君……崔中平好大的胆子。”

杜荷认同道:“这一路来,二郎也想了许多,发现弑君的可能,远远大于弑后,因为弑君比弑后,更有效果,更加安全。”

“怎么说?”杜如晦问道。

“这弑君与弑后罪名都是一样,都是足以灭九族的大罪,所以弑君与弑后,真没什么差别。有胆子弑后,必然有胆子弑君。假若长孙皇后枉死,以陛下对皇后娘娘的感情,势必纠察到底。也许崔中平做的很隐秘,可谁也不能保证事情天衣无缝,不留一点线索破绽。反之,陛下一死,便没有人为他出头了。太子即将失势,魏王、吴王虎视眈眈,那时候谁继任皇位才是第一要事,哪里还会去在意陛下是自然病故,还是被人暗中动了手脚?这样反而能够避免被查的危险。如果我是崔中平,也会选择弑君……”

杜荷低沉的说着,这些都是他当初没有察觉的在路上相通的,越是深入分析事情,越能肯定崔中平利用李泰,弑君之心。

杜如晦默然点头,杜荷的分析确实合情合理,配合已经到手的资料,已经能够证明李泰、崔中平的罪行了,他指着李泰的那封密信与《扁鹊神篇》道:“这两样东西,二郎是怎么得来的?”

杜荷如实以告,李泰的密信源自于长孙无忌,没什么好说的,取《扁鹊神篇》的曲折,他详细说明。

杜如晦沉默了许久,将密信、《扁鹊神篇》收了起来,道:“此事二郎就别管了吧,交给为父处理,你已经接触太多皇室丑闻,过于深入的干涉这一些,对你的仕途之路,有害无利。”他说着,眼中闪着耀眼的光芒。

这一次,早已沉寂许久的名相,要准备活动一下筋骨了。

第七十八章 大事底定

第七十八章 大事底定

俗话说得好,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杜如晦不是老将,但比老将更牛。

作为一国之相,他拥有的手段,人脉都是杜荷远远比不上的。

所以杜如晦说此事交给他处理的时候,杜荷并没有异议,他相信杜如晦能够比他跟完美的处理好这件事情。

事实亦是如此。

具体详情杜荷是不知道了,他只是知道杜如晦在当天夜里就入宫觐见,跟李世民商议了什么一切都是谜。

接下来更是风平浪静了一段时间,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不过杜荷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丝丝异样,李泰病了,在皇宫里休养,这是休养,还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暴风雨之前的平静,并没有维持多少时间。

只是半个月,凶神恶煞的强兵冲进了崔、王两人,将崔、王两家的主要成员,支助一并缉拿。

此事在士林中立刻掀起了一阵风暴,作为天下士林榜样的两大世家,同时被抓入狱。天下士子迷茫之际,又带着不解。

很快朝廷公布了崔、王两家密谋弑君的公文,并且决定公开审理此案。

如果没有这份公文,经过有心人的挑唆,天下士子必然会为之暴动。他们没有翻江倒海之力,但却握有一杆铁笔,可以写出对朝廷的不满,写出朝廷意图无证无据灭世家的用心,造成一股文化风暴。

但如此这公文一出,情况立刻不同了。

忠孝节义,忠君爱国,这是儒家最核心的思想。除了那些正统的五姓世家的人,将世家看的比国家更重要,寻常士人还是更加重视国家的。更何况密谋弑君,这是株连九族的死罪,这个时候帮世家说话,岂不是表示自己也掺和其中?

还没有人这么愚蠢,无端端的将这种大罪自扛在身。

一时间天下士人同时哑火,静静的等候着公开审判的那一日。

公审崔中平、王固的那一天,杜荷也亲临现场,看着已经聚在一起,等候开审的士人,心中颇为惊讶,想不到崔王两家,涉及弑君,依然能够牵动士子之心,足见门阀世家,在这些士人心中有着何等地位。

公审开始,大理寺的官员不断的取证审讯,在如山铁证之下,根本就没有崔中平、王固辩驳的余地,供认不讳的承担了一切罪行。

天下士人失望了,杜荷心中却对自己的父亲生出了无限的敬仰。

那一些证明崔中平、王固的如山铁证大多都是半真半假的,并非是他费尽心思,弄来的密信与《扁鹊神篇》,而是一封伪造的密信和一个莫名其妙的证人,他们的证词证明了一切。

很显然这是一出暗箱操作的戏码,专门演给天下士人看的。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目的已经很明显了。为了保全皇室的颜面,掩盖李泰意图弑母的丑闻,更为了保住李泰的一条小命。

如果依照杜荷的证据来,主谋将会是李泰,是他为了自己的皇位动了弑母的心思,才会让崔中平、王固所利用。但如今这个处理方式却将一切都推卸到了崔中平、王固的身上,李泰是被蒙在鼓里的棋子。活罪难逃,但死罪可免……

大理寺根据事实情况,下达了判决书。

崔中平、王固处死,籍没崔、王两家,两家直系家属尽数发配岭南。

对于弑君罪,这种判决看似是轻的,但实际不然。

李世民与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