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军的前沿阵地进行试探性突击,甚至有时的攻击强度明显带着要撕开解放军阵地一个大口子的味道。虽然都被击退了,但日本鬼子一直都不肯死心。
可是,这两天,日本人除了零星的炮击外,不再有大的动作,但根据初步侦察显示,敌人正在增大海运力量,不断增加、调动兵力,并且加强了反侦察手段——解放军的派出的无人侦察机要么被击落,要么被迫返回,全部无功而返。这样,叶知秋对敌人的状况了解也十分有限了。
叶知秋意识到有大事将要发生。他失眠了。正如黎明前总有一段时间是最黑暗,最宁静的一样,在胜利的曙光来临前,也肯定会出现短暂的黑暗和宁静。而就在这短暂的宁静中,却隐隐透出了无限杀机!
十二月的基隆。夜风还不能以料峭来形容。但叶知秋仍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寒战。
解放军基隆集群参谋部如往常一样忙碌。而这天更透出一丝紧张。参谋们也意识到了近几天的反常情况,在叶知秋的提醒下,更是肯定敌人会有大的动作。于是,都在着手分析日军可能的突破方向、战役企图,计划实施步骤,以及解放军如何调兵遣将,任何对抗对方可能发动的强大攻势……
解放军炮兵的炮击行动明显升级,而前线侦察员也不断地将敌人遭受炮击后的反应及时传回司令部,供参谋们分析。解放军参谋就根据这些零星的情报,穿针引线,把它们缝合在一起,希望能逐步看清敌人的部署。
200Y年1月1日凌晨5时50分,解放军上千门火炮一起怒吼!不同口径的榴弹、火箭弹、燃烧弹、高爆弹、子母弹,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将日军驻扎的基隆地区变成了一片火海。
但敌人静默。没有丝毫的反击!
防止敌人先发制人的反炮火准备在持续了30分钟后结束。
200Y年年1月1日早晨8时正。日军地面部队开始了猛烈的炮火准备。与此同时,巡弋在基隆附近海面的50多艘战斗舰只上所有的大口径舰炮,甚至舰对舰导弹,舰对面导弹也同时开火。这还不只,天空上突然铺天盖地地出现了无数架战斗机、轰炸机,气势汹汹地向解放军扑过来!
日军代号“新年曙光”的进攻行动迅速拉开了帷幕。
双方炮兵开始对射。炮位侦测雷达的使用,使火炮一开火,便将位置暴露的一清二楚。如果火炮发射完后,撤出阵地稍慢一点,便会在对方的报复攻击中灰飞烟灭。每个炮班战士都懂得这一点。所以手脚比平时利索了不知道多少倍。
但战斗实在太激烈了,到处都是呼啸而来的炮弹,到处都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根本都不知道下一个预设炮兵阵地是否存在,或是否安全。
于是,双方“发言”的火炮都损失惨重。相比之下,解放军的损失轻一些,因为包围圈外围地域广大,因此,各类火炮,特别是自行火炮机动范围较大,预设阵地也较多;而日军再怎么挪,也就是在有限的地方瞎折腾,怎么走都是死路一条。
但日本火炮的任务似乎也完成了。
基隆正南往宜兰方向的解放军部队的压力最大,损失也相对最大。因为日军陆军与海军把90%的炮弹、导弹,空军把100%的防区外武器都用在了他们身上。如果不是其他方向的友邻部队的全力支持,很大程度上压制了敌人的炮火,说不定就崩溃了。
但即使如此,解放军正南方面军也一下子在炮击中损失了5%的人员,近3000人(牺牲856人,失踪24人,受伤2000余人,大部分都是炮兵),35%的火炮,22%的防空兵器以及无法估量的其他损失。
但好在没有伤到筋骨。
其实,针对日军近期的异常活动,解放军早有准备:对防御地段的兵力进行了重新的配置——在敌可能进攻的方向,都重点部署了大量精锐的部队。同时还加快加强了野战工事的修筑,预防可能发生的大规模的炮击和空袭导致对人员的大量杀伤。好在地处丘陵地带,山区天然洞穴也多,稍加改动,便成了良好的屯兵洞。
而凌晨5时50分的反炮火准备,也是在解放军参谋人员通过细致的分析和周密的思考最终得出的日军发动总攻时间的基础上制定的。解放军在前一段时间的整军活动在这时候发挥出了最大的效益——经过优胜劣汰后精选上来的,各个身手不凡的解放军参谋们终于证明了他们才拥有最优秀的集体智慧!在没有敌人内部可靠消息的基础上,仅仅凭着零散的情报,就基本准确地预测出了敌人的意图,而预测敌人总攻的时间只提早了一个钟头!
就因为较为精确的反炮火准备,把日军的部署一下子打乱了,突然遭受的猛烈打击不仅使部分正在集结的日军损失不小,同时还把他们打懵了,导致进攻往后整整推迟了一个小时——原定于200Y年年1月1日早晨7时正的进攻,一直到8时才正式实施。
但解放军方面也十分纳闷。为什么在持续30分钟的,台湾战役有史以来密度最大,最猛烈的炮火打击下,日军的火炮还能够“肆虐”?而且回敬解放军的是几乎同样激烈的打击?
战后才知道,解放军低估了日本方面工程兵的实力。即便在解放军每天的炮火袭扰和定点摧毁中,日军工程部队也顶住压力,硬是在数天的时间内,修建了无数个永固型地下、半地下工事,同时也利用分布其间的少量丘陵,挖空山腹,储藏装备和人员。而修筑这些工事所需的快干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全部是由日本国内海运过来,在损失了相当部分后,仍发挥了最大的效应。象快干水泥,其所制成的混凝土,24小时后即可达到最大硬度,可立即交付使用;象盾构机,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在离地面10米的地下挖出直径20米的隧道……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日本强大的科技实力!
而日本的伪装部队,运用最新的战场伪装技术及设备,也比较成功地欺骗了解放军的侦察兵。使日军的实际损失情况“看”起来很大,而新的工事却不动声色地隐藏了起来。
还有一点。由于没有完全准确地预测日军发动进攻的时间,解放军提早1小时进行了炮火反准备。虽然给日军造成了一定损失并打乱了计划,但一般来说,各兵种大部分只会在总攻前10…30分钟进入露天阵地,待命行动。因此,日军的大部分兵力和装备都没有受到直接的攻击,包括新运到的大批99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FH70
155毫米牵引榴弹炮、M270自行火箭炮以及90改主战坦克等重型武器,而全部损失的露天装备和人员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反而在双方对攻的时候,由于没有坚固的工事保护,完全暴露在对方的火力打击之下。要生存只能是拼发射速度、弹着精度以及看谁打完跑得快;另外,就要靠运气了。在这时候,日军才吃了大亏。虽然有海空支援,但由于地段所限,再加上99式自行火炮等兵器的差强人意,日本炮兵部队终于顶不住从四面八方飞来的炮弹,在火力接触的前半个小时内,就损失了75%的火炮等重型装备和70%的炮兵及其他人员。
解放军正南方面军承受的巨大压力,在空军面前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基隆集群指挥部根本就没想到日本会纠集美国,一下子出动了那么多的飞机!
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空1师、空5师的全体飞行员在战斗开始前一个小时,就集中在机场防空洞中侧着耳朵等待起飞的命令了。而且紧急从大陆方面补充了100多架战斗机,包括60多架歼…13,以及空6师两个团编制的飞行员。这些,都是在叶知秋向中央军委的强烈请求下,昨天才刚刚到位的。现在,两个空军师又两个战斗飞行团都达到了齐装满员的状态。
当解放军的远程警戒雷达屏幕一片雪花时,空军雷达兵就马上意识到敌人的空军将有大的行动了。他们及时通知了空军指挥部。然后立刻熟练地转换频道,开动刚刚装备部队,还正处于评估试用期的抗干扰设备,对空中来犯之敌进行准确跟踪。当雷达屏幕恢复正常时,雷达兵反而大吃一惊——天哪!这么多的敌机!!!
敌机的确很多,如果不是在雷达监视器上显示的颜色不同的话,几乎就会以为那上面是再次遭到电子干扰的雪花了——绿色的亮点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屏幕,正快速地变大——向解放军阵地扑来!
初步估算,敌机至少在300架以上!
空军基地的警报一次又一次地响着。在凄厉的响声中,一批又一批的飞行员井然有序地从战备值班室里飞快地跑出,飞快地越过停机坪前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