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日军斥候部队相遇的是五十七团二营的搜索队。
第十师为了赶时间,基本上都是在翻山越岭走小路。北平四周布满日军,第十四军现在就是在孤军深入。和十四军最近的中国军队除了在南口苦战中的第十三军,那就是百里地之外驻保定的中央军刘峙的第二集团军、保定周围东北军万福麟的第五十三军和晋绥军商震的第二十军。
虽然同为中央军,都是委员长的嫡系,但是卫立煌不是黄埔出身,在国军五虎上将里他的战功最大,却最不为蒋介石所信任。刘峙现在暂时属于卫立煌指挥,但是如果没有蒋介石的指令,卫立煌不可能调得动刘峙的一兵一卒。
对于刘峙的为人和他带的队伍的实力,卫立煌、李默庵很不以为然。如果卫立煌真的被日军围困,即使刘峙也极力增援,到时候他的部队能不能接应得上都是个问题。作为常胜将军的卫立煌深知侧翼和后卫的重要,行军时在四周派了不少侦察部队。
日军是侦察小队是顺着大路过来的,而大路正是卫立煌特别注意的重点。从前线传来的战报,日军有大炮、坦克、装甲车,这些重装备和弹药补充不可能离开大路,日军如果行动,必须从大路前进。
第十师主力还在山的那一边,由于是穿插走直路,下一步必须穿过大路。今天五十七团是全师的前锋,就在五十七团二营搜索排准备下山到大路上去侦察的时候,十几个日本兵突然从大路走了过来。
发现卫立煌第十四军增援南口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口清司派日军第6师团第36旅团编成牛岛支队,进入门头沟以西山地堵击;令第20师团进入良乡西北山岳地带,向守卫在乎汉线及其西侧的中国第26路军攻击。
和第十师相遇的这支日军搜索小部队属于牛岛支队的冈本镇臣第二十三联队,他们的任务是进入门头沟以西山地堵击第十四军。
这支日军的斥候部队共有十五个人,是一个军曹带领的一个班的兵力和两名掷弹兵。此时日军班用最大火力是一挺歪把子轻机枪,日军为了增强火力,还给这支搜索小部队配备了由一个掷弹筒小组,他们携带者一具八九式掷弹筒和弹药随队而行。
山上树木茂密,二营搜索队是翻过山脊过来的,搜索队由一名老兵班长带队,日军出现时他们还没有走出树林。
老兵班长很有经验,他立刻下令:“隐蔽!”搜索队的士兵立刻各自找草丛、树木藏好身体。
这只是一支日军斥候部队,它的出现表明日军的大部队就在不远处。班长稳了稳心神,悄声命令班附带一个新兵立刻回去报告,其他的人继续隐蔽监视敌军。
班附也是个老兵,他的动作很轻也很灵活,行动很迅速,片刻之间就往回走了几十米。可跟在他身后的新兵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日军士兵,而且日军离他们不过百多米距离,连眼睛鼻子都看的很清楚,他非常紧张,动作就有些变形。
早上刚下过雨,地上很湿滑,士兵越走越快,一不小心一脚踏空,身体往一边倒去。正好身边有一棵小树,他一把抱住小树,才稳住身体没有滚下山坡。小树一阵摇晃,储藏在树叶上的水珠噼里啪啦落了下来,小树发出了“哗啦啦”的响声。
日军的《步兵操典》上明文规定山梁上也需要搜索,可这几天老是下雨,天空中飞机不能侦察。这支日军斥候部队出发时,上级给他们的情报显示第十四军是国军精锐部队,带队的军曹以为这支军队和其他的国军精锐一样带有大量重武器,必定要从大路行军。另外日军都穿着笨重的硬底皮鞋,爬山很不方便,因此军曹偷懒,就没有派人沿山脊搜索。
山坡上有一棵小树猛烈摇晃,虽然看不见人影,但是山上肯定有人。全体日军一下子警惕起来,军曹没有下命令,一阵“哗啦哗啦”声响起,那是日军在下意识地拉动枪栓顶上子弹。
日军一路行来,已经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开始时他们还上山追击,后来屡次被证实是躲避日军的民众,所以他们这次也没有特别奇怪,日军士兵连战斗队形都没有摆好,也没有找隐蔽物,连轻机枪都还没有下肩,拉枪栓不过是基本战术的规定动作。
在日军眼里认为是正常不过的动作,在新兵心目中那就是对方立刻要开枪射击了。正好这时有个稍微会一点国语的日军向山上喊道:“出来吧!我的看到你啦!你的再不出来的,我的开枪的死啦死啦!”
两军对阵,双方都握有置敌于死地的武器,战士生死都在一线之间。如果日军真的看到了国军,怎么会先喊话而不开枪?
可慌乱的新兵真的以为日军发现他了,他拿起步枪回身对着声音的方向一扣扳机,“砰”!枪响了,可子弹到底飞到哪里,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
“敌袭!敌袭!”军曹大喊,日军士兵们训练有素,身形一闪,各自找到隐蔽点,手中的步枪全部指向山坡。日军的歪把子很快架好,弹药手立刻给弹斗里加好子弹;掷弹筒也架起来,弹药手手拿榴弹,随时可以装填发射。
班长听到小树的猛烈摇动声,就知道事情很糟糕了。日军已经做好战斗准备,此时不打,敌人就将打过来。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班长一声令下:“开火!”说完他一扣扳机,“砰”,他手中的枪也响了。
士兵们纷纷开枪,一时间枪声大作。
日军的战术素养明显比国军高出很多,心理素质也比国军高出很多。虽然他们都在相对开阔之地,但他们选择隐蔽物很合理,战术动作规范,山上国军一阵乱枪之后,日军竟然毫发无伤。
枪声也暴露了国军藏身的位置,带队的军曹拔出指挥刀,对着国军藏身之地一指:“杀给给!”
“哒哒哒……”,“八勾、八勾”,日军的轻机枪和三八大盖开始回击。
国军都藏在树林里或者草丛后,居高临下射击,日军并没有看到国军人影,只是对山上仰射,这样的射击属于盲射,除了吓唬人之外,并没有什么确切的效果。山上的国军搜索队还击更为猛烈,虽然大部分士兵是在慌乱之中乱射,但是他们射击的速度越来越快,枪声更猛烈了。
山上的国军只放枪不下山,山下的日军在开阔地带不敢冲锋,一时间两军的搜索小部队隔空对射,相持起来。


第一一六章风云起,山河动2
更新时间2011…6…23 14:41:50  字数:2182

 国军在暗处,日军在明处,小小战场的形势对日军极为不利。
日军配备的歪把子机枪由于设计的问题,实战射速并不高,特别是现在仰射的情况下还常常卡壳,因此国军虽然只有步枪在还击,可总体上并不落下风。
日军并没有冲上来,国军队伍里也没有人伤亡,有着作战经验的班长和老兵们都在沉着应战,他们不慌不忙的上弹、拉枪栓顶火、再沉稳射击。有了老兵做示范,山上的国军新兵们经过初期的慌乱之后,现在军心渐渐安定下来,射击也开始像模像样了。
有了前头搜索队出现,大部队必定就在不远处。山上的射击声虽然凌乱但是还算有序,弹着点离日军藏身的地点越来越近。如果再继续相持下去,等国军大部队赶上来,这一小队日军就有覆灭的可能。
日本军曹心里明白,必须尽快脱离这种不利局面。他扭头对后边的掷弹筒射击手喊道:“掷弹筒!掷弹筒!”
见掷弹筒射击手做好了射击准备,军曹用指挥刀指向山坡,命令道:“射击手,打两发!”
掷弹筒实质上是一种简易迫击炮,日军部队大量装备了掷弹筒这种武器,掷弹筒就是日军小队级别的标准配置火力。
日军侦察小部队配备的是八九式掷弹筒。八九式掷弹筒口径五十毫米,全炮长四百一十三毫米,全重二点七公斤。掷弹筒发射专用榴弹或者九一式手榴弹,发射专用榴弹最大射程七百米,有效射程五百米,榴弹杀伤范围十米;发射九一式手榴弹射程约两百米,手榴弹杀伤半径也八米。掷弹筒专用榴弹重八百克,一个弹袋可装四枚;九一式手榴弹为步兵制式装备,重零点四五公斤,一个弹袋可装八枚九一式手榴弹。
掷弹筒作为实质上的简易迫击炮,它重量轻,射程适中,射角大,弹道弯曲,主要用来杀伤隐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对手,或在远距离上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中国人俗称掷弹筒为“五零小炮”。
掷弹筒和歪把子轻机枪是日军小队级别的火力支柱。特别是掷弹筒,它便于携带,易于操作,可及时提供火力支援,所以经常伴随着日军步兵冲锋。
日军的掷弹筒射击手是个老兵,他先拉动击发杆,身边的弹药手从筒口将榴弹放入弹筒。射手左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