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异国星空下:外交官看世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尔基生来就是一个谦逊节俭的人,他多次拒绝享用这些特权和奢侈品,可得到的回答却是:〃全国只有一个高尔基。〃

    斯大林不仅关心高尔基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委托亚果达负责对高尔基进行〃思想改造〃,力图让这位名作家相信:斯大林在建设真正的共产主义,在力所能及地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

    从高尔基回国的第一天起,亚果达就在莫斯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阻挠他同群众自由接触。亚果达总是把高尔基的活动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不给他留下一点独立观察和思考的时间。高尔基常被带去参观国际旅行社用来糊弄外国游客的场合。例如,在莫斯科郊外的博尔舍夫和柳别尔齐,有两个由劳改释放犯组建的公社,这使高尔基特别感兴趣。那里的工人们总是以暴风雨般的掌声和预先拟订的发言来欢迎高尔基。而发言人在提出自己如何回到诚实的生活中来时,总要衷心感谢两个人——高尔基和斯大林。劳改释放犯的子女们,则上台高声朗诵高尔基的作品片断。这一切,令高尔基感动得热泪盈眶。

    高尔基回国后,一连数月,忙得不亦乐乎。但他只能按亚果达预先为他安排的活动进行,在一大群契卡人员和为内务部服务的人员的簇拥下转来转去,几乎完全脱离了平民百姓。

    斯大林为了讨好高尔基,对他可真是慷慨大方,他以人民委员会的名义发布命令,表彰高尔基对俄罗斯文学作出的巨大贡献。斯大林每年在重大节日,都要接见高尔基。

    根据斯大林的命令,大工业城市下诺夫戈罗德更名为高尔基市,下诺夫戈罗德州也相应地改成了高尔基州。高尔基的名字还占据了莫斯科艺术剧院。

    斯大林每进行一次这样的恩赐,都要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一次盛大的庆祝宴会。宴会上,斯大林总要频频举杯,祝贺这位〃俄罗斯大地的伟大作家〃和〃布尔什维克的忠诚朋友〃。

    当亚果达及其助手们确信高尔基已接受了他们的影响之后,斯大林吩咐亚果达去暗示这位名作家:他若能写上一本赞扬列宁和斯大林的书,那就太好了。斯大林想借高尔基的笔,把他塑造成列宁的当然接班人。

    然而,高尔基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天真、幼稚。文学家的犀利目光,使他逐渐洞察了周围正在发生的一切。

    后来斯大林在全国推行农业集体化,这一运动给全国带来了可怕的大饥荒:成千上万的人从农村拥进城市,沿街乞讨。高尔基见此情景,表现出极度的惊愕和不安。他了解俄罗斯人民,可以像看一本翻开的书一样,从人们的脸上看透他们的内心世界,看到那些使他们不安和慌乱的东西。工人们那一张张因吃不饱而瘦削蜡黄的脸庞,铁路上那一列列押送〃富农〃去西伯利亚的棚车。特别是在此期间,苏联报刊上公布了一则枪毙48个人的消息,这些人被指控实施了导致饥荒的犯罪行为。读罢这则消息,高尔基简直怒不可遏。他马上找到亚果达,抗议政府嫁祸于人,滥杀无辜。

    这时高尔基意识到:在斯大林那虚假的社会主义招牌后面,到处是饥饿、奴役和野蛮的专制。

    最使高尔基痛心疾首的是那股越演越烈的围剿老布尔什维克的浪潮。1932年,他因自己素来敬重的加米涅夫被捕而感到极度的不安和不解,并把这一看法告诉了亚果达。斯大林听说后,为了打消这位名作家的疑虑,赶紧下令放人。由于高尔基的干预,还有几个老布尔什维克也免去了被继续监禁或流放之苦,但作家却并没因此而感到欣慰。

    1933~1934年间,有大批反对派成员被捕,而官方对此却只字不提。有一天,高尔基外出散步,遇见一位陌生的妇女,经过交谈后得知,这位妇女的丈夫,是他在革命前就认识的一位老布尔什维克,现在被判了5年刑,她和患有骨结核的女儿正受到被驱逐出莫斯科的威胁,她哀求高尔基救救她。高尔基立即给亚果达打电话,这一次,斯大林却不愿再〃开恩〃了:他早就因高尔基三番五次地替反对派成员求情而憋了一肚子气。

    从此,高尔基与斯大林之间的关系开始紧张,到1934年初,大概连斯大林本人都已意识到,他朝思暮想的书是不可能问世了。

    于是,内务部加紧了对高尔基的封锁,只允许少数几个经过严格筛选的人可以接近作家。高尔基如果提出想会见某个为斯大林所不欢迎的人,这个人立即就会被打发出莫斯科。

    1934年夏末,高尔基像往年一样,申请出国去意大利过冬,却遭到斯大林的断然拒绝。

    斯大林明白想从高尔基那里得到一本书已经不可能,退而求其次,能够从高尔基那里得到一篇文章也好。于是,亚果达奉斯大林之命,向高尔基转达了一个请求:十月革命节即到,请高尔基为《真理报》写一篇有关列宁和斯大林的文章。结果使亚果达大失所望。高尔基再次表现出了他大大超出他们预料的原则性——拒不接受这一任务。

    在这以后,斯大林为了利用高尔基的威望来为自己脸上贴金,又做了一次努力,大概这也是最后一次努力。1934年1月,即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诬陷策划了对基洛夫的谋杀并被逮捕之后不久,亚果达向高尔基传达了中央的指示:要高尔基为《真理报》撰文谴责个人恐怖。斯大林认为,在人民眼中,高尔基的这篇文章将成为作家反对〃季诺维也夫分子〃的宣言。高尔基当然明白斯大林的意图,但他拒绝执行亚果达传达的这一指示,并说:〃我不仅要谴责个人恐怖,更要谴责国家恐怖!〃

    后来,高尔基再一次提出申请,而且是以书面形式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政府发给他出国护照,让他去意大利。他的这一要求自然又遭到拒绝。如果让他去了意大利,他很可能真的要写一本书,但决不会是斯大林所企望的书。就这样,这位享誉世界文坛的作家成了斯大林的眼中钉。他从此失去了自由,不允许和任何人接触,每天孤零零地住在豪华的宾馆,沉默不语,精神非常痛苦。在1936年6月告别人生。

    高尔基去世后,内务部人员从他的遗物中找到了几本珍藏的笔记。记录了他的心声,亚果达看了气得破口大骂:〃狼毕竟是狼,喂得再好也总想往森林里跑!〃

    可惜,高尔基的这些笔记,至今没有公开。

第二部分:苏联篇 苏联的五大悬案…罗马尼亚黄金珠宝的下落

    罗马尼亚黄金珠宝的下落

    1991年苏联解体前,苏联的一位高级官员说:苏联的黄金储量总共只有240吨。罗马尼亚人听到这一消息感到吃惊。

    这是为什么?因为这关系到罗马尼亚存放在苏联的黄金珠宝的下落——

    1916年秋,在第…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因加入协约国阵营,成为德国的打击目标。11月17日,罗马尼亚国王斐迪南、王后玛利亚同整个宫廷、国会,一起迁到靠近俄国的临时都城雅西,罗马尼亚国家银行也将全部黄金带到俄罗斯保存,因为俄国沙皇是斐迪南国王的表兄弟,他们绝不会昧着良心趁火打劫,吞没巨额财富。

    1916年12月21日,罗马尼亚将第…批财宝运往俄国。其中包括价值314。58亿金列伊(罗马尼亚金币单位)的1378箱黄金和估价700万法郎的王后私房珠宝。这批黄金珠宝直接送到莫斯科,交由克里姆林宫兵器库保存,两国代表当场正式签署了交接文件。

    1917年8月5日罗马尼亚再次向莫斯科发运第二批财宝和其他贵重物品,其中包括价值5745万金列伊的188箱黄金,罗马尼亚国家银行的档案材料,以及总值1594。3亿金列伊的期票、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除此之外,还同车运去了布加勒斯特的私人存款和其他物品,总值75亿金列伊。据专家估计,罗马尼亚运往俄罗斯的黄金珠宝和文物现在的价值超过380亿美元。

    1918年1月,苏维埃公布的决议中对此作了明确说明:〃苏联政府担负保护这一宝藏的责任并在日后将它交给罗马尼亚人民。〃

    经过长期的战乱,这些财宝在颠沛流离中,免不了有所丢失。红军把各地的反革命叛乱镇压下去之后,将大部分黄金珠宝运回莫斯科,藏在克里姆林宫的地下室里。由于战乱和其他原因,损失的确切数字至今没有弄清,至少是没有公布。不过,当1920年苏罗谈判时,苏方代表正式通知罗方:1916年转移到莫斯科的罗马尼亚黄金保存完好。

    可是后来的说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