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炮抵近射击,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那时山上有大口径炮火支援,阵地上守军人多,被毁损的地堡很快就重修好,人员的伤亡也能很快补充,日军几次险些将此阵地夺下,但是几次都功亏一篑。
日军这一次进攻借助步兵进攻队形的掩护,从后边运上来了两门九二步兵炮,现在的炮击声就是这两门步兵炮在猛烈轰击那个土地堡。
日军开始进攻,山上迫击炮也开始回击。可日军使用九二步兵炮相当有心得,这两门九二步兵炮炮轮番射击,还不时转移到早就预定好的新射击阵地再次射击,国军的迫击炮弹一直追着他们炸,但是一直不能炸毁这两门炮。
九二步兵炮的直射效果显著,山下阵地中间的那个地堡不时中弹,一股股硝烟在腾起,一片片土木泥石不时被掀起。现在髽鬏山阵地上的人手都不够,那块阵地上也只有区区一个排,山上国军第十师的大口径榴弹炮昨晚就撤走了,能够给予山下支援的就只有迫击炮和重机枪,这点火力和日军相比实在是很单薄。李青林心里暗叹,这个小支撑点看来是保不住了。
山下日军的指挥官也没闲着,他们手拿着望远镜在仔细观察对手的情况。
由于九二步兵炮的火力支援,地堡已经被炸塌了半边,环形工事里的重机枪早就已经被打哑,只有几挺捷克式在不停地射击,一些士兵也那这步枪在射击,也许是被这一轮精确炮火杀伤了不少,国军的火力程度明显下降。
进攻中的日军步兵已经逼近到二百米处了,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地带。国军的火力拦阻最佳地带就是在二百至三百米处,而日军做最后的冲锋准备也需要在这一地带。判断一个部队是否有经验,就是在敌人逼近到二三百米处他们的反应。
二营官兵自从和日军接触以来,已经经历过几次战斗,部队里留下的老兵人数较多,这些老兵就如同军中定海神针,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之下,后来补充进来的新兵们越来越成熟,打起仗来有模有样。像战争初期那种日本人一露面就胡乱开枪的事情现在再也看不到了,迎接日军的往往就是忙而不乱的射击。
一六零章该向何方2
更新时间2011…8…5 20:17:15 字数:2052
就在这两军对射的短短时间里,后边日军指挥官也在判断着战场的形势。
对面国军看上去很镇定,守军的重机枪看上去已经被打掉了,其他轻武器火力配备看上去还算得上合规合矩。在大部分情况下,国军守卫部队往往在抵抗初期都很慌乱,和国军多次交手的日军指挥官对此印象很深。从早上的那次试探性进攻和现在这次进攻中判断,日军面临的对手这样稳定,看上去就是一支久经战阵部队,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这也是他今天一直小心翼翼的原因。
可是很奇怪的是,髽鬏山上支援的炮火仅仅只有迫击炮和重机枪,前段时间一直对日军杀伤巨大的大口径榴弹炮一直还没有开火。
难道他们主力撤退了吗?日军指挥官被自己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吓了一大跳。
如果国军主力已经撤退,而自己这方在进攻的就是小股掩护部队。
南口战役已经结束,华北据屯军第二十师团已经腾出手来,司令官香月清司已经决定军全歼第十四集团军。如果对手真的悄悄撤走了,而自己这边一直没有察觉对手已经撤退,那么司令官的计划就要落空。自己这个战场指挥官要负有巨大的责任。
对方主力到底还在不在髽鬏山,只要一次全面进攻就可以试探出来。如果国军山下支撑点能被攻下来,而且山上支援火力还是如此的话,那说明第十师主力早就撤走了。想到这里,日军指挥官下令:“全力进攻!”
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刚才还伏在地上的日军步兵们全部行动起来。日军指挥官的判断确实没错,二营这边人员不足,到处都捉襟见肘,这一个排的兵力本来就不足,再加上刚刚被日军大炮和掷弹筒打掉不少,守军的火力密度直线下降,日军很快就运动到了一百米冲锋起点。
再经过一轮炮兵和掷弹筒的压制,鬼子们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高呼着“板载”冲向国军阵地。
阵地上此时只剩下十几个完好的官兵了,鬼子越来越近,他们依然还在坚持着射击。
一百米、八十米、六十米、五十米!鬼子们的狰狞的面孔越来越清晰,他们手中寒光闪闪的刺刀也越来越刺眼。
“弟兄们,撤!”排长一声令下。
因为前期师里已经将伤兵和辎重转移得差不多了,师里给五二七团的任务其实是迟滞日军一天时间。团长从军多年,知道有序撤退是国军的一个弱项,因此早上宣布任务时说是要迟滞日军一至两天。团长将任务加倍,一方面是时间越长对主力撤退越有利,另一方面将时间拉长,也防止下层军官自作主张,到了那个时间他们自行撤退。
既然是迟滞日军,那拖时间就是五二七团当前的最大任务,依托阵地层层抵抗,是五二七团的既定方针。对于山下的小阵地,团长给守军的命令是能守多久就守多久,实在不行了就放弃,所以当日军以优势兵力攻上来时,排长下令撤退。
士兵们搀着背着负伤的战友,快速从工事里撤了出来,在撤退的过程中,山上的火力给予了他们最大的支持。攻进阵地的日军也许是想站稳脚跟,并没有派兵出来追击。
“胜利”占领了阵地的日军们高声欢呼着,“板载”声响成一片。可他们高兴得太早了,突然之间,一声声巨大的爆炸将他们抛上了半空。
这个阵地对于双方都很重要,当排长意识到将守不住时,他命令士兵们在战壕里埋下了炸药,并且这些炸药多点分布,用长长的导火索连接在一起,这条导火索还被引到了工事之外。当鬼子们冲进工事时,撤退途中的排长点燃了导火索。
连续而又巨大的爆炸将第一批冲进来的鬼子炸得七零八落,大量受伤的鬼子在哀号着。后续的鬼子只见到前面不断在爆炸,不知道工事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一个个趴在地上不知所措。
爆炸停止了,硝烟也慢慢散尽,鬼子们壮着胆子进了工事,他们终于真正占领了这个支撑点。
满身尘土和硝烟的守军们终于顺利撤回了髽鬏山主阵地,望着这群疲惫的官兵,李青林心道,下一次就轮到自己了。
这一次进攻顺利得手,让日军指挥官确认——国军主力已经撤走。他一边用电台向上级报告战场情况,一边调兵遣将,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守军消灭。因为只有将髽鬏山上的守军歼灭或者击溃,他的部队才能去追击第十师的主力部队。
五二七团的拖延战术起了效果,鬼子们忙活了一个上午,才将山下的阵地占领。现在鬼子们在紧张的准备下一轮的进攻,但是一场战斗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一时半会鬼子们还不能组织起有效的进攻。临近中午十二点,炊事兵送来了饭菜,鬼子们还在山下忙碌着,李青林他们安心地吃完了午饭。
排长吴城现在似乎好了一点,中午也吃了一点饭。山下的争夺战很激烈,他算是全程见识了什么叫做战斗,经历过最初的惊慌失措,他也开始慢慢适应这种生活。
见吴城似乎恢复了阳气,身体已经不是那么僵硬了。但是他面无表情,脸色煞白,离成为一个正常人还有一段距离。见他现在这个样子,李青林对看护他的士兵说:“等会给排长弄一支步枪来,鬼子们的进攻马上就要开始了。”
李青林这么做是有道理的,象吴城这样的书生,只有让他拿起枪杆在战场上亲手杀死敌人,他才能克服心理障碍,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
山下的鬼子们可一直都没闲着,他们很“勤劳”也很“辛苦”,不断从后方运来弹药、调来士兵。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准备,下午一点钟的时候,日军对髽鬏山的进攻正式开始了。
摸清了山上守军底细的的日军可一点都没客气,这一次他们连试探性进攻都没有进行,第一次进攻就对山上守军进行猛攻。
一六一章该向何方3
更新时间2011…8…6 21:05:51 字数:2101
日军的进攻照例是从炮火准备开始的。在前段时间对第十师的进攻中,因为南口战役基本结束了,驻北平的陆军航空兵腾出手来,每次日军大规模进攻前都会来轰炸一番,今天他们已经确定守军人数不多,于是他们认为连飞机轰炸都不需要了。
为了一蹴而就,进攻的日军再次使用了毒气弹。在这么多天的拉锯战中,日军已经多次使用过毒气弹,二营对于这种邪恶的武器也有了一定的防范之心,也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
日军此时主要化学武器是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