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船王包玉刚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抛出九龙仓股票的对象。

1978 年以前,包玉刚虽然萌发了“登陆”的念头,却苦于没机会,一
直未有大举行动。直到李嘉诚来找他,两人达成一项秘密交易。

两位华资集团首脑的第一笔交易,奠定了包玉刚后来收购九龙仓的基
础,也开始了两位超级富豪之间的友谊。

那是1978 年夏季的一个下午,大约三、四点钟,李嘉诚打电话约包玉
刚,说有事要与他商量。俩人随即在包玉刚位于太子行的办公室会晤。经过
简短的寒喧,李嘉诚即开门见山地表达了想把手中拥有的九龙仓1000 万股
股票转让给包玉刚的意思。

转让?包玉刚心想,天上没有掉下来的好事。包玉刚低头稍加思索,便
悟出了李嘉诚的精明之处。李嘉诚很清楚包玉刚的情况,知道他需要什么,
于是,用包玉刚所需要的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这一“转让”,可真是一家
便宜两家着数的好事。

从包玉刚这方面来说,他一下子从李嘉诚手中接受了九龙仓的1000 万
股票,再加上他原来所拥有的部分股票,他已经可以与怡和洋行进行公开竞
购,如果收购成功,他就可以稳稳地控制资产雄厚的九龙仓。而从李嘉诚这
一方面来说,他以10 元到30 元的市价买入九龙仓股票而以三十余元脱手给
包玉刚,一下子就获利数千万元。更为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包玉刚搭桥,
从汇丰银行那里承接和记黄埔的股票9000 万股,一旦达到目的,和记黄埔
的董事会主席则非李嘉诚莫属。

这真是只何李嘉诚这样的脑袋才想得出来的“绝桥”(桥:广州话,指
主意、办法)!包玉刚在心里不禁暗暗佩服这位比自己小但精刚过人的香港
地产界新贵。

没有太多的解释,没有冗长的说明,更没有喋喋不休的讨价还价,两个
同样精明的人一拍即合,秘密地订下了一个同样精明的协议:

李嘉诚把手中的1000 万股九龙仓股票以三亿几千万元的价钱,转让给
包玉刚;

包玉刚协助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和记黄埔的9000 万股股票。

晚上9 点钟左右,这宗交易即告达成。

李嘉诚和包玉刚的这项秘密交易无疑是成功的,不久之后,李嘉诚大举
收购和记黄埔获得成功,奠定了他在香港地产界的霸主地位;而包玉刚呢,
从李嘉诚手中接过2000 万股九龙仓股票之后,他手中的九龙仓股权大增,
可以说已做好了决战前的准备,他已打好了基础,可以向怡和洋行发动挑战
了。

包玉刚选择九龙仓作为登陆后的主要袭击对象,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

首先,控制着九龙仓行政大权的置地公司,虽然实力雄厚,背后更有财
大气粗的怡和洋行撑腰,其气焰可说是嚣张之极,但是,它却有一个致命的
弱点——实际拥有九龙仓的股份只有20%。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股权若小于35%,则容易被人乘虚而入。


怡和和置地也不是不知道这个现状,只是这个老牌英资洋行太傲慢,从
不把华资集团放在眼里,到头来只好喝下自己酿下的苦酒。

其次,包玉刚搞了二十多年航远,对码头的重要性有切身体会。

他搞航运,由于没有地盘和仓库,在香港的业务都要租用九龙仓的仓库,
其费用十分昂贵,等生意做成了,很大一部分利润却都被九龙仓盘剥而去,
对此,他又怎能甘心?他很早就想由自己拥有储运业务的仓库,要达到目标,
最佳方法当然就是能够拥有足够的股份来控制九龙仓的行政大权了。

除了这两个原因,还有一个别人不易看到的有利条件。那就是,怡和洋
行在香港的声誉不太好,在它控制九龙仓的时候,采取高额盘剥的政策,致
使港英当局对它也甚感不满,曾对它发出过警告,如果有华资出面与它争夺
九龙仓,在相同的条件下,在港的华人决不会袖手旁观,他们肯定会偏向华
资一方。这一点,对于包玉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基于这三方面的考虑,加上从李嘉诚那里接过2000 万股九龙仓股票,
包玉刚心里踏实了许多。但是,办事谨慎的包玉刚并没有向新闻界透露任何
风声,以致于外间一直蒙在鼓里,而包玉刚则不动声色,继续加紧收购九龙
仓股票。

对于包、李二人的暗中交易,怡和洋和并不知情。早些时候,怡和洋行
见李嘉诚收购股票,也紧张了一阵子。后来见李嘉诚停手不干,由包玉刚接
手购买,便松了一口气,以为自己的控制地位已可保无虞了。

然而他们实在太大意了,他们万万没有料到,包玉刚仅用了八十多天的
时间,就买入了1000 万股股票,加上原来持有的股票数目,他已控制了30%九龙仓股权,大大超过了怡和洋行的代表置地了。

这时,为了能够稳稳当当地控制九龙仓,包玉刚又采取了另一个更加稳
健的方法,他先将自己名下所拥有的九龙仓股票,以每股55 元的价钱转让
给他控制下的隆丰国际,比市面价还要高出几元,其意图十分明显:隆丰国
际愿意以55 无或更高的价钱买入九龙仓的股票,目标就是要掌握九龙仓股
权的50%以上,以赢得不受挑战的控制地位。

包玉刚把九龙仓的股票转让给他自己控制下的隆丰国际有限公司,可以
说是攻守兼利的一着高招,也是他稳健作风的又一次体现。因为隆丰国际有
限公司乃是包氏财团属下的一间上市公司,所谓的股权转让,实际上是名转
实不转,如果收购失利,最多是赔掉一个隆丰国际,就可以推掉全部法律责
任而下会对包氏财团产生致命的打击。但如果收购成功,就可以得到整个九
龙仓!

直到这时候,怡和和置地这只自视聪明的“兔子”才如梦初醒,却发现
“乌龟”已走得很远,遥遥领先了。

经过一番周密的部署,怡、置决定收复“失地”,以庞大的资本后盾,
进行反收购。

这是一场精彩的闪电战,其迂回曲折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场面,绝不亚
于小说家的生花妙笔;其战略战术的运用及海派作风,则堪称商业收购战的
典范。


第二十一章争九龙仓兵不厌诈出高价

九龙仓反收购战,包玉刚共动用23 亿元现金,其雷厉风行的作风、果
断坚毅的性格和必胜的气概,使他获得了“作风海派”的评价。包玉刚一
跃成为第一个非怡和洋行的华人九龙仓主席。经此一役,谁能不心服口
服?!

包玉刚出访欧洲

1980 年6 月。巴黎。
盛夏的巴黎迷人极了,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浪漫的气息。
那高耸入云的艾菲尔铁塔,那雄伟壮观的凯旋门,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塞

纳河,还有那热情惹火的巴黎女郎。。这个如梦如画的城市,每天吸引着成
千上万的游客、商旅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包玉刚却无心欣赏那绮旎风光和城市风情。他这次来巴黎,是参加一个
油轮船东会议,然后,还有很多安排。
这次出访,行程安排蛮紧的,加上离开香港后,包玉刚似乎预感到在他
走了之后,会有事情发生。
“为什么会有这种预感?”包玉刚问自己,“难道是自己向九龙仓董事

会主席纽璧坚道别时,他那奇怪的笑容使我觉得不安吗?”
包玉刚不禁回忆起这几个月来,与纽璧坚的数度交锋。
1979 年元月,当时身为怡和主席的纽璧坚发觉包玉刚手上所持有的九

龙仓股份已高达30%,大大超出了自己手中的20%的时候,才猛然惊觉。
他气得直跺脚,恨得直咬牙,却又无可奈何。按照惯例,九龙仓董事会邀请
已成为最大股东的包玉刚加入,于是,包玉刚与二女婿吴光正堂堂皇皇便当
起了九龙仓董事。

但纽璧坚岂会善罢甘休?身为九龙仓董事会主席的他,对包玉刚和吴光
正这两位新晋董事可谓一千个看不顺眼,双方不时发生摩擦,其间有两次冲
突较为明显。

第一件是发生在1980 年初,包玉刚向董事会提出,环球公司在九龙仓
董事会中的席位由两席增至四席。纽璧坚不同意,反而提出由置地公司的行
政总裁贝德福特加入九龙仓董事会并出任执行主管。

双方争持不下,各执己见,最后通过协商,各取所需(或日各让一步)
——环球集团争取到多两个席位,贝德福特也顺利进入九龙仓董事会。
这场前哨战可以说是一场双方都认为自己胜利了的战役,这次“过招”
之后,是一个短暂的“和平共处”时期。

然而这“和平共处”只是表面的平静,实际上,双方都在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