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三日,蒋介石电令汤恩伯率部至南口防御,汤恩伯接令后立即率部进驻南口。
八月五日,汤恩伯率三个师又一个旅的兵力在南口、居庸关一带设置防御阵地,作战部署大致完成。
八月七日,日军第5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1旅向南口及其沿线长城要隘展开进攻,南口战役打响。
虽然中国方面预判准确,也有了相应的战斗部署,但是敌军人数众多,武器装备精良,中国方面虽有准备,但是远远不足,因此正面战场上的第十三军死伤惨重,他们正在苦苦支撑。
在中国的南方也不平静。八月九日,连长从营部带回来一个消息,日军驻上海海军陆战队第一中队长大山勇夫和一等水兵斋藤要藏乘军车闯入上海虹桥军用机场,在遭到中国卫兵拦阻后开枪射击,打死了一名机场卫兵。中国守军开枪自卫,当场将二人击毙。
日军借口虹桥事件,命令大量日军从上海登陆,并命令停泊在上海附近的航母、军舰做好战斗准备,从航母上起飞的侦察机不时地在淞沪杭上空侦察飞行。在淞沪杭地区,中日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
八月十一日,蒋介石电令正在石门集结的卫立煌第十四军立刻开拔,星夜驰援南口抗战的中央军。


第一一四章战云再起14
更新时间2011…6…21 14:05:28  字数:2400

 此时平汉线上运输情况极为混乱,经过卫立煌争取和军委会的严令之下,石门火车站想尽一切办法安排每十五分钟开出一列北上的运兵车。
第十四集团军此时还未万全配齐人员和装备,除了第十四军以外,其他部队还未集结到位,因此往北驰援的就是第十四军。
士兵们已经被告之即将上战场,军官们临时到每个车厢进行战斗动员,老兵们紧急训练新兵,传授战斗经验。火车车厢里弥漫着一股紧张压抑的气氛,特别是刚入伍的新兵,个个都紧张得脸色发白,甚至有的人动作僵硬,形如木偶。
过了一段时间,紧张气氛稍稍平息了一些,在老兵们的带头下,车厢里响起了一阵阵军歌声。
在卫立煌的第十四军有个优良传统,每天清早出操的时候,从司令部人员到下面的普通一兵都要大声唱军歌,特别是抗战以来,军队唱的都是杀敌立功抵抗外侮的军歌。
军歌自古就有,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激励士气。东汉蔡邑在其所著的《礼乐志》里论述军乐所提出的功用有“扬威、建德,讽敌、劝士”四大效果。
军歌一般不太讲究韵律,只要求唱歌者大声、铿锵有力、字正腔圆,因此唱军歌常常被称作“吼歌”。
李青林的车厢里也在唱军歌,第一首歌唱的就是《卢沟桥》。
卢沟桥歌
卢沟桥,卢沟桥,
男儿坟墓在此桥!
最后关头已来到,牺牲到底不屈饶;
坦克飞机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
卢沟桥,卢沟桥,
国家存亡在此桥!
卢沟桥,卢沟桥,
男儿坟墓在此桥!
委屈忍痛和平保,无可避免上刺刀;
自卫应战理气壮,挺剑而起是今朝!
卢沟桥,卢沟桥,
为国争光在此桥!
卢沟桥,卢沟桥,
男儿坟墓在此桥!
豺狼入室露牙爪,南北堕突真逍遥;
快快拼起民族命,最后胜利是吾曹!
卢沟桥,卢沟桥,
立功报国在此桥!
多好的歌啊!李青林在心里赞美道。
列车在飞奔,军人们在紧急备战,歌声一路飞扬,平汉路上一群男子汉向全世界宣示:中国不会亡!
沿途的火车站早就接到通知,列车一旦停靠,食物和饮水就被抬上车厢。由于即将走上战场,军饷也提前发了。士兵们被严令不得下火车,好在车站方面安排了各式各样小贩沿着车窗贩卖物品,官兵们购买一般日用品也很方便。
李青林知道此时医药水平很低,特别是消炎止血方面的特效药极少,战场上枪炮无眼,军人极易受伤,消炎止血的药品正是战场急需的。小贩们当然没有药品卖,李青林拿出所有薪水,委托车站的小贩们代为购买药品,并指定购买云南曲焕章“万应百宝丹”。
云南曲焕章的“万应百宝丹”就是大名鼎鼎的“云南白药”的前身。云南白药主要成分为三七、麝香、草乌,被世人传有肉白骨、生肌肤的神效,其主要功用为止血、消炎、活血化瘀的功能。次要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每小瓶都有一粒红色“保险子”,当伤势严重、流血不止时服用,可立刻止血,当场见效,后人将瓶中红丸也称作“救命仙丹”。
此时的“万应百宝丹”还远未有后世的名声,因此价格相对低廉,李青林总共买了十瓶“万应百宝丹”。
夏天的天气就是儿的脸,说变就变,官兵们上车之后整日大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似乎老天有下不完的雨水,要在这几天发泄出来。火车走走停停,终于在保定以北的琉璃河站停下,所有的官兵陆续从专列上下车集结。
由于第十四集团军其他部队还在驻地补充,此次到达一线的只有第十四军的基本部队第十师、第八十三师、第八十五师以及集团军军部。
下车的士兵每人领到一个德制M35钢盔、一个装满一百发子弹的帆布弹袋和装着五颗德制M24型手榴弹的帆布手榴弹弹袋以及军用水壶等战场必需品。
北平周围已经布满了日军,第十四军集结以后,按照总司令卫立煌的指令日夜兼行,绕满城进入太行山东面的狼牙山、梁各庄、大安山,侧敌行军。
八月十三日,师部向全师传达了一个消息,中日之间淞沪大战爆发。
八月十四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说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第十师行军速度很快,途中休息的时间很少,可以说是日夜兼程。老兵们训练有素,行动比较迅速,刚刚入营的新兵很快就挺不住了,稀稀拉拉的有人开始掉队。但是掉队也不能停下,后面的收容队收容以后还必须继续往南口方向行军。
天断断续续在下大雨,从下火车以后,李青林身上就没有干过。因为没有休息的时间,李青林身上一身夏季军装都能闻到臭味。更为艰难的是随队行进的骡马,因为紧急行军,加上天降大雨,因而山路湿滑,沿途摔死的驮运弹药物资的骡马有十几匹之多。
八月十七日,卫立煌命令先期到达史家营、百花山的第十师向门头沟急进,并乘北平空虚之时进行突进;令第八十五师至大安山,相机向丰台前进,袭击日军在华北的最高司令部。八月十八日,卫立煌令后续到达的八十三师向西沟子前进,乘机给围攻南口的日军背后一刀。
大雨滂沱,山路湿滑,军队行进很是艰难。经历过最初的慌乱之后,新兵们渐渐安定下来,或者说甚至有些麻木了。
李青林和别的士兵一眼头戴着一顶草帽,这草帽似乎是国军的制式装备,每人都有一顶,连军官也不例外。草帽的帽檐很大,太阳大的时候还可以挡一挡阳光,下小雨的时候也可以遮挡一下雨水。可现在是夏天,只要下雨就是雷阵雨,豆大的雨点砸下来,这一顶单薄的草帽实在起不了什么作用。雨水淋湿了衣服,也淋湿了弹袋,每个人都觉得很沉重,但是没有一个人将弹药丢下,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武器弹药是最后能保障自己生命的唯一保证。
救兵如救火,何况是去救正在热血奋战的中央军兄弟,第十四军下了火车一直在强行军。民众的抗日热情很高,沿途的县乡政府早就准备好了热饭热菜,军队一边行进一边进食。身上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干,李青林他们马不停蹄,一直往指定地点赶。
第十四军一直是以秘密状态在行军,但是有汉奸向日军告密,卫立煌的部署被日军察觉。
日军香月清司司令官改变部署,命令正在进攻的板恒第五师团停止一切行动,分兵阻击,保护日军后路;命令日军一部向北平西部的下马岭、千君台进攻,阻击第十师;命令日军一部向丰台以西搜索攻击,保卫北平安全。
八月二十日上午,李青林所在的第十师与日军侦察部队相遇。
“砰”!一声清脆的中正式枪声打破了暂时的平静。


第一一五章风云起,山河动1
更新时间2011…6…22 15:06:49  字数:2357

 (关于卫立煌第十四军增援南口所发生的京西战役,网上资料不多,并且在时间点上面以及日军阻击部队的番号等各有说法,作者只好按照推理的办法设定时间,并且尽量和事实相符合。本文只是小说而不是历史,作者姑妄写之,各位读者大大姑妄读之,呵呵!)
和日军斥候部队相遇的是五十七团二营的搜索队。
第十师为了赶时间,基本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