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大学生创业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很乐观,相信会成功的。比如说目前开发出来的这一套软件,我已经跟省教育厅、南京所有的高校联系过,为这一套软件的推广做好了准备,这个盈利是非常大的。如果推广到全国教育系统,赚一百万两百万没问题。做一个软件,它必须是熟悉这个行当的人跟计算机人员一起做,我们熟悉这个行当,所以就做起来了。由学校提议,让我们来开发,做产业化。学校领导认为,象南京大学这样一个学校,也应该有这么一个创业公司出来做。
我对技术不是很精通,但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社会经验,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比较强,我就处在这个公司领导者的位置上。后来我也感到了许多不足,很多能力需要提高。
我说,这种能力的不足正是学生创业公司的一大弱点,也是无法避免的。季飞对这点深有感触。对某一行业懂得越多,可能比较循规蹈矩,而创新往往是在什么都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涌现出来的,这是大学生创业的显著特点。 
做企业跟做技术是完全两回事情,做企业必须考虑到盈和亏,做技术只想把它做得最好,不会计代价的。做企业就要考虑代价,你所付出的会不会有回报?如果没有回报,那做两三个月就关门了,所以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考虑怎么盈利。
季飞拿了一张密密麻麻的名单给我看,说上面有50%的人已经走掉,那是因为他们在这里找不着想要的感觉,季飞不否认创业人员的流失很大,但他认为能留下来的对公司是最有 
  
用的。
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强与弱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必须团结,你要是想走那也不能勉强,惟有志同道合才能同舟共济。今年6月份至7月份,公司非常艰难,我有时候晚上回去想哭,但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哭呢?当时骑自行车在外面跑,大夏天骑三四个小时满头大汗,就是为了找投资。
公司除了我一个人,其他人都没有在任何公司干过,没有工作经验。大家都说创业很好,难免我们也盲目地乐观,什么都想得很好,我有多少套多少套房子,有多少人来这里开发产品……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很难,投资者要把钱掏给你的时候都要三思。那些大投资公司都非常有实力,50万、100万对他们来讲都不是大数目,但是,你跟他们说,你占40%我占60%,或者你占30%我占70%,那他们就不愿意了。如果让他们占70%,也许100万就拿下来了,但是我不愿意,因为他们控股的话就不能按我们的想法来发展企业,而是按照他们的想法来做,这是毫无疑问的。
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吸纳了40万的风险投资,用掉了30万。接下来还要找风险投资,有一笔100万的风险投资即将到位。
每次谈投资都很有意思,谈一次你进步一次,体会一次。当你的公司注册资金有50万,你的资金实力你的团队实力你的社会影响力越大,你去谈融资的资本就越大,底气也越足。当你有10万的时候你只能谈20万,当你有50万的时候你就能谈100万,当你有100万的时候你就能谈500万……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我们公司现在完全能够自负盈亏,但为什么还要找投资?因为一个高科技企业,它的发展特点就是高而快,企业如果处于吃完这顿饭找下顿饭的状态,那是发展不快的。我的观点跟最初比较转变了,现在是只要你肯投钱,而我又能接受,我就给你股份。
我说,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者是需要很多能耐的,你现在所做的是不是发挥了你的长处?
我感觉我所有的潜能并不是在做技术方面,而是在公关和管理方面,这是我的长处。至于我所做的没有对不对,我觉得只要我喜欢我就去做。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企业再也做不下去了,但我不会后悔,因为在创业过程中我得到了锤炼,我交了很多朋友,比如我今天认识了你,以后哪天到北京可以去找你一起坐下来喝酒,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谈我们的上学经历,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财富。
我现在的工资跟技术人员一样多,一个月一千五百块钱,就没想过多拿钱。有一部分钱还是我自己投进来的,将近投了四万块钱。这个钱并不是说我将来一定能收回来,也许我交了四万块钱的学费在学校里念书并不一定能学到我现在学到的东西。
你说为什么这么多同学想出来做事情呢?我们公司就有很多这样的同学,他们就觉得在学校太难过了,好象一天到晚找不到发泄的地方一样,而在这个地方能够发泄出来,把潜能都发挥出来,我觉得“发泄”这个词用在这里挺好的。以前我在学校里面一天到晚看书,然后才去写文章;现在我写文章很快一篇论文一天就能搞出来了,我根本不用去翻什么资料,而是在实践中得到的,昨天我还赶了一篇论文,叫《谈非智力因素与素质教育》,我就从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谈起,谈到我个人的想法。
我说,你作为创业的实践者,是怎么看待大学校园里的创业潮?
我觉得这个非常好,我是学教育学的,特别研究了这个问题,发现有这么一个很大的特点,一到就业的时候大家都挤破门槛去找那个职位,跟招聘的用人单位谈话连三分钟都谈不上,然后被动地等待人家来挑你。如果你有这方面的能力和潜力,而且有这样的机会,那自己为何不出来尝试一下创业?我觉得创业跟去找一份新工作本质的区别并不大,只不过自己干的时候压力更大,就看你能不能承受得住这个压力。
失败是难免的,问题在于你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它。这种失败在我们学校老师的教学中灌输得比较少,老师更多的是教你怎么走上成功之路,而不会说你会怎么失败,我觉得这就是教育中的一个弊端。
作为我个人来讲,我失败过很多次,以前我考研究生考过两次,后来我又去考托福,最后才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南大的研究生。失败对我是家常便饭,成功也是家常便饭,没必要沾沾自喜的,这只是你人生必须经历的。我觉得你对一生中所做的事情无怨无悔,那才是成功的标志。我觉得成功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我就是成功的,至于它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我不会太计较。但是在做企业方面,那我会考虑它的结果,肯定想着结果是好的,是大家所期望的那种成功,因为这种成功是公司所有员工的,而不是仅仅属于你个人的。
个人和做企业的成功要分开来看,我不知道我们的企业目前会不会倒闭,也许过两年就垮了,但是我有个信心,只要我们朝着既定的目标一起去努力,它就会往这个目标一步步地走去。我说,大学生创业这一块,作为创业者的最大的优势在于“知识”,或者说是“智慧”,出现这么一个靠知识来创业来创造财富的现象是一件好事,也是让大学生感到幸运的。常言道,能力加机遇等于成功。有了这么一个创业机制,对大学生来说绝对是一个机遇。如果有真本事,一群大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完全是能够干一番大事业的。一个东西只有受到社会上的普遍尊重,才能引起大家对它的渴望,知识也是这样。记得我上中学时,老师还在课堂上讲过“知识无用论”的思潮,而现在,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在体现知识的价值,这是非常可喜的。现在很多创业公司都是些年轻人,你很难看到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头。由于看到的失败例子很多很多,也许我们也会倒下来,但是倒下来很可能意味着新的一条路子出来了,因为很多东西就是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新的东西,很多公司的发展也是这样的,在做一种产品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新的东西,让公司起死回生,从而成为新的转折点。
我说,你们正处在浪尖上,我们观望的人心潮澎湃,你们创业者也许更加心潮澎湃。
处在浪尖上的风险是最大的,一个浪头过来一打就掉下去了。做了这么长时间,我们的心态越来越稳,感觉很多东西并不象以前那么容易,但艰难对你就是一种磨练,这种磨练很难得。
作为学生公司,它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有一种非常大的活力,这种活力也许就源于公司没有一套很好的运行机制,它很活。大家在这里干过也许都是将来的一笔资源和财富,在我们公司干过已经走掉的学生有四十多人。在这样的创业公司里面,大家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基本上都会成为很好的朋友,因为大家在这里不会谈到利益的竞争。
在那些成熟的大公司里,不可能让你有随意折腾的机会,除非你真的很出类拔萃。很多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