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续十五年,我年年升职。从80486设计经理,486DX2和奔腾项目的设计经理到32岁时有幸被提拔为副总裁,我成为了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
作为台式产品部门的总经理,我承担了无数的责任和工作,这是英特尔规模最大的业务部门,收入高达数百亿美元。
琳达和上学的事处理好了,我在英特尔的工作也好得超乎我的意料。
我在质量和保证部门(Q+A)作技师的时候,有机会做了一点编程的工作。我对所有和电脑有关的事情都充满兴趣,一有机会我就主动请缨。我的老板开始教我用C语言编程。他给我安排一些适当的工作来提高我的编程技巧。此外,我也在学校选学编程课程,加上自学,我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新技术。我还开始运行Q+A部门的UNIX操作系统。
很快我就开始对英特尔当时针对质量和性能的做法感到困惑,现在看来那些做法不啻是马后炮。我觉得与其在晶片设计完成后进行质量测试,还不如事先设计好性能,再对晶片容量进行测试。基于这种想法,我开始自学设计,建立测试性能,力求在晶片上直接植入自测电路。这种做法看起来很合逻辑,我开始参与80286晶片设计小组的工作,我希望能把这些想法融入到80386的设计当中。80286的路正在走向尽头,而80386的前景则刚刚开始展露。
英特尔在1974年根据4004的设计发明了微处理器。摩托罗拉和美国国家半导体(National)等公司也都拿出了自己的设计,豪情万丈地加入到这个新产品领域,但英特尔仍然是全行业的龙头老大。一半是因为产品的确好,一半是靠运气——英特尔凭借8088/6晶片赢得了所有IBM重要的个人电脑合约。IBM的个人电脑迅速成为重新定义整个行业的重要设计。虽然IBM的个人电脑上市比其他公司的产品晚一些,但它的确是一项出色的设计,而且“公开”。其他人都可以得到IBM的内部技术标准,以此来开发自己的创意,推出性能更强的产品。这成了电脑世界发展的分水岭,这项设计迅速普及到个人电脑,就是当今我们熟知热爱的个人电脑的样子。
IBM将个人电脑推向市场,要依赖两项重要的外部技术: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和微软的DOS操作系统。英特尔意识到赢得这项设计合约的重要战略意义,开始从这一点出发进行内部调整。结果就是,全公司最出色、最聪明的员工全都调往微处理器部门工作。
当年我刚刚20出头,对晶片设计一无所知,电子工程学的学士学位也才刚读了一半,我就去接触“英特尔微处理器的设计小组”(这个词要满怀敬意小声地诵读)。尽管这一小组或许还不能称为业界的圣地,但是这个小组的确是当时业界最为接近圣地之所在。
回想起来,那时的我对电脑满怀热情,英特尔吸引我的原因之一就是这项伟大的发明:微处理器。到那时为止,我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微处理器的知识,或者说作为一个进行事后测试的技师,我已经对微处理器有了一定的认识。这听起来可能有些亵渎上帝,但我的确觉得接近“设计小组”有点像摩西蒙召时看到火在荆棘上烧的那种战战兢兢的感觉。天哪,他们可是公司的精英。他们的确发明了不少好东西。我觉得他们甚至都不用脚走路,而是在空中飞来飞去。我们的工作都是公司最重要的项目——历史可以证明,这些也都是全行业最重要的项目。他们做的每件事都记录在行业通讯上,他们发明创造出来的产品改变了整个行业和整个世界。好吧,虽然我有点胆怯,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去找设计小组,谈谈我这些大胆的关于质量和内置自测电路的设计理念。
很自然地,设计小组说:“当然,我们会马上实现你的想法,我们自己都没想到,真是不好意思。”太棒了!我想得对!他们看到了我,看到我这个年轻、积极的小伙子,正在攻读学士学位,有些想法还是可取的,最好的是我还懂UNIX。正是后一点,UNIX,成了我迈进晶片设计小组的阶梯。80386小组对我的这些本事非常感兴趣,希望我能加入。设计小组正在和公司的IT部门抗争,希望能用基于UNIX的操作系统替代公司的IBM CMS环境,来开展他们的工作。UNIX环境注定更加灵活,更有效率。这样,Q+A部门把我派到设计部门,参与测试性能内置晶片的设计;而设计小组把我看作能加快他们采用UNIX系统的助手。设计小组很快吸纳了我,而我再也不用回到Q+A部门。
加入设计小组后,我开始从头学习一些80286设计的概况。然后,瞧!我成了80386设计小组的第四位工程师(请掌声响起)。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专业领域内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了。成为英特尔微处理器开发小组的一分子让我激动万分,我刚到英特尔工作的时候,从来也不敢梦想我会走出这样令人激动的一步。生活如此美好,我觉得自己得到了上帝的眷顾。
我在白天学习如何设计晶片,先在圣克拉拉大学,后在斯坦福大学,但夜间却在英特尔亲手设计整个电脑行业最重要的晶片。
在斯坦福学习期间的一个项目说起来有些好玩。如果你曾经在期末的校园里共享过一台大型计算机的话,你就会知道差不多每个学生都在做同一件事。系统变得其慢无比。在电脑运行时间抢到一台终端机完成模拟运行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当然,我在英特尔能够安排处理的电脑要比整个斯坦福校园里的还多。不仅如此,在夜深时分,学生们刚刚开始忙碌起来的时候,英特尔的许多大型电脑只有很少工作要做,可以说我完全拥有这些电脑的使用权。这样,在做某次课堂设计项目时,班上的其他同学都在抢着尽力完成哪怕一次模拟运行,而我把自己的设计进行了1000次模拟运行。在项目完成截止日期的前一晚,我已经把它修改得近乎完美了。
毋庸置疑,我借用这种简直是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全班同学中获得了最出色的成绩。虽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是一项非常沉重的负担,但这一次,我却是全校惟一能够在夜间熟睡的学生。
还有一次,学校一位著名的教授(也是业内知名的专家)在课堂上向我们讲述一个设计二进制32位加法器的新方法。加法器是晶片上的基础零件之一,用来计算两个数字之和,在整个微处理器的设计过程中随处可见。任何能够提高这个基础电路效能的办法都会显著改善整个项目。我真是走运——或者说上帝又一次展示了奇迹般的巧合——我当时正好在设计80386的加法器。我非常兴奋,马上就采用了他的想法,如果可行,我不仅能很快完成这部分晶片的设计,还会提高自己在整个设计小组中的地位。
第二部分:见证英特尔速度 2
接下来的两天我都在实践他的想法,但实践却证明这行不通。用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加法器并不比传统方法的加法器更好,实际上更差,因为它需要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电力。我充满自信并略带一丝骄傲地走向这位教授,用厚厚的一叠数据和模拟测试结果来证明我的观点。接下来的两堂课就成了讨论他的设计优劣与否的公开辩论。
我在设计小组里升得很快,在晶片项目上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加入80386设计小组后一年,我负责指导几位搞图表设计的技师进行工作。我曾经希望做一名工程师,告诉技师该做些什么,所以这项新的挑战让我非常兴奋。我提前很长时间就完成了一个晶片区——指导解码单元的设计,然后被派去设计第二个单元——主数据路径。完成后,我又开始了第三个单元的设计工作,这次是保护和测试逻辑单元。最终,我被任命负责最终装配和成型产品的首次装配。
如果用飞机设计来比喻的话,成型产品首次装配就像是将完成研发的飞机各个部件进行最后组装。机翼、引擎、机身、起落架和控制系统都是由不同的小组分头独立设计的,现在需要把所有这些部分组装到一起,成为一件完整的产品。成型产品首次装配在晶片设计里也是这个意思,把所有分别设计的单元第一次完整地组装成一枚晶片。
成型产品首次装配完成后,设计好的晶片就会被送进庞大昂贵的硅装配厂中。三到四周以后,第一块硅晶圆就会送回设计小组手中进行调试。调试有点像启动飞机引擎,测试一下飞行控制系统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