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四三章风云起,山河动29
更新时间2011…7…19 21:10:39 字数:2185
此时国军装备很差,即使是第十师这样的中央军主力所拥有的火炮也是屈指可数的几门。战车、铁甲车在国军里面绝对是高精尖武器,战防炮作为反战车的主力,许连长深为自己的连队拥有这样的武器而感到自豪。
可累死累活赶到战场以后,敌人并没有战车、铁甲车参站,战防炮连被长官们放在了二线。第十师战防炮连的许连长是黄埔军校炮科毕业的,作为军人,许连长很是气闷,颇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
昨天晚上师里终于来了一道命令,让战防炮连配合二营攻占日军的一个阵地,许连长二话没说,亲自带着自己的兵将一门战防炮运到了前沿。今天凌晨天麻麻亮的时候,许连长亲自操纵,将战防炮瞄准了日军那个黑乎乎的地堡。
战防炮连平时在训练中成绩一直很好,但是实战和训练总是有差别的,第一发炮弹打中了敌人的阵地,但没有击中地堡。
许连长通过望远镜目测了弹着点,然后他再次亲自操作,调整了射击诸元。八百米的距离对于射程超过四千米的战防炮来说实在不算远,那黑乎乎的的大地堡目标也足够大,随着许连长的“开炮”口令,第二发炮弹正中敌人地堡。
这发炮弹正中地堡的出入口,而倒霉的岛田准尉正好出现在出入口处。
“轰”的一声,岛田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听不见了,自己的指挥刀也飞到一边。可指挥刀上还有一只手在紧紧握着那把刀,这是谁的手臂呢?岛田很奇怪。
岛田想尽快冲出去指挥,当他想迈开脚步时,却发现自己的身体软软的直往地上倒去。他低头一看,自己的右臂已经炸掉,右半边的身体到处都是伤口,鲜血顺着腿流下,地上已经一片红色。
那只手臂原来是自己的,岛田一下子晕了过去。
在第十师的炮兵部队里,榴弹炮作为主要火力昨天已经参战,迫击炮是营属主要火力,它们自然不会闲着。日军飞机轰炸近乎天天有,高射炮也不会闲着,所有炮兵里边似乎只有战防炮用不上。兄弟部队一看见闲置在那里的战防炮就冷言冷语,战防炮连的官兵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气。
随着许连长不断发出的“开炮”命令,官兵们都拿出了最高水平,炮弹一颗颗被装填进炮膛,又一颗颗飞向敌人阵地,其中半数以上都击中了那个黑乎乎的大地堡。
PAK37战防炮的炮弹威力不算大,但是对付日军的这个土木结构的地堡绰绰有余,日军的九二重机枪被炸翻,地堡里残存的日军惊慌失措地冲了出来。
“换炮弹!”许连长一声令下。
PAK37战防炮不仅可以发射穿甲弹,还可以发射超口径榴弹。这种超口径榴弹威力巨大,可以轻松击穿一百二十七毫米的装甲,但是它也很明显的有缺点。其一是这种超口径的榴弹是装在炮口,通过炮膛里的空包弹发射,因此准确性比较差;其二是为了在炮口装上超口径榴弹,装填手必须绕到炮口前装弹,这样他将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因而非常危险。
日军士兵们的战术素养确实高,小队长已经半死不活,但士兵们在曹长、军曹们的率领下迅速进入阵地,他们开始对国军进行反击。
战防炮的位置已经暴露,日军的子弹如雨点般的打来,子弹打在战防炮的防护盾上,“当、当、当”如敲钟一般。
二营的两门八十二毫米炮击炮也开始发言,迫击炮炮弹不断在敌人阵地上爆炸。趁着炮火的掩护,二营四连官兵已经冲出战壕,端着上好刺刀的步枪呐喊着向敌人阵地冲去。
八百米的距离不算远,但是在现代兵器的火力之下,这八百米的距离就是一道鬼门关。日军的轻机枪“哒哒哒”响起,三八大盖“八勾、八勾”不断精确射击。日军的九二重机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重新布置好了,“咯咯咯”九二重机枪打响了。
日立公司生产的九二重机枪是日军大队级别的重火力,一般每个日军大队装备四挺。九二重机枪使用七点七毫米机枪弹,九二重机枪枪口有防火帽,枪身上有很多散热片,使它的整体造型看上去就像一只斗鸡;再加上它射速不高,并且射击时发出“咯咯咯”的声音,因此中国人俗称它为“鸡脖子”。
国军士兵都在奋不顾身的往前冲,绝大部分新兵勇气可嘉,可战术素养确实太差,都一窝蜂地沿着直线冲击,甚至还有人直着腰板冲锋。随着日军火力的加强,冲锋的队伍里不断有人倒下。
清水尖上的日军开始炮火支援,九二步兵炮的炮弹不断在冲锋的人群中爆炸,士兵们一片片地倒下。
两个连的士兵不算少,但在日军强大的火力之下,等他们冲过四百米时,起码损失了一半的人。
李青林早早就将一班分成三个组,自己、小六子、李狗剩各带一个组,他们按照先前训练的办法互相掩护攻击前进。他们在进攻路线上采取蛇形机动,尽量利用地形地物来掩护自己的身体,当他们冲到四百米时,竟然无一伤亡。
国军越冲越近,日军射击越发猛烈起来,二营的伤亡越来越大。
空中子弹乱飞,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炮兵兄弟冒着生命危险,在无防护的情况下装上了超口径榴弹。炮手一拉火绳,“轰”的一声,空包弹将这个带着尾翼的、前部圆滚滚黑乎乎的榴弹射向日军阵地。
“轰!”
超口径榴弹射击精度确实不佳,明明瞄准了敌人阵地,榴弹却只击中了日军的前沿沙包。超口径榴弹威力不是三十七毫米口径穿甲弹可以比拟的,虽然没有直接击中日军,可巨大的爆炸力将装满土的麻袋掀了起来,伏在麻袋上的几个日军士兵被爆炸震晕了。
许连长调整了射击诸元,日军的子弹已经将第一个装弹的士兵打死,但是另一颗超口径榴弹又被其他士兵冒死装上炮口。随着连长的命令,射手一拉火绳,又一颗榴弹飞向日军阵地。
超口径榴弹装在战防炮炮口,依靠空包弹向前推动,它的准确度无法保证,这颗榴弹依然没有射向它的瞄准点,但总算打到了日军阵地里。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一大片泥土夹杂着日军士兵的残肢断臂、断枪破刀飞向了天空。
第一四四章风云起,山河动30
更新时间2011…7…20 21:09:57 字数:2066
这颗榴弹打哑了一挺日军轻机枪,二营官兵们士气大振,官兵们加快了进攻的步伐。
超口径榴弹激起大量灰尘,九二重机枪的弹板上也落下了不少。九二重机枪和歪把子一样,为了顺畅射击,也要在子弹上刷油。但是它的供弹方式是开放式的弹板供弹,因而它有一个绝对克服不了的缺点:那就是在曝土扬尘、雨雪泥泞的条件下,它的弹板和枪机极容易弄脏,因而在射击过程中经常发生卡壳、卡弹、顶弹、抽壳不到位等故障。这颗榴弹的爆炸扬起的巨大灰尘,使正在发射的九二重机枪卡壳了。
重机枪在战场上发射时与众不同的声响,子弹令人生畏的杀伤力,猛烈而连续的射击,这些都使士兵们对它充满了恐惧。日军重机枪暂时停止了射击,二营官兵们受到了鼓舞,他们冲锋的脚步加快了。
日军的防守很有特点,当进攻一方到达日军阵地二百米处时,他们的火力将达到最大。果然,当国军士兵们冲到二百米处时,日军的歪把子、掷弹筒、三八大盖开始拼命发射,冲在前头的官兵们一排排倒下。
按照李青林战前的训练,一班三个战斗小组互相掩护,虽然相互之间配合并不是很熟练,但是经过蛇形机动,逐层跃进,他们顺利到达了二百米处。
日军的子弹如泼水般射来,掷弹筒发射的榴弹不时在冲锋的路上爆炸,二营进攻受阻,所有人员全部都伏在地上,以躲避日军的弹雨。
日军的射击很准,子弹打在身边的土里“簌簌”直响。李青林知道,敌人是在精确瞄准后射击,像这样在这里一动不动,那就是战场上的一个死靶子,最终会被敌人所射杀。
趁着歪把子射击的间隙,李青林悄悄抬头观察了一下战场形势。
日军的前沿大概还有二百米左右,日军用麻袋装土垒砌的掩体已经被超口径炮弹撕开了一个口子,但是缺口里已经有日军士兵守卫。日军的机枪、步枪、掷弹筒不停地在发射,并且精度极高。进攻中的二营官兵被敌人的火力压制,全部伏在地上,一动都不敢动。
继续留在这里就是等死!转身后退就是找死!只有继续进攻才有活下去的希望,李青林决定冒死冲击一次。
李青林的小组现在正是三个小组的箭头位置,此时正好处在三个小组的最前面,轮到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