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六子的腿伤已经基本愈合,李青林瞅准了一个大弹坑将他推了进去,并给了他一具掷弹筒,让他和丁狗蛋组成一个掷弹筒小组。
火力准备以后,鬼子的步兵开始进攻。五连的老兵们一个个从战壕里、从弹坑里爬起来,他们拿起武器,开始战斗。
和以往的套路一样,鬼子的第一次进攻也是试探性的,五连很快就将鬼子的这次进攻打退了。
下午三时,日军的进攻又开始了,他们向一四五团发起了全面进攻。
前二十分钟照例是炮火准备,这次不仅仅枣庄方向和税阁方向有敌军炮弹射来,一四五团的右翼也有敌军山炮在射击。日军的大口径重炮、山炮、迫击炮的炮弹像雨点一般往下落,爆炸声连成一片,已经分不清爆炸的次数。敌人的炮火如此猛烈,官兵们抱头伏地,心中祈祷炮弹不要落在自己的头上。
从炮弹来袭的方向来看,一四五团已处于三面受敌,如果日军有穿插部队抄了后路,一四五团将有全面被包围,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二十分钟以后,日军步兵开始进攻。这一次他们不像上次浅尝则止,而是拿出了拼命的架势,采用他们最值得自豪的波浪式进攻。
五连对面大约有一个中队的鬼子,他们的步兵分成三拨,一波接一波向五连阵地攻击。
面对如此猛烈的炮火,如此凌厉的攻击,如果此时是别的国军部队在守阵地,他们可能一触即溃。可鬼子们很不幸,他们正面的敌人是善打硬仗、恶仗的五十二军。
五连的士兵们已经不是初上战场的新兵蛋子,他们拿起手中的武器沉着应战。在李青林的安排下,连里二十来个枪法好点的老兵人手一支三八大盖。对于进入八百米射程的鬼子兵,这些三八大盖成了点射的利器。
在五连,火力分配已形经成了作战习惯。捷克式作为连级武器里最猛的火力,射手们一般都是采用二三点射,专打运动中的步兵;三八大盖除了对远处的敌人射杀,当敌人进攻到三四百米处时,他们专打歪把子、掷弹筒,还有鬼子的战场指挥官;小六子手中的那一具掷弹筒作为连里曲射型的面杀伤武器,则采取自由射击的形式,只要哪里有鬼子聚集,或者鬼子躲在掩蔽物后面,掷弹筒就专门往那里打;拿着中正式的士兵一开始则不会乱打枪,他们只会等到鬼子到了三百米以内才会开火;每个官兵手边都摆好了揭开了盖子的手榴弹,一旦鬼子进入三四十米距离,这些手榴弹就会成为见面礼,统统都会投出去。
鬼子们或许第一次遇到五连这样的对手,他们第一波进攻的队伍还未进入五百米的准备距离就被打得七零八落,队伍里有七八个伤亡。
日军的战斗意志确实顽强,鬼子的第一波进攻队伍不顾自身伤亡,他们硬是逼近到五连前沿三百米处,才由第二波队伍接着进攻。
李青林也弄了一支三八大盖,不过他首先选择的是鬼子的指挥官。当鬼子们步兵们开始集结,李青林就用望远镜在战场上仔细搜索。突然,视线中一个小土堆处有亮光闪了一下。
平坦的旷野里小土堆是很好的隐身之处,这个小土堆距离前沿在八百米以上,此处有反光说明有人在活动。李青林拿着望远镜紧紧盯在这里,经过仔细察看,原来有一个鬼子躲在土堆后,他手拿着望远镜对这边观察。
李青林立刻判断,这里不是鬼子的指挥地点就是鬼子炮兵的观测哨。这么远的距离,即使三八大盖射程勉强能够得着,但是要射中却是难上加难。看着手中的三八大盖,李青林心里有个很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手中有一支狙击步枪多好啊!
不过这个距离对于捷克式来说倒是正好,李青林顺着战壕找到了大个子赵寿山。
自从当上了三排排长,大个子就不再当机枪射手,他现在也拿着一支三八大盖在射击。李青林将自己的望远镜递给大个子,大个子拿起来一看,道:“老大,你这镜子比咱的高级多了,看得这么清楚啊。”
为了提高班排长们的战场指挥能力,前几次出售战利品时,李青林将望远镜留下不卖,因此三个排长每人都有一具四倍的“曹长镜”。李青林的是军用六倍十三年式望远镜,它的清晰度自然不是“曹长镜”可比。
李青林道:“废话少说,仔细看看那土堆后边有什么,你用机枪搞他几梭子!”
二零八章有我无敌,杀13
更新时间2011…9…21 21:07:05 字数:2088
大个子边通过望远镜观察边说:“老大,这个地方我一开始也注意到了,可镜子没你的清楚,一开始没看到什么。哼哼!躲在那里就干不到你了?老子偏偏要干你一把!”
说完将望远镜还给李青林,大个子推开机枪射手,将机枪表尺调了调,然后瞄准那个土堆一扣扳机,“哒哒哒……”,一梭子子弹扫了过去。
好久都没打机枪的大个子似乎要好好过过机枪瘾,他一连打了三梭子才罢手。
捷克式抽出的弹壳就在身边乱飞,李青林手拿望远镜观察那个小土堆。大个子第一梭子子弹射出后,那个望远镜的的反光就不见了。等捷克式的射击停了下来,立刻有几个鬼子跑步过去抬走了一个人,被抬走的那个鬼子也不知是死还是活。
大个子这几梭子还获得了一个意外的效果,进攻中的鬼子突然停了一会。李青林判断,刚才倒下的肯定是战场指挥官,现在停顿可能是指挥权在交接。
果然在二十分钟以后,日军的进攻再次发动。这一次他们似乎杀红了眼,鬼子掷弹筒、歪把子、九二重机枪在不停地射击,步兵在火力掩护下完全是不要命地往前冲,五连阵地压力剧增。
第二波的鬼子很快就冲到了一百米处,经过再一次炮火准备,鬼子们发起了冲锋。
五连的捷克式在不停地吼叫,中正式和三八式也在不停地射击,就算是鬼子兵的单兵素质高,但在如此的弹雨之下,鬼子冲锋队伍中不断有人倒下。
鬼子这一波次的进攻很猛烈,很多鬼子兵冲到了三四十米处,早有准备的官兵们不需要谁再发出命令,他们拿起手榴弹拉弦就投。一阵阵爆炸声之后,这一波次的进攻被打下去了。
日军第二波次的士兵还没有完全退下去,日军的第三波次进攻随即展开。
这群鬼子是战场生力军,他们更加疯狂。四月的枣庄还很冷,但是很多鬼子光着膀子,头扎月经带,端着明晃晃的刺刀,高呼着“板载”向国军阵地冲来。
经过多次炮火的轰炸并打退了两次鬼子的进攻,五连阵地上已经有不少的伤亡,现在能够参加战斗的只有八十多人,这八十几人分布在一条长长战壕里,兵力显得那么的单薄。
鬼子的掷弹筒和机枪的准确性很高,五连好几挺捷克式都被炸坏,射手战死,守军的火力直线下降。在掷弹筒和机枪的掩护之下,鬼子们进攻的速度很快,一会功夫,鬼子们冲到了前沿一百米冲锋点。
这群鬼子冲到此地之后,他们并不等掩护炮火停止,而是接着往前冲,丝毫不顾忌被自己的炮弹误伤。
三面都有日军炮弹打来,前面鬼子在拼命,自己这边支援的炮火似有似无,而且后边也没有援军上来,李青林觉得这次可能就是五连的最后一战了。
鬼子们冲到了三十米处,五连的手榴弹再次飞了出去。这群鬼子丝毫没有隐蔽或者退缩的意思,他们继续冲锋。
手榴弹爆炸的硝烟还未散尽,二十几个鬼子突然从硝烟中穿透而出,他们离战壕只有十几米了。
李青林对身后看了看,身后没有任何援军,此次可能真的是最后一战了。
李青林站起身,端起手中已上好刺刀的三八大盖,大声喊道:“五连弟兄们,最后的时刻到了!有敌无我,有我无敌,杀啊!”说完带头跳出了战壕,向迎面而来的鬼子兵们冲了过去。
五连士兵们在班排长们的命令之下早早就上好了刺刀,见连长带头去拼杀,他们全都冲出了战壕。
日军对刺杀技术的训练很有心得,并且以敢于近身搏杀为豪,很多国军部队很不习惯这种面对面的血腥搏杀,但是他们这次遇到的是五连,一个并不畏惧近身搏杀的连队。
当鬼子们暂缓脚步、拉开架势准备拼刺时,五连官兵手中的枪突然响了。李青林一直提倡能用枪的时候绝不用刺刀,所以在步枪中留子弹再去拼刺刀,这是五连一直保留下来的好习惯。
在这么近的距离内,这些子弹命中率很高,猝不及防的鬼子伤亡极大,十几个鬼子倒了下去。剩下的十几个鬼子依然还往前冲,他们还是想用刺刀来展示武士的勇敢。
五连冲出来的七八十号人分割了这群鬼子,一般都是好几个围住一个,鬼子们所希望的一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