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现实,和妻子到芝加哥参加女儿的婚礼。
索克曼回忆说:
“你必须承认包玉刚头脑的伟大,他接受了我们俩的决定并使得婚礼以
最好的方式进行。他没有坚持因为我是外国人而反对我,相反他后来还常常
到蒙特利尔去看我。当时我在加拿大皇家银行当法律顾问。他要我考虑参与
他的生意。他告诉我,这是中国的传统,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
“Anna 开始不太情愿,她觉得加拿大广阔的天地更适合我们。面对这
两难的选择,我们摇摆不定,最后,我决定一试。从那时起,包玉刚对我就
象父亲一样了。”
1970 年,索克曼偕妻子到香港,加入包玉刚的环球船务公司,协助岳
父打理生意。由于他的名字较长(HelmutSohman),念起来怪拗口的,包陪
庆为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字——苏海文,文绉绉的,十分中国化。这个中国名
字寄托了妻子的一番苦心:“苏”是“索”的近音字,又是中国人的姓氏;
“海”寓意他从事的海运业;“文”则显示他勤奋好学。而“苏海文”三个
字念起来与“索克曼”十分相近,与他从事的工作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
也许是因为苏海文这个名字,使包玉刚对他这个欧洲人平添几分亲切
感;也许是因为他的正直、诚恳和出色的工作表现,很快,这位包家大女婿
就被擢升为环球集团的第一副主席,执掌环球集团的所有船务,其后,还担
任汇丰银行、南华早报、会德丰和九龙仓董事以及港龙航空公司的董事经理。
1986 年,苏海文当选为香港立法局议员。
二女儿陪容的选择算得上最得父亲心了。
陪容学的是室内设计,他选中了上海人吴光正作为终生伴侣。
他们俩是1970 年在香港认识的,并没有立即发展成恋人。两年后,吴
光正的母亲请陪容从香港带一件木雕工艺品给她在美国的儿子,千里情缘一
线牵,在异国他邦,两人堕入情网。
对于陪容和吴光正,包玉刚似乎特别偏爱。
吴光正中等个儿,文质彬彬,一介白面书生的样子。他的父亲是一个建
筑设计师,在德国工作了30 年。
吴光正出生于上海,在香港受教育并到美国上大学,主攻建筑学、物理
学和数学,后来,鬼使神差地,他的兴趣转移到商业,并在哥伦比亚商业学
校取得了MBA 学位。
毕业后,吴光正在美国大通银行工作,直到1973 年结婚,他随妻子迁
回香港,任职于大通银行香港办事处。
尽管他知道包玉刚是大船主,但并没有急于参与包氏家族的生意,因为
大通银行的老板警告过他,不要卷入任何船务生意中。但到最后,他被岳父
亲说服了。
三女婿叫渡伸一郎,他与包陪丽是在华盛顿大学认识的,当时,渡伸一
郎学习建筑学,陪丽学习美术,共同的审美眼光使两个年青人擦出了爱情的
火花。两人取得硕士学位之后,便双双留在了洛杉矶工作。
陪丽一向专心于她的绘画艺术,对包家的大轮船并不太感兴趣,甚至可
以说有些冷漠。有了大姐嫁外国人的先例,陪丽便没有多理会父亲对日本人
的复杂感情,由自己来决定一生的幸福。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位头脑精明、擅长交际的日本女婿为包氏王国又添
了一根栋梁,在他应岳父之邀加入环球之后,包玉刚便把日本方面的生意全
部交给了他掌管,目前,渡伸一郎已成为包系集团在日本的全权代表。
陪慧是父母最宠爱的女儿,也许是年纪最小的缘故,她在家里是一个小
公主,活泼可爱,聪明伶俐,还有点淘气。
与三姐陪丽一样,陪慧对艺术有一种执着的热爱,是一位相当出色的美
术设计师。
从她懂事开始,就看见父亲终日忙个下停,每次向父亲撒娇让他陪自己
多玩一会时,父亲总是“好、好”边应答着,边穿好衣服准备出门,当然,
临走前是不会忘记亲一下小公主的脸蛋的。
陪慧觉得,父亲那样生活很累,后来连姐夫们也一样忙了,象他们那样
成天紧张地工作,真是没有什么乐趣可言!于是,她选择了一位医生做自己
的丈夫。
郑维健是广东人,出生于香港,在美国从事癌症科学研究工作,是美国
威斯康辛医学院和纽约癌症专科纪念医院的院士。
郑维健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与陪慧结婚后,两人定居美国,自立门户,
过着平常人的生活。包玉刚每次去美国,都会到长岛女儿的家里看望女儿、
女婿和外孙。直至1987 年,郑维健才归队。
第三十一章壮志未酬最后一击成绝唱
邓小平在与包玉刚聊天时说:“退休的话要趁身体好的时候退。。”
这番话对包玉刚启发很大,于是,他周密布署了退休计划。最后一击成绝
唱。
被称为“中国改革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在80 年代辞去了党政军的职务,
后来更辞去了中顾委主任的职务。但是,不论是国内的平民百姓还是国外的
政要传媒,无一不认为邓小平是现今中国社会的最高领导人。
邓小平在一次与朋友聊天的时候说:“退休的话要趁身体好的时候退,
这比身体不好时再退要强很多,而且这样对个人和时代都有好处。”他的这
位朋友就是包玉刚。
当时,包玉刚正因港龙与渣打两项投资的失利而有点意兴阑珊,邓小平
的一番话,对他启发甚大。1986 年,他宣布退休。
部署退休计划
包玉刚膝下无儿,只有四个女儿,他建立起来的庞大的包氏王国便交由
四个女婿打理。他曾开玩笑地对人说:“我虽然只有四个女儿,但是她们却
给我添了四个儿子。”
中国有个传统,叫“子承父业”。包玉刚没有儿子,因此,早在他宣布
退休之前的好几年,他就着意培养女婿做接班人。
由于包玉刚曾扬言不干涉女儿的婚姻选择,因而,他的四个女儿在选择
自己终身伴侣时完全由着自己的喜恶而定,结果是四个女婿当中,竟有三个
对经营管理一窍不通。
不过,包玉刚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的决定,而是不断向女婿灌输家族团
结一致、共同进退的思想,设法把女婿纳入自己的王国内。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达成了心愿。
最先加入包氏集团的要数大女婿苏海文。这位一心想当一个出色的律师
的奥地利人,在维也纳读完大学之后,只身前往美国的芝加哥大学攻读法律
博士。在那里,他认识了包陪庆,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尽管开始时他对包陪庆的父亲所从事的事业毫不感兴趣,但结婚后,他
还是放弃了自己熟悉的一切,放弃了自己原来的追求,投身到一个完全陌生
的世界,开始从事那完全陌生的工作。
1970 年,他偕同新婚的妻子包陪庆回到香港,加入环球船务。在这以
后的二十多年里,苏海文凭着出众才华,迅速从一个船务行业外行变成内行,
这一点颇象当年的包玉刚。
苏海文从环球船务的执行董事很快升为环球集团的第一副主席,继而成
为汇丰银行、南华早报,会德丰和九龙仓董事。
苏海文也但然承认自己加入包氏集团是包玉刚的关系,他说:“我是包
爵士的女婿,我确实因为他是我的岳父才加入环球船务。既然一切都是事实,
我便惟有接受。”但是,对于别人认为他之所以得到今天的地位,完全是依
仗岳父的牌头,他却不屑一顾,他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去证实自己确有
才华,那么别人便会去赏识你,闲话就不攻自破。”
苏海文正是以自己的出色表现去证实自身的价值。
1986 年9 月,包玉刚环球航运集团主席的位置让给了这位大女婿。此
后,苏海文更是当选为立法局议员,成为包氏家族中唯一进入香港权力核心
机构的继承者。
在上海出生、香港长大的吴光正是包玉刚四个女婿中唯一一个有“井同
语言”的接班人。说他们有“共同语言”,其实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他们俩
的语言最接近。吴光正是上海人,包玉刚在上海的时间也相当长,两人无论
在工作时还是在生活中,都喜欢雨上海话交谈,彼此有一种“同声同气”的
感觉;二是指他们部是银行界出身。吴光正早年曾在美国受教育,并任职于
美国大通银行,与包陪容结识后回到香港,并在香港的大通银行分支机构继
续效力。
吴光正与包陪容于1973 年结婚,他曾想过在大通银行继续发展自己的
事业,然而包玉刚又怎么会放过这位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