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金门守军的实际指挥官李纱意识到大势已去,再抵抗下去已无意义,他们已经支持了7天,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29日下午3点他派出代表,表示愿意放下武器,要求立即停战,大金门岛的枪炮声随之中止。当日18时整,李纱等守军高级指挥官走出地下指挥所,与守军残部约8000人一起放下武器投降。至此,金门守军在顽强抵抗7天之后全军覆没,面对这一重大胜利,杨国雄竟一点也笑不出来,此战虽胜尤败,为攻克一个小小的金门竟伤亡越过13000人,其中阵亡近5000人,更为重要的是竟然费时7天时间。金门之战让解放军从上至下对敌人有了一个全新认识,取得一批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引发解放军的深思,其影响极其深远。
虽然耗时过多,损失较大,但攻克金门不失为一个重大胜利,金门与马祖等沿海岛屿的解放,等于突破了台湾的第一道防线,台湾方面也失去了台海海峡的绝对控制权,这对于台湾方面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台湾的大门被打开了。
谁都能看出,形势对于台湾十分不利。严峻的形势迫使赵京再次召集部下商讨,由于形势不利,与会人员脸上再也显露不出乐观的内容,失落情绪充斥着整个会议。
“韩战的爆发,牵制中国人的力量,但是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不能再打下去,现在要想办法与中国人和谈。”赵京说道,这话说的有气无力的,“可是中国人拒绝和谈,我们拿什么与中国人谈判?”有人回答道。
赵京问道:“现在还有谁能帮助我们?”
有人说道:“听说达赖喇嘛正在积极活动,应该能牵引一下中国人吧?”
“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欧阳涛应道,“再说也一点作用也不会起,中国人早有准备,他们的活动无异于运死。”
这时赵京突然问道:“我们不是还有原子武器吗?”
“遗憾的是我们只完成了地下核爆的准备。”欧阳涛极不情愿的说出了实情。
“马上进行核爆,让中国人知道我们掌握了原子武器,要让他们感到恐惧!”赵京说这几句话时,显得自信多了。
对于实施核爆的计划,众人多有异议,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时美国人陷入到朝鲜战争的泥潭之中,根本帮不上忙,要凭借台湾自身的力量取胜根本不可能。
如果追述起来,最早可追述到抗日战争时期,几乎与德、美等国开始核武器研究同时,中国人也了解到一些核武器的基本原理,当时有人向蒋介石提出了开发核武器的构想,可惜当时的中国根本不具备实施计划的能力。蒋介石退守台湾之后,核武器计划才真正开始实施,到陈俞上台之时,台湾才真正掌握了核技术,并储备了一定数量的核材料。
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人们一次次陷入苦思之中,可从来没有一个可以让所有人接受的答案。自人类一产生,战争即与人类为伴,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每当翻开一本本历史书时,仿佛就是在读一部人类的战争历,而战争历几乎就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历。仿佛和平的目的就是准备战争,战争的目的就是实现和平。如果没有战争的存在,人类的历史又将如何去书写?也许战争就是拥有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团以“本集团的利益第一”为目的,与其它人类集团进行“非和平的方式”的竞争行动,其结果多以严重损害失败一方的利益为结局。战争是残酷的,是流血,是死亡,可是几千年来人类不知进行了多次战争,花费了多少财富,投入了多少资源,消耗了多少智慧,战争夺出了多少人的生命,使多少座城市变为废墟。
国家是什么?国家不过是由人类社会中,组织最严密,最大的人群组合…利益集团,对于利益集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为维护本集团的利益而努力。因此许多中国人为维修中国的国家利益走上战场,同时他们的对手许多美国人也是基于相同的目的走上战场,不同的是他们所要维修美国的国家利益。如果是和平时期,他们也许会交上朋友,甚至是非常好的朋友,然而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双方在战场上相见,此时人们所想的问题是如何致对方于死地,因为他们都是人,都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都必须维护本集团的利益,“本集团的利益第一”的宗旨是不可改变,为此是可以不考虑其它集团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其它利益集团的利益。
如果俞登愿意,他完全可以成为某个商场的经理,显身于商海之中。可是他选择了军人这一职业,对于这一选择他没有后悔过,他说:“对于军事的爱好最初只是出于一个男孩子的天性,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这个决定是正确地。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润滑剂,几十年的和平已让中国显出锈色,从南海撞机、大使馆被炸等事件中可以感觉到战争的阴影。”
虽然他一直渴望一场战争,然而深知战争的残酷与破坏性的他对于战争一直是发自内心的“反感”,然而这并不能影响到他的思考与判断能力,正如他所说:“在战场上,只有二种情况出现,一是你杀死敌人,一是,你被敌人杀死!如果你不想死,那你就要杀死对方!”“对于一个指挥员来说更是如此,指挥员的一念之差,将以已方战士的生命为代价!”“因此为了能让尽可能多的战士平安回家,指挥员必须尽心尽力,对于敌人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仁慈之心’。”
随着韩美联军撤退到新的防线,整个朝鲜战线陷入于平静之中,仅偶尔发生一些小规模战斗,因为双方正忙于休整备战,没有时间为争夺几块阵地浪费宝贵的时间。双方都在准备下一阶段的作战,大部分人正抓紧时间休息,只有后勤保障部队的人员没有时间休息,相反还是加倍努力工作。
虽然形势不再那么紧张,但俞登没有好好休息一下的想法,许多工作还在等着他。此时已是7月27日深夜,俞登正在接待第一集团军军长慕容兵卒,他刚随第1师的部队到达丹东。说起来,俞登与他算师生关系,俞登是在国防大学进修时的老师之一。
“你来的可真快!一路辛苦了!”
“与美国人决战怎能少了第1集团军?如果我们再晚一点来,可能连口汤都喝不上。”
“听说你们一路上加油不付钱,只打张欠条,是吗?”
“这次是横跨好几个军区的大机动,我们拥有好几千台车辆,一路上不知要加多少油,如果按常规要办好一大堆手续,再到军用油库提取油料,不仅麻烦,还浪费时间。所以我让部队就近征集油料,不过就是先打张欠条,以后再还吧了。”
“结果沿线的加油站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国有的,全被你们横扫一空,你们还对烟台与大连的海上轮渡实行军事管制。”
“为了能快一点赶到前线,只能从烟台渡海到大连,如果不实行军事管制,我整整一个集团军什么时候能过完?”
“如果不是战时,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骂你,可是你做的对,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台海前线赶来,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
“我们不是来观光的,是来与美国人拼命的!”
“好的,我也不会让你们闲着,现在你们抓紧休息一下,准备入朝参战!”
送走慕容兵卒之后,俞登又继续埋头工作,形势已让他对休息失去兴趣。
“如果敌人现在发动一场反击,结果会怎么样?”俞登突然问到旁边的李参谋,“那将是一场灾难!”
“怎么说?”
“此时我军十分疲劳,且补给不足。”
“是的,不过敌人的情况比我们还差!”
“是的,我们不用担心敌人的反击,可是我军的情况也不容观。据我掌握的数字,大多数部队的弹药最多只有半个基数,不少战士手中只有30发子弹。”
“你的数据是昨天的,我们有几天准备时间,可以储备发动一次进攻所需的弹药。如果情况允许,我将在29日发动新的进势!”
“是不是太急了?再等一等吧!”李参谋清楚的知道,仅仅几天时间根本储备不了多少物资。
“可惜形势不容我们再等!”
形势确实不容俞登再等,美国总统库比勒也许是受不了舆论的压力,也许是对威斯特失去了信心,反正他下令撤销威斯特联合国军总司令一职,由巴枯宁接任。巴枯宁美军中的一颗新星,表现一直不错,不过这位意大利移民之后代,在上任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不小心上了某记者的当,结果他的回答被人理解为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