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青林知道那一天就是七月七号,地点是在卢沟桥。他知道自己无法让历史停下脚步,只好一天一天在等待那一时刻的到来。
第一零三章战云再起3
更新时间2011…6…13 14:24:52 字数:2193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这天仍然是大晴天,李青林在烈日下赶车,他这几天装的都是粮食,这些粮食将从万安县城通过平汉铁路运往平津方向。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这本来应该是个平淡无奇的日子,可从这这一天开始,中华民族受到日本全面侵略,中国人民遭到残酷蹂躏,七月七日是个历史转折点。
整整一天,李青林都在等待那个抗战爆发的消息,可是他没有得到那个消息。到了晚上让然没有任何消息,李青林甚至怀疑,是不是由于自己的重生连历史都改变了方向。
七月八日午后,李青林正赶着粮车进入万安火车站,此时传来报童急促的叫卖声:“号外、号外、快买号外!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了!”,“号外、号外、快买号外!二十九军坚守南苑,抗战爆发了!”
抗战爆发了,历史并没有改变方向,李青林舒了一口气。可他的心立刻又提起来了,抗战爆发了,日本人如期在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华民族的巨大苦难已经来临,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将何去何从?
李青林立刻停下骡车,以最快的速度买来一份号外。这份紧急印刷的号外只比巴掌大一点,标题用粗大黑体印刷——“抗战爆发了!”。号外内容为中央通讯社所发电稿,为了抢发信息,号外刚刚印刷出来就被报童们拿到街上出售,印刷的油墨还未干透。
号外的字数不多,大概两三百字,基本说清了七七事变的经过。
一九三七年六月起,驻丰台日军连续在北平附近举行演习。进入七月,暑热袭人,连续几场雨后,永定河水略有上涨,最深处有齐胸深。
七日早上从丰台城内开出一队日军绕过宛平城,到铁路桥北的河滩去演习。这队日军携带充足的弹药、饮水、食品,并配有山炮等重火力。到达演习地的日军白天并未演习,而是在原地休息待命。
七月七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由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
黄昏时分,日军回程途中占领了距宛平城四百米的瓦窑车站。日军队伍潜伏在城东铁路外侧的路基下面,并向南展开,摆出攻城态势,日军指挥部就设在背后的一个小高地——沙岗子上。
晚七十三十分,日军开始演习。晚十时四十分,日军声称演习地传来枪声,并有日军二等兵志村菊次郎“失踪”。日军立刻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第一一零旅二一九团严词拒绝。现场日军一边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同中国驻军交涉,一边抓进时间加强战斗部署。
二十四时许,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致电冀察当局,要求入宛平城搜查,冀察当局拒绝此要求;不久,松井再次打电话给冀察当局,声称如中方不许,日军将强行入城搜查。此时宛平城外日军已呈包围进攻之势,冀察当局为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协商,同意双方共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
七月八日凌晨五时左右,日军对宛平城发动炮击,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二十九军二一九团三营在团长吉星文、营长金振武的指挥下进行顽强抵抗,全面抗战爆发了!
李青林看完号外,将它小心地收好,李青林决定要将这张号外永远保存下去。这张小小号外虽然文字简单,纸质粗糙,但是它记录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屈辱——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到如此地步,以至于日本这个蔓尔岛国都挥舞起屠刀,向全中国人民砍了过来;它也记录了曾经步步退让的中国人民已经被帝国主义枪炮惊醒,他们已经拿起刀枪和侵略者开始拼死决斗!
李青林将大车上的粮食在火车站卸完,当他再次赶车到大路上时,万安县城的主要大街上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人群。聚集的人们群情激奋,有人带头喊起了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干死小日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宁死不当亡国奴!”……
人群中有人开始组织募捐,要为拼死抵抗的军人筹集军费和物资;也有学生和知识分子在演讲,宣传和鼓动民众为抗日出一份力;还有一些热血青年激情澎湃,当场就要求上前线杀敌;一些团体现场组织慰问团和救护队,准备去前线慰问和救护。
此后的几天,各大商家门口的收音机播放处成了人群集中之地,人们迫切想从电波中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事态的发展情况。
七月八日,中共中央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
七月十七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之演讲,这是他一生中最著名的讲话,其中有:“……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在庐山讲话的全文在电台里反复播放,每次播放都有大批民众聚精会神聆听。蒋介石作为事实上领导全国抗战的统帅,他的讲话向全国人民了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对日的所谓“和平”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抗战的胜利”。
讲话通篇说明中国是正义自卫,只有守土抗战才能不做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领导人,蒋介石的表态标志着中国将举国御侮。七月十八日,当李青林在东大街收听这段著名讲话时,竟然意外地遇到了李立德,确切的说,是遇到了李立德和潘可为的一个手下在一起匆匆走过。
“立德!”李青林喊住了从身边走过的李立德,“你放暑假了?”
李立德虽然还穿着学生制服,但是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看上去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热情而又冲动的青年。从李立德的眼神里,能看出沉稳与干练。
第一零四章战云再起4
更新时间2011…6…14 14:35:39 字数:2295
李立德突然看见李青林,他显得很高兴。李立德连忙向李青林打招呼:“原来是青林啊,我现在放假和不放假没什么区别,平津打起来了,学生们早就各自回家了。”
和李立德在一起的人就是来福客栈的伙计,也算是李青林的老熟人了,他在一边笑道:“李少爷现在可不是学生了,他现在是我们日语老师呢。”
看到潘可为的人一步不离地跟着李立德,李青林知道李立德已经被潘可为拉进了特务组织。
李青林道:“委员长说‘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牺牲一切之决心。’立德兄,只要能为抗战出力,无论做什么都是光荣的。”
李立德嘴里嘟囔道:“我也没说不光荣,可是也得要人家自愿啊。”边说边用眼睛看着潘可为的人。
李立德是有钱人家的少爷,而且是个大学生,曾经被红色思想深深影响过,是个有思想有追求的年轻人,他现在进特务组织,一定是潘可为他们用了非常手段。
李青林正准备安慰一下李立德,李立德自己叹了一口气,对李青林道:“青林,我今天时间很紧,没空去向叶露告别。你要是见到她,就说我马上要到南边去了,请她自己多保重。”李立德看上去有点伤感,当他说到最后几句,连声音都有点哽咽。
李青林猜测,李立德所说的到南边去一定是潘可为安排的,潘可为应该是看中了李立德,安排他去什么地方进行特务训练。
潘可为现在是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特务二处的人员,在下个月,也就是三七年八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将进行改组,一处将分离出去成立中统,二处扩大为隶属于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军统局将由戴笠全面负责。
国民党军统局名声不佳,但是在抗战时期,军统特务不畏艰险深入敌后沦陷区,组织敌后游击部队,收集日军情报,制造针对日军的恐怖活动,处决死心塌地汉奸,他们也为全民族抗战出了一份力,做出了巨大牺牲。
李立德进军统是为了抗战,李青林总不能劝说他不去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