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的人生哲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失败的教训,进城以后不能腐化,要警惕骄傲情绪,功臣自居和贪图享乐情绪的出现,要防止腐败现象的滋长,要保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不谋个人的任何私利,不脱离人民群众。毛泽东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他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要求自己做到。建国初期,毛泽东的一些亲朋故旧纷纷投书北京,要求他帮助解决问题,有的要求他帮助调入北京安置工作,有的要求他出面介绍工作。对此,毛泽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博大胸怀,断然抛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一“任人唯亲”的历史陈规,模范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带头遵守人事制度,一一劝阻,婉言谢绝。1949年毛泽东刚进京便收到杨开慧之兄杨开智的信,提出希望能在北京安排工作。同年10月9日,毛泽东回信希望杨开智“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北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事,不要使政府为难。”'26'毛泽东又写信给当时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委员、长沙军管会副主任王首道,嘱以“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27'全国解放初期,毛泽东的表兄文运昌给他的秘书田家英写了一封信,并随信开列了一个14人的名单,都是毛泽东外祖家的亲属,要求照顾安排工作或保送升学。这份名单后来转到了毛泽东手里。毛泽东在上面批示:“许多人介绍工作,不能办,人们会要说话的。”这以后,毛泽东外祖家的亲人又陆续直接给毛泽东写了一些信,他都以“宜在湖南就近解决工作问题,不宜远游”、“不宜由我推荐”、“未便直接为他作介,尚乞谅之”等等婉言谢绝,没有一人特殊照顾。1949年10月,毛岸英的表舅向立三在来信中谈到他的另一位亲戚希望能在长沙谋个“厅长方面位置”。毛岸英在复信中拒绝帮亲戚谋位置时写道:“至于父亲,他是这种做法最坚决的反对者,因为这种做法是与共产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水火不相容的,与人民大众的利益不相容的,是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28'毛岸英的信,感人至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毛泽东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的伟大品格和以廉为政的深谋远志。
早在1945年7月初,黄炎培等6人访问延安,黄炎培曾向毛泽东提出希望:中国共产党能找到一条跳出历史上屡屡出现的“其兴也焉”、“其亡也忽焉”、“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周期率,毛泽东当时根据我们党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充满信心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他认为依靠人民民主,必将打破“这周期率”。革命胜利后,我们党执政后,会不会腐化变质?如何防腐蚀,如何解决党内和社会上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如何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脱离群众?这是毛泽东十分关注的问题。他对党内会不会发生腐败现象,是非常之警惕的。他多次向全党敲响警钟,要注意防腐拒蚀,反对腐败现象的斗争。一发现苗头,就决不放过。当毛泽东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察觉到“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败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就在1951年底发动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他亲自督办,发动群众,雷厉风行地进行“三反”斗争,下决心果断地处决了曾经是人民功臣,而后却成为新社会蛀虫和人民罪人的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和原天津专区专员张子善,坚持惩治腐败,从严治党。在公审刘、张大会召开之前,有的同志要求向毛泽东说说,考虑他们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有过功劳,可否不要枪毙,给他们一个改造的机会。毛泽东说:正因为他们两人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29'1956年11月,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他更是尖锐地指出:“有些人如果活得不耐烦了,搞官僚主义……那就一定要被打倒。”“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生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们革掉。我说革掉很好,应当革掉。”
反腐败和为人民,是毛泽东所思考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他对人民挚热的爱,对一切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因为,以权谋私、贪污腐化、任人唯亲和官僚主义作风等这些腐败现象,同党的宗旨是根本对立的,与人民大众的利益是水火不相容的。如果听任腐败现象发展下去,就会脱离群众,党就会走向灭亡,国家就会改变颜色。我们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自觉地抵制和克服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思想对党的腐蚀,就要同一切消极的腐败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不断清除党的肌体上发生的腐败现象。
第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是毛泽东倡导、阐述和培育的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党的宗旨付诸实施的要求。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30'这就是对我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概括。
毛泽东常常把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比作鱼与水的关系。鱼离不开水,鱼没有水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是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这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严重问题。党离不开人民群众。党如果脱离群众,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监督,就会失去力量的源泉,就会腐败变质而失去生命力。共产党员一旦脱离群众,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因此,我们党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共产党人只有扎根于群众之中,同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着心,才能克服千难万险,立于不败之地。
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所包括的内容,很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关心群众疾苦。随时随地为群众谋利益,关心群众疾苦,这是贯彻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加强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条件。早在1925年,毛泽东在回答“为什么要革命”时,其中就讲到“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上的幸福”。'31'革命就是为了解除广大人民群众的痛苦,改善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民主、自由、幸福。广大人民群众,也只有从切身利益切身经验中,深刻地体会到共产党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革命是自己的事业,才能积极地参加到革命的斗争中去。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条件下,毛泽东十分关心群众生活。他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32'毛泽东强调,在革命根据地,不仅土地问题、劳动问题,要关心、要解决,柴米油盐问题、房子问题、穿衣问题、婚姻问题、饮水问题、修桥补路问题,都要真心实地意帮助解决,“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33'毛泽东在陕北期间,非常注意倾听群众呼声,十分关心群众疾苦。1942年8月,一天下大雨,陕甘宁边区政府小礼堂正在开征粮会议,忽然一声雷响,礼堂的一根木柱被劈断了,出席会议的延川县长李彩云不幸触电而死。这件事传出后,有的群众说:“为什么雷没有劈死毛泽东?”这话传到毛泽东耳里,他没有叫人去追查骂自己的人,更没有去抓什么“反革命”,而是向干部了解“骂”的原因。原来,边区下达的征粮任务重,群众有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