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红拂女与李靖二人扮成商人离开长安,二人一路跋涉,在灵石镇的一处客站歇脚时遇见了一个满脸虬髯的人,此人自称虬髯客。
红拂女见其貌似粗鄙,却有一种不凡的气质,于是与他拜为兄妹,合称“风尘三侠”。三人一行来到汾阳见到了李渊与李世民,交谈一番后李靖与李世民顿觉相见恨晚。几天后长安传来杨素老死的消息,李世民请他三人一同到府中商议,李靖与红拂女前往李府,独虬髯客不往,说要在长安等他二人。
后来李靖与红拂女到长安找到虬髯客时,发现他竟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更不可思议的是,虬髯客竟然把全部家产都送给了他们做报国之用,而自己仅带一个行囊远走他乡。二人目送虬髯客远去,回去清点他家中之物,竟发现还有兵书数册。李靖日夜研究,兵法韬略大大增长。李渊父子起兵后,李靖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帮李渊父子平定江南,建立了大唐,并攻打突厥,活捉颉利可汗,被封为卫国公,红拂女自然成了一品夫人。而虬髯客据说组织了一只兵马,杀入海中扶桑国,灭其政权而自立为帝。
如果没有红拂女和李靖相知相惜,那么两人便不会相识相往;如果没有当时红拂女和虬髯客的一番相识,李靖也不会兵法大长,财富剧增;而如果不是李靖与李世民后来的志趣相投,相见恨晚,那么断然也不会有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出现。由此看来,一个人的抱负再大,也需要有人脉的支撑才能最终实现理想。而想要迅速拥有人脉,那么志趣相投无疑是最快的方法,因为往往只有和自己最为“相似”的人,才最容易成为“自己人”。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人际关系的复杂,而且人心叵测,所以很多人都是带着戒备心理出现在公众场合的。大多数人更习惯先找熟悉、亲近的人来交流,对于陌生的人则显得有些不够热情,并怀着戒备心理。所以如果我们想结交新的朋友,就必须让对方尽快消除这种戒备心理。而消除这种戒备心理的最佳方式便是找一些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并且从两人最熟识的话题开始谈起,那么自然也就能够迅速地打进人脉圈中去了。
和自己相似的人最容易成为“自己人”(2)
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六种快速找到志趣相投的人的方法,以尽快地帮助大家打进对方的圈子中去:
(1)认识的人
曾经有人认为,保罗?艾伦是一位“一不留神成了亿万富翁”的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真正的原因是他年轻时就与比尔?盖茨在一起,他们志趣相投,一起干事业。当初他们在波士顿注册了一家名为微软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总经理比尔?盖茨,副总经理保罗?艾伦,这就奠定了他的未来。现在微软公司已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巨无霸,总经理已成为人所共知的世界首富。
(2)工作场所
可能在每个公司里,都有一套严格的招聘标准,其中包括某些性格特征和必需技能。既然被同一家公司聘用,也就意味着你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不仅如此,同为公司的一员意味着你们是同一个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从这些人当中“下手”,你不仅可以赢得更多工作上的伙伴,而且通过彼此圈子的介绍,你还能在职场上结识到更多的朋友,这对你未来职场的发展,又将提供不少通往成功的捷径。
(3)俱乐部和社区
俱乐部和社区是快速找到志趣相投的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个社区就像是吸引某类人的引力场中心。例如,一个写作俱乐部会将写作爱好者聚集到一起,不管他的水平如何,彼此都是“臭味相投”的人,所以很容易打成一片,而即便是线下也可以选择一些交友小组,经常性地互动往来,这样也是可以促进友好的交流方式。
(4)写博客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开放的年代,博客的用途可谓广泛。因为经常喜欢浏览博客的人,都会习惯性地关注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陌生人。尤其是对于在同一城市中的一些人来说,可能因为其爱好过于相似,或者为人处世的方式相同而对彼此兴趣大增,通过评论、E…mail或者Twitter而相互联系。因为同城见面的机会很多,一来一往间,自然圈子也就大了。
(5)社交活动或交友约会
可能有人发现,有一些社交活动是十分没有意义的,因为彼此之间只是在无趣地应付和交换名片。但是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其实也有很多有价值的社交活动,而这些你得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活动吸引不同的人,所以要小心挑选。先问下自己:对什么样的人比较感兴趣?想和怎样的人见面?然后再做选择。
(6) 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基本上都是有着共同目标的人的聚会,否则没人愿意在里面投入时间或者金钱。尤其是商业研讨会,里面的人几乎都是“含金量”高的人,如果你能够在这些人中找到一些志趣相投的知己,并且长期保持联系,那么你的事业也就可以说成功了一大半了。
其实,生活中和我们趣味相同的人有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一定能够找到,而他们也是我们打开人脉圈的关键,只要找准目标,那么人脉自然就会成功晋级。
打动人的往往不是嘴巴而是耳朵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以同情和理解的心情倾听别人的谈话,是维系人际关系、保持友谊的最有效的方法。”可见,说是一门艺术,而听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很多时候,打动人的往往不是嘴巴,而是灵动的耳朵。
但凡有“心计”的人,都善于倾听。因为从对方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寓意。多听才能了解真正有用的信息,进而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及时地与对方沟通。若我们接过对方的话,并且顺应对方的心思说下去,博得对方的好感,那么你也就成功地进驻到对方的心中了。
马里拉是一名重型汽车推销员。一次,他去拜访一位曾经买过他们公司汽车的商人。见面时,马里拉照例先递上自己的名片:“您好,我是重型汽车公司的推销员,我叫……”
才说了几个字,该顾客就以十分严厉的口气打断了马里拉的话,并开始抱怨当初买车时的种种不快,例如服务态度不好、报价不实、内装及配备不对、交接车的时间等待得过久……
顾客在喋喋不休地数落着马里拉的公司及当初提供汽车的推销员,马里拉只好静静地站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一句话也不敢说。
终于,那位顾客把以前所有的怨气都一股脑地吐光了。当他稍微喘息了一下时,方才发现,眼前的这个推销员好像很陌生。于是,他便有点不好意思地对马里拉说:“小伙子,你贵姓呀,现在有没有一些好一点的车型,拿一份目录来给我看看,给我介绍介绍吧。”
当马里拉离开时,已经兴奋得几乎想跳起来,因为他的手上拿着两台重型汽车的订单。
从马里拉拿出产品目录到那位顾客决定购买,整个过程中,马里拉说的话加起来都不超过10句。重型汽车交易拍板的关键,由那位顾客道出来了,他说:“我是看到你非常实在、有诚意又很尊重我,所以我才向你买车的。”
专心地听别人讲话,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的最大的赞美。尤其是在一些社交活动中,适时地倾听要比夸夸其谈更受欢迎得多。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有些推销员喋喋不休,业绩却总是平平?分析原因可知:客户需要的推销员应该是“多听少说常点头”。
汽车推销员乔?吉拉德被世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非常伟大:一是倾听,二是微笑。倾听,你倾听对方越久,对方就越愿意接近你。”美国内战刚开始时,林肯曾陷入危机四伏的境地。他便找来老朋友倾诉他的心里话,倾诉完,林肯的心里便觉得舒畅多了。看来,只有作一个倾听的高手,才能让你的交际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尤其是在彼此初次见面的交谈中,倾听的效果更显突出。
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实则是尊重对方的前提,能够耐心地听说话者诉说,就等于你在告诉对方“你所说的话非常有价值”、“你是一个值得我结交的朋友,你说的话我非常赞同”。这样,你在无形之中就让说者感觉得到了尊重与满足。于是,对方基于你给出的肯定,自然对你的印象就会上升一个档次,认为“听话”者很能够理解自己,而且还非常欣慰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如此,彼此间的交流就让双方的心理距离缩短了。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但凡善于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