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宜妃哭得声嘶力竭,整个后宫人心惶惶。太子也是越发懊恼,随即便是提审了伺候十一阿哥的一干人等。
而细问细查之下,竟是毫无头绪。乳母们演说,小阿哥近日来根本没太接触旁人。就只是前些日子发烧时,得了太子的恩准,见了宜妃娘娘和郭贵人,且看着并什么不妥。而那两个被迷晕的小太监居然还说,他们晕倒之前一人吃了一颗十一阿哥给的糖,而后才晕倒的。十一阿哥给的糖,那是谁给的十一阿哥的糖?这事从何查起?更何况听着也是那般的令人不信。
太子也算是个聪明的。他明白如今他最应该做的是什么。他监国期间,朝政上的事处理的算是没出什么大的纰漏,而边疆那边也是捷报频传。一切都看着极好,可是却偏偏连着出了两条人命。且先不说宛贵人,便只说十一阿哥。
这事明摆着是冲着他去的。便是要让皇上回来后,弄得他没办法交代。纵然前朝诸事上,处理的还算不错,可是后宫中却弄得一团糟,且还出了人命。让他落一个无能的名声,不管是明面上还是背地里。居然连后宫几个女人都是斗不过。而依照目前的形势来看,他也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因为若是查下去,会出什么样的事儿呢!必定是弄得鸡飞狗跳,那人做的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又如何会轻易让他查到。若是查到了,还好说些。可若是查不到,便更是错了。皇上不在朝中,如今出了任何事,都应该是迅速的压制。而不是让事情的波及越来越大,弄得人心惶惶。更何况,那是他皇阿玛的后宫。
想清楚后,太子便是叫人又大刑伺候了那两个小太监,还道,一定要从他们嘴里挖出点什么。重刑之下总是有冤狱,更何况既然想着如此做,必定也会引导。而最后便是传出了这样的结案。
说是这两个小太监重刑之下认罪伏法,说是他们厌烦十一阿哥的顽劣,本来想着吓他一吓,却不想竟是吓的过了,捞上来时已是没了气息。于是索性便又扔回到了曲池中了,且还找了一个极其隐秘的地方,假装晕倒,好躲避嫌疑。
这样的说辞于两个小太监晕倒这事算是极圆满的。可是后宫中人会信吗?不过太子此时要做的也不是叫她们信。而且他也定案了。因为还有之后的事。
连出两条人命,谁知道会不会出第三条人命呢。所以太子想在皇上回宫之前,都一直保持着事情迷迷蒙蒙,叫人摸不明白的局势。而这个让人感觉雾蒙蒙的具体举措便是不停的往外放话。
还是宫中各种各样的流言。
流言传说,说这事儿太子虽然定案了,而其实还是在暗中追查的。
而之后的有些事甚至都不用太子太多的去引导,后宫里便是能自行传出他想要的那些闲话了。后宫流言,剑指德妃。宜妃和德妃素来不和,前些日子还有些撕破脸的意思。若是暗中弄死了宜妃的小阿哥,岂不是一举两得。一让太子吃不了兜着走,二也消一消宜妃的气焰,叫她知道知道,这后宫里到底谁的势力大?当初能从一个宫女爬到德妃的位置,未来也能铲除你这位宜妃。而德妃对付太子的原因便是因为四阿哥了。流言说,德妃对于四阿哥的冷漠说不好便是这事最大的,故意的掩护。
而除却这些传的声情并茂的所指德妃的,还有关于荣妃的和惠妃的。惠妃所出的是大阿哥,若是嫡出的话,那便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所以这是她的动机。而荣妃的三阿哥,也是极其优秀的人物。当年荣妃那样得宠,如今垂垂老年,却也不想一直看着旁人嚣张,也想搏一个未来。
而自然,关于荣妃的这个,还是要太子引导一些的。
嗯!太子觉得,此次跟他过不去的人,便在这三妃之中。只是,真的是吗?
☆、第35章 康熙的态度
且不说到底是不是三妃所为,反正太子还是让后宫在如此一种雾蒙蒙的状态中迎接来了康熙。
前方大捷,噶尔丹被打的落荒而逃,只是前朝后宫却似乎被太子弄的乱糟糟的。
还未有回京,康熙脸上的喜悦便是消失不见了。而回来时,自更是冷清着一张脸。而首先被训斥的自然是太子。
而太子也只能吃这个哑巴亏,接受教训。因为他能说什么呢?说有人在背后给他使绊子?这不是理由。不管是朝堂上,后宫里,处处都会有利益的冲撞,使绊子什么的难道不是常有的事?这也是皇阿玛自来一贯的态度,所以说这些自然是没用的。因为结果便是你有负皇上的希望,将事情弄得有些乱。
不过虽然是乱糟糟的,却也还好,至少前朝的一干事处理的也还算不错。而康熙训斥完了太子,对后宫也展开了一种冷漠的态度。回来后,也只是去看了苏麻喇额涅和皇太后,然后便是再不踏足六宫。
而这一不踏足便是一个月。
后宫里流言纷纷的。都说是皇上这一次是当真生了大气了。应是听信了太子的话,不然便是对两边都极其失望,所以才都如此冷漠的对待。
其实,王晚歌倒是一直好奇,太子将这事弄成了这样,皇上回来该如何收场?
太子明摆着便是为了一些旁的利益关键,而委屈了几位后妃,因为他根本没有证据。而至于这流言定是太子叫人煽风点火才能烧的如此旺的,后宫里的明眼人想必都能看出来。因为太子根本是在放任不管。就算料不定是不是太子在背后叫人煽风点火做的,也可看出太子的态度。几位后妃便是受了委屈的。
后宫里受了委屈,太子这事做的不地道,尤其是于宜妃而言。可是康熙来了却是这样一种态度!对宜妃对后宫众人,一视同仁。
对太子冷漠的态度便是罢了,那是他该受的。可是对于后宫的态度却着实叫人意想不到。本来便是一堆受了委屈的人等着被安慰,可是却又如此受了冷遇。而这样受了冷遇,也只能受着。
在王晚歌看来,康熙这是将被动的立场一下子变得十分主动。本来是让人觉得他应该上前安慰的,可是如今众人却要巴巴的等着他的原谅。
嗯!王晚歌觉得,康熙这一招可谓是耍的十分好的。因为他这种态度也是十分理所当然。本来便是,前方打仗流血流汗去了,留你们在家里享清福。可是回来了,你们却是联合起来将皇宫搞的这样乌烟瘴气。太子是错了,你们也有错。不管于任何方面,都是错了。所以,这也是你们应该受的。
嗯。康熙算是一下子把握了主动权。当然,王晚歌也替敏贵人有些不值,这一次有孕没碰到个好的时候。
只是康熙如此的态度终究也是一时的,因为康熙总不可能一直不搭理六宫众人。而首次的回暖迹象是从一位陈常在身上开始的。听闻陈常在在御花园恰好巧遇了康熙,也不知两人说了些什么,而随后陈常在便是被召幸了。在这之后,又去看了敏贵人。自此之后,其他的嫔妃也开始被召幸。可是很快,这种召幸的频率便是给一些有心人给总结出来了。
康熙所召幸的都是一些年纪轻的。入宫都是未有多久的,且连一个嫔位上的都没有。大家都猜测着,若是有,第一个应该也是王晚歌。因为王晚歌封嫔不久,且以前也很得宠。而事实,似乎便是如此的。
嗯。后宫里有一些流言,许也是一些有脑子的人传出来的。
这样许久不见康熙,如今看来,王晚歌觉得似乎与从前很不一样了。外面早前便在传,康熙因为亲自上阵,不慎被箭所伤,所以脸颊上多了一道伤疤。可是因为这道伤疤却也变得越发不一样了,越发的好看了。而如今王晚歌看着,觉得似乎也是如此。不过也没有后宫传的那样夸张,但是确实不一样便是了。
其实那道伤疤也不算十分显露,许是因为太医的妥善医治,如今看着只是一条淡淡的印子。而康熙的不一样当然也不仅仅是如此,还有皮肤。从前,因为在皇宫成日的养尊处优,康熙的皮肤其实是很好的,而如今康熙的皮肤却是显得有些粗糙,颜色也黑了不少。不过倒是显得康熙越发年轻了。
许久不见康熙,似乎康熙对待王晚歌的方式也有所变化。
看见王晚歌,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而后才叫王晚歌帮着宽衣。龙床上,康熙的第一句话是:“似乎看着消瘦了不少。”
“似乎皇上也看着消瘦了。”王晚歌对康熙总是一种认真又敷衍的态度。因为着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康熙淡笑一声,而后又道:“似乎后宫里都在说,朕这回回来变了不少,你觉得呢?”
这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