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也为全民族抗战出了一份力,做出了巨大牺牲。
李立德进军统是为了抗战,李青林总不能劝说他不去抗战,于是他点头道:“我马上就去叶老师家,一定把你的话带给叶露。”
见李青林答应了,李立德嘴巴动了动,好像还有什么话要说,但是他看了看身边同来的人,最终没说出来。
炎炎烈日下,李立德只对李青林抱了抱拳,道了一声:“珍重!”然后转身大步走了。
看着人潮当中越走越远的那个年轻的背影,李青林知道,这八年里他必定将处在抗日的洪流当中,但是八年以后呢?八年以后李立德会去反*共吗?
受李立德的委托,李青林立刻来到了叶露的家里。叶露此时正好在家中看书,李青林将李立德的话转告给叶露。叶露坐在那里愣了好一会,最后气愤地说:“人家抗日都往北边去,他倒好,自己往南边跑了,真是个逃兵。”
南边就不是战场了?李青林知道下个月的八月十三日,日军就将对上海发动攻击,淞沪会战爆发;十二月一日,日军参谋本部正式下达占领南京命令,十三日南京城破,日军在南京城区和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
但这些事情还未发生,李青林即使说出来了也没人会相信,于是李青林只好默不作声。明明知道历史的发展方向却不能够说出来,直到出了叶家的大门,李青林还觉得有一口气堵在心中。
随后的几天,李青林依然忙着运送物资。北边的形势越来越紧,大路上开始有大批的队伍往北开进,平汉铁路往北的火车日夜不停的运输,上面不是装满物资,就是装满大兵。
这几天各种信息非常多,也非常混乱。先是九日、十一日、十九日华北驻屯军同冀察当局三次达成协议,但三次都被卢沟桥的枪炮声证明都是一纸空文。“现地谈判”蒙蔽了冀察当局的眼睛,延缓了二十九军布兵应战的准备。“现地谈判”也为日本增兵华北赢得了时间,至二十五日,日军陆续在平津集结了六万以上兵力。
七月十二日,蒋介石电示军军长宋哲元,以不屈服、不扩大之方针,就地抵抗日军。
七月十五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向国民党递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七月十七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
七月二十六日,日军向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宋部撤出平津,退往冀南,遭到宋哲元拒绝。
七月二十七日,日军在二十四架飞机配合下,向南苑守军发动猛攻,守军伤亡惨重,被迫撤出阵地。
七月二十八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身先士卒,率部在南苑大红门一带英勇抗击日军,不幸先后壮烈牺牲。
七月二十九日,宋哲元逃往保定,北平陷落。
七月二十九日,蒋介石对记者发表讲话,再次重申十七日庐山讲话最后四点立场,表示不能复视平津之事为局部问题,政府要领导全国一致奋斗,为捍卫国家而牺牲到底。
七月二十九日晚,汪精卫在南京发表广播讲话。汪精卫的讲话题为《最后关头》,在讲话中汪精卫惨兮兮地说:“……九一八事变以来政府对日本的一忍再忍、一让再让,都是为了使日本进得慢些,中国退得慢些趁着这慢些赶快做种种准备。目前时局已临最后关头,因此,我们要有绝大的决心与勇气来牺牲。我们要使每一个人,每一块地,都成为灰烬,-不使敌人有一些得到手里。我们如不牺牲,那只有做傀儡了。”
七月三十日,天津陷落。日军在北平组织了以汉奸江朝宗为委员长的伪治安维持会。
李青林这段时间很忙,因为他家两辆大车都被县政府雇去运送物资,李青林、李万全、李万祥互相替换着赶车。刘秀珍她们很高兴,因为有了这些货可以拉,今年家里收入又可以提高一大截。
平汉路上火车运输特别繁忙,北上的车厢都是士兵和物资,南下的车厢里满载着逃难的人群。在县城边上,不知道国军哪个部队新设立了一个新兵营,来自各地的壮丁们被集中到这里进行紧急训练。过了一段时间,这些仅仅经过初步训练,或许刚刚学会打枪的新兵就被火车拉向北方。
看着这些也许刚刚放下锄杆,现在却别扭地背着枪,笨拙地迈着步子被赶往战场的青年人,李青林心里迸出两个字——炮灰!


第一零五章战云再起5
更新时间2011…6…15 14:31:36  字数:2218

 刚刚进入八月,暑热依然难当。
八月一日夜里,李万财家出了件大事,李立功病重了。
李立功这次肺病发作很突然,夜里猛烈咳嗽一阵以后吐了好几碗血。李家连夜请来县里最有名的郎中,但他们也束手无策。李万财当即作出决定,让二太太带上小六子和李狗剩并带足大洋,连夜请李青林赶车将李立功从大李庄拉到万安县,准备上午从万安乘火车到正县铁路医院请西医诊治。
李立功昨晚喝了一些汤药后,咯血情况好了一点,但是还没有完全止住。时间对于李立功来说就是生命,李青林他们紧赶慢赶,大车到达万安县城的时候大概才七八点钟。
即将到达火车站,大车在路上却被一帮子人截住了,截住大车的不是别人,正是保安团的红秃子和他的手下。
红秃子和他的保安团最近过得很滋润,收粮收款挣了一大笔,贩卖壮丁又挣了一大笔。这段时间政府要求他们在县里各交通要道坚强警戒,保证交通大动脉的安全,他们就扯着虎皮当大旗,在各要道设点设卡敲诈勒索。
本来红秃子是不需要亲自到卡点上来的,可昨晚接到通知,今天有一辆运兵专列通过,上午要在万安县短暂停留,并带上新兵再走。上峰有令,万安县必须绝对保证安全,如有失职者杀无赦。
红秃子对于这样的死命令也不敢怠慢,从凌晨开始,他亲自带着卫兵在火车站各卡点巡视。红秃子的哨卡也很简单,大路中间用一根竹竿一栏,旁边站上几个团丁,一个路卡就设好了。
红秃子刚刚吃过早点,他的手下搬来一把太师椅,还用宜兴茶壶给他泡了一壶信阳毛尖。红秃子现在正大马金刀坐在卡子边的一张太师椅上,手里端着手下泡好的毛尖,正有滋有味的喝着香茶。
大马路上车辆并不多,李家的胶轱辘大车跑得很急,也很显眼。红秃子其实早就看到了这辆大车,作为万安县的地头蛇,他一眼就认出了是李万财家的大车。
时间这么早,大车又跑得这么急,李家一定是遇到了急事,这可是发笔小财的机会,红秃子边喝茶边琢磨。
“哒哒哒”,大车很快就来到了哨卡。
“停车,检查!”站在路中央的团丁拿枪一横,叫住了大车。
“哎呀呀!原来是自家的兄弟们在站岗啊,兄弟们辛苦了!”小六子很机灵,立马就跳下车,掏出口袋里的香烟一个个的敬上,并划着火柴给他们一一点上。
保安团的人基本都是本地人,李万财家在万安也算得上是大户,和保安团的人打交道很多,因此双方比较熟悉。
一个小头目抽上了烟,问道:“是小六子啊,这么早就赶路有什么事情吗?”
小六子答道:“我们家二少爷昨晚犯病吐血了,老爷让我们今天送他去正县诊病。各位兄弟,这南下的火车就快来了,大家都是熟人,行个方便吧?”
小头目平时和李家有些往来,见小六子说得恳切,于是准备移走路上的横杆让路。
象李万财这样的大户是县里税捐的主要来源,平时县、乡、保对他们客气三分,就是壮丁摊派到他们头上也可以用钱摆平。可这些和红秃子没什么关系,捐税都落入政府的口袋,红秃子不需要记他们的人情。特别是上次派壮丁,别的乡基本都在红秃子手上买了壮丁,就这个长胜乡自己买了壮丁顶了数,这对于红秃子来说就是一笔损失。此时李家有急事要赶路,自己现在稍微拿捏他一把,正好弄点小钱花花。
“嗯哼!”红秃子在一边咳嗽了一声。小头目知道红秃子不满意了,连忙停住手站在了一边。
“上峰有令,所有进出车站的人员都必须严查!”红秃子边喝着小茶壶里的茶边说。
见站岗的团丁们没人动手,红秃子身边的一个黑脸警卫喝道:“兄弟们还愣着干什么?动手查啊!”说完自己动手走到大车边掀开了布帘子。
车厢里只有二太太和李立功二人,李立功现在脸如金纸,正处于半昏迷状态,二太太坐在一边束手无策,她眼中的泪珠不断往下滑落。
李万财的二太太平时都在大李庄打理事务和照顾李立功,一般很少抛头露面,和外界接触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