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大烟坡的“苟活”,其实也是生不如死。如果说,前述主人公的人生伤痛与残缺还有某种“形而下”色质的话,那么梅主人和文医生的悲剧则是一种“形而上”意味的大痛苦,它暗含了对“文革”及其畸形历史的一种无声的反思与控诉,尽管这种反思与控诉是不动声色的、平静的、日常化了的,但惟其如此,才更显力度和惊心动魄的力量。迟子建善于揭示日常生活平静水面下的汹涌波澜和惊心动魄之处,梅主人和文医生形象的成功刻画就是一个很好的艺术证明。
最后,“狗眼”里的世界还是一个变幻无常的世界。小说没有正面的对于时代描写,而是以狗的六个生活地点为线索,铺展开众多的人生故事和生活画面。每一个故事、每一段人生似乎都是独立的,但是由于其各自与狗的关系又产生了内在的联系。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大时代的剪影,并以特殊的片断互补地诠释了一个动荡、纷乱时代。从理想主义到物质主义,从政治狂热到商业主义,从深山边民生活到市镇日常生活,对历史与现实的变迁作家虽然没有进行刻意的描写与交待,但是从小说所展示的人物命运变幻、世态人心的冷暖以及权力和话语的更替中,一个变幻无常的世界、一个生生不息的时代已经被具象地凸显了出来。在这个意义上,梅主人、文医生的死,赵李红私奔母亲的回归,小花巾的“逃婚”,以及狗在拍电影过程中的“涅 ”都是象征性的事件,它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第六章狗道与人道(2)
二 “狗道主义”与人道主义
《穿过云层的晴朗》以一只狗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就决定了“狗”与人的对比与冲突的不可避免。从内在意义上讲,狗与人关系的紧张源于狗对人的态度和人对狗的态度的截然不同。狗有“狗道”,人有“人道”,从自然性上来说,“狗道”与“人道”在内涵上应该是相通的,狗与人也应该是平等的朋友,而不是敌人,因为它们都是自然之子;但从社会性层面上而言,狗与人平等的“朋友”关系就受到了考验,“狗道”越来越受到“人道”的歧视与伤害,“狗道”与“人道”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一种尖锐对立的存在。这种歧视性的对立对于人来说,可谓心安理得,因为人在处理与自然和动物关系时高举的是“人道主义”的大旗,在“人道主义”的旗帜下牺牲“狗”及“狗道”也是顺理成章的。然而,“人道”就一定比“狗道”高贵吗?“人道”就必须以牺牲、歧视“狗道”为代价吗?迟子建在这部小说中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为了平等地说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把“狗道”上升为“狗道主义”,让我们从小说所揭示的“狗道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不同内涵出发,来反思其各自的本质。
首先,我们来看“狗道主义”。小说除了阿黄外,还写了好几条狗,比如芹菜、十三岁、大壮、阿花等,它们各有个性,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悲剧性命运,那就是成为人类的“牺牲”。在它们中间,阿黄无疑是狗类的精英和代表,它是“狗道主义”的忠实体现者。在阿黄这里,“狗道主义”既体现为对待世界、对待自然、对待同类的态度,同时又体现在对于人类的态度上。就前者而言,对宇宙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对同类的亲和、呵护与怜爱,构成了“狗道主义”的一重内涵。阿黄在深山丛林里的“惊险”感受,与伐木主人放排时的自豪与激情,对松果湖及其野鸭的迷恋,与文医生大烟坡看星星时的“浪漫”,以及与十三岁自由、激情的性爱,对勤恳忠厚白马的友情,对被杀害的狍子的怜悯,芹菜、十三岁被残杀时伤心彻肺的痛楚,对势利、懒惰之猫的蔑视,等等,都是这种“狗道主义”的绝好体现。就后者而言,对主人的忠诚、奉献、感恩与思念,对自尊的维护,对恶人恶行的斗争,对漂亮美好女人的喜爱,对弱小者的同情与关爱,对人类世界不平和黑暗的厌恶与怀疑,则构成了“狗道主义”真诚坦白、敢作敢为、爱憎分明的另一重内涵。小说中,“我”对主人极其忠诚,在深林里“我”勇敢地与狼和野猪搏斗,在金顶镇也奋不顾身地下地窖救了花脸妈。即使年老体衰,“我”也与白厨子的偷肉行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而电工想晚上去花脸妈房间“揩油”的好事也被“我”有效地破坏了。“我”对主人心怀感恩之心,虽然心中希望赵李红不要让“我”去拍电影,但当她做了决定后,“我”还是无怨无悔地去面对和承担了。同时,“我”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自尊、自爱,“我”不能忍受白厨子对“我”的侮辱,也永远不会“吃屁股里拉出来的东西”。“我”不是一个健忘的狗,“我”多愁善感,在即将离别人世的时候,“我”记起了所有的主人,他们的恩情、友情、亲情,“我”是在与他们一一告别之后才坦然走向另一个世界的。这就是小说中那条通灵的狗,它的忧伤,它的情感,它的回忆,它的形象和一生的经历,就是对“狗道主义”的绝好诠释。
其次,我们来看人道主义。对于人道主义,我们非常熟悉,作为与中世纪封建神学以及教会统治斗争的一个利器,人道主义无疑为人类的自我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人道主义“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和价值观,在解放和重塑人的主体形象、建设现代化文明时却越来越走向极端,最终的结果就是造成了人与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恶化与崩溃。目前,危及全球的生态危机、环境灾难可以说都是人类的杰作。可以说,人类正在把自己塑造成宇宙和自然的敌人,也正在成为人类自身的敌人。因此,许多西方学者都表现出了对于“人道主义”的警惕和怀疑,并且提出了“超越人道主义”的口号。 ① 而在《穿过云层的晴朗》这部长篇小说中,迟子建向我们展现的“人道主义”图景同样也是令人失望的。与“狗道”世界的单纯和“晴朗”相比,“人道”世界无疑要灰暗和暧昧得多。从与“狗道主义”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人道主义”在小说中的基本内涵与形态。其一,人类的人道主义是以极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为根基的。这从他们对狗阿黄的态度就可看出。当阿黄在丛林中屡次救了地质队员的命时,他们感恩戴德地要给“我”勋章,但等他们用完“我”之后,就无情地把“我”抛弃了,正如阿黄所说的:“我就这么在酒桌上被抛弃了。我想我对他们没用了。人用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是他们嘴中美味的食物,一旦他们用完了我们,我们变成了屎,随随便便地就给遗弃了。”同样,当“我”年老体衰精力不济之后,不仅屡遭斥责和白眼,甚至阻止小偷和捉老鼠的好意也被误解。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上,“背叛者”和“不人道者”永远是人类。其二,人类的人道主义是以自私的本性、贪婪的欲望和残忍的人性为本质的。“我”捉鱼给主人吃,羊草却嫌我捉少了。伐木工人因为迷信黄鼠狼的报复,宁愿让“我”和芹菜当替罪羊,也不用鼠夹子。而仅仅由于芹菜尽职尽守地咬死了白毛黄鼠狼,他们竟残忍地勒死芹菜,做了黄鼠狼的祭品。而“我”与十三岁的自由性爱,在“乐死”了小唱片公公后,也导致了十三岁的惨死和“我”的为“人”挂孝。人类总是缺乏勇气,不敢面对和承担自己的责任与命运。大丫阑尾炎死亡,羊草迁怒于“我”,把“我”卖掉就是一个证明。人类的愚昧和残忍,却要以狗的受难为代价,这是人类世界最为荒谬之处。其三,人类的人道主义,充满了背叛、利用和虚伪的表演。人类的世界没有友谊,没有爱,甚至也没有同情和怜悯,尤其在对待动物的时候。正如小说中所说的:“我讨厌人这么跟鸟发脾气。人对待我们这些动物,总是居高临下的,动不动就骂。”而人与人之间则更是勾心斗角的利用关系,只有在被打入生活最底层的梅主人、文医生和小哑巴等“怪人”这里“我”才感到了一丝人类的善良与温情。但是,他们同样不能逃避成为人类自相残杀恶行牺牲品的命运。梅主人在人们嘲笑轻慢的眼光中死去,而文医生也为帮助和留下老许父子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别人死了,都要装在棺材里入土,可文医生连副棺材都没有。”老许不仅对儿子杀死文医生没有一丝愧疚,反而偷了他的大烟膏,并连“我”也不放过,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