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荷让她说的也有些不好意思,道:“事情嘛,就这样了,就当我欠你个人情好了。以后有什么事,只要在我能力范围之内,且不违背道义的若有所求 一定遵从。”
武媚娘脸上阴云消散,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她如何不知杜荷根本没欠自己什么,只是因为他后到一步,且凭着本事抢在了前头而已。他如此说来,显是将自己视为朋友,不跟自己计较这些微末的细节。
武媚娘见好就收,当即告辞离去了。
“老公,这位漂亮的姑娘是?”长乐亲昵的走了过来,身子往他身上靠了靠,似乎感受到了威胁,这还是她第一次主动呢!
“一个朋友!”杜荷神秘的微笑着,回答这。
“朋友?”长乐的语气中也充满了疑问。当然也包括了异样的情绪。
“我们回去吧!”见天色已经不早,杜荷心念蓬亦良一事,并没有回答长乐的问题,只是挂起了灿烂的笑容。
“老公,你还没有告诉我,刚才那姑娘是谁呢?”一路之上,长乐不停的缠着杜荷,询问这个问题,而杜荷却是有一句每一句的斗着她。
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在唐朝大户人家拥有造纸作坊是有面子的事情,杜家自然也有一个。蓬亦良全新的造纸方法让作坊里所有的工匠都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可是最后一关始终难以跨越,不论蓬亦良用什么办法,始终都无法将纸张的色泽提升上去,造出来的纸不是黑就是黄,再不然就是白,根本无法做到统一。
时过一月,蓬亦良与所有工匠再三商讨,便是杜荷也加入了进去。他对造纸术并不精通,但却依稀记得一些材料与方案,固然他的提示常常让蓬亦良以及一干工匠受益匪浅,但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其他工匠放弃了,但蓬亦良却独自一人废寝忘食的研究着。
看着如此努力的他,杜荷对他道:“只要我杜家不垮,投个金山银山也要助你研究成功。”
蓬亦良听得此言,更加感激,表示一定尽其所能,让纸张达到理想的效果。
PS:第二更到,出了一些小问题,所以更新晚了,但三更依旧作数,只是可能要到3点以后,等不及的书友,可以明天看!
第三十五章 功成
第三十五章 功成
也许是动静太大。杜荷在捣鼓造纸的消息都传到了杜如晦的耳中了,这天放饭桌上就聊起了此事。
“二郎,听说你最近老往作坊跑,在捣鼓什么玩意来着?”杜如晦吃得饱饱的,坐在位子上用着刺猬身上的刺剔着牙,横了杜荷一眼。
这老爷子发话,杜荷哪敢隐瞒,将事情的经过那么详细一说,然后将这造纸有多么多么远大的前景,多么多么的利国利民通通的告诉了杜如晦。
杜如晦嘴巴“吧唧”了一下,在杜荷说的口干舌燥以后,问道:“成了吗?”
“呃……”果然不愧是殿堂级的人物,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沮丧着底下了头,但却事事旦旦的道:“暂时没有,不过今日的失败就是明日的成功。一点小问题,不值得一提!”杜荷这是在自我打气,心底也没啥底,因为这发明一事玄之又玄,就这一点点的毛病,也许能难住他人一辈子。让人一辈子都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发现不了个关键,有的时候无意中的灵机一动,却成了破解问题的全部关键。
蓬亦良恰恰就处在这关键之处,不论他做什么努力都没有成果。似乎进入了某种误区,需要真正的灵感。但很显然,他的灵感迟迟未来。
很可能明日就想通这关键所在,也有可能这辈子都停留在这个进度上,突破不了这个关卡。
这未来之事,谁又预料的到呢!
杜荷能做的只能是尽量配合了,给他全力的支持,用自己脑中的那一点点存货助他一臂之力。
“有点意思!”杜如晦很意外的点了点头,“改明儿,我也去瞧瞧,看你耗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整出了什么玩意。”
杜荷有些傻眼了,蓬亦良尽管很努力了,但造出来的纸,还是那样,颜色不一,有些难以入眼,让杜如晦看到不知会不会说他败家。
不过老爷子定下的事情,想改也改不了,只能希望蓬亦良能够突然开窍,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也许是老天听到了他的祈祷,翌日一早。杜荷还在吃饭,蓬亦良就派人来找了,似乎有了全新的进展。
杜荷听得音讯,饭也顾不得吃,匆匆滑了两口,往造纸作坊赶去。
由于造纸作坊排出的污水对于环境危害太大,落座在极度偏远无人的下游山区,无巧不巧,在长安附近就是有那么一块有山有水且人迹罕至的阔地,长安多家作坊都聚集此处,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工业区。
杜荷纵马飞奔,来到了荒郊外的工业区。各家作坊都在烽火连天的生产着,进入造纸作坊,却见蓬亦良双眼睛通红,头发蓬乱,焦急在在院内走来走去。
“有什么新的进展!”杜荷走了上去。
蓬亦良满脸红光,兴奋叫道:“成了,成了,公子,我找到为何色泽不一的原因了。那是因为草木缺少黏性,漂白的时候。固然成功,但一制浆时,问题就会出现,所以造出来的纸不但色泽难看,而且颜色不一。只要增加黏性,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他哈哈大笑,事有凑巧,他们的作坊隔壁是一家制糖作坊,专门以甘蔗制糖的。主人家很会做人,每次制糖成功后都会有一些卖不出去的杂糖。主人家将这些杂糖分给员工后,余下的都送给四邻的工人。昨夜他们就收到一份,看着杂糖,蓬亦良灵机一动,想出了问题的关键,从隔壁买了一些糖浆回来,掺入其中,增加黏性。
听蓬亦良说完,杜荷皱了皱眉头,暂时没有说话。
如今一切工序,完成只等湿纸烘干了。
见时辰差不多,蓬亦良进入了作坊,作坊里发出了一阵惊呼,随即杜荷就见他兴高采烈的捧着一叠的白纸,大步走了出来。
“成了,成了!”蓬亦良兴奋的红光满面,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杜荷拿过纸张,果然一张张的,毫无瑕疵。洁白的如玉一般,摸了摸纸面光滑,扯了扯,还行,折叠一下,没有问题,稍逊于宣纸,但比起硬黄纸、竹纸那是好上不少。
便在这时!
“什么东西成了?”杜如晦的声音传了来,他的身影也随之出现在了门口!
“爹!”
杜荷略感疑惑,杜如晦虽说今日来,但想不到来的如此早,当先迎了上去。
蓬亦良见来人竟是当朝宰相,忙上前行礼,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老爷!”
杜如晦知杜荷想法,笑道:“今日朝中,无啥事情。转来作坊走走,先前成了,可是说造纸成……咦……”他已经看到蓬亦良手上捧着的白纸,发出了惊疑声,伸手接过,测试了一下纸的属性,双目突地圆瞪,一脸的不可置信。脸部就如抽了筋一样,抖动了起来。
“这……这纸即可媲美宣纸,当真是用竹片,草木所造?”便是杜如晦在这一刻也动容了起来,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蓬亦良大笑:“回老爷,正是如此!”
见蓬亦良有喜无悲,杜荷却是摇头道:“别高兴的太早,不够,这还远远的不够。”
杜如晦、蓬亦良愕然。
杜荷道:“别忘记了我们的初衷,造这纸为的不是利益,而是为了造福天下百姓。让天下人都能够用上纸,读上书。可是,你却在过程中加了糖浆。糖浆是由甘蔗精心熬制而成,价格不一般。如此也大大的增加了造纸的成本,与我们当初的理念不符。”
蓬亦良笑意全无,低头沉吟了起来。
杜如晦道:“二郎,你这想法是好,但是不是太过苛刻了。固然加了糖浆,但这类纸的造价以远远小于硬黄纸了,一定能够在大唐风靡的。”
“爹爹也说,将会取代硬黄纸,那有什么用?硬黄纸本就只流行于大唐上层贵胄,民间百姓根本买他不起。孩儿不认为这是刁难苛刻,只是一开始这就是目的,现今纸虽成功,但目的却还差很远。”杜荷固然也为蓬亦良克服困难而高兴,但这不如人意的地方也不能忽视。
“所以,必需要找出能够替代糖浆的东西,不然,即便是以成本价卖,也难以流传于天下。”杜荷深知纸的推广是利于天下百姓的大事,是促进文化传播科技进步最重要的关键,绝对容不得有半点的马虎。
蓬亦良道:“少爷说的不错,这并算不得成功,让我再想想!”当即顾不得他人,坐在地上,沉思起来。
杜荷、杜如晦见蓬亦良已经进入自我状态,也不打扰,当即打算离去。
出了作坊,却见三人推着手推车,装载着一大堆的白白的碎渣,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