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大学生创业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司的核心管理层有5个人,其中鲁军任总裁,童之磊任副总裁,刘颖任技术总监,其他两位因各种原因离开了公司寻求新的发展。
我问鲁军,企业有很多种,你为什么选择做网络公司这样的企业呢?
可以说,做网站,做互联网,做信息技术……都是一个偶然。我本身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我以前也没想过要做这么一个新行业的很时髦的东西。在大学里,我老在想的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没想过要做自己的企业。我在本科学的是汽车工程,我最想的是毕业后到一个大的汽车公司,能够从最基础做起,从一个螺丝螺母,从一个装配线上的工人,从端茶倒水……这样一步步做起。我最大的理想是,在30岁左右,能够当上一个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因为汽车公司肯定不是自己的,所以我没想过自己要当老板。
后来为什么走到今天的这一步呢?朋友特别重要,物以类聚嘛,我刚好跟几个专门做1T技术的人在一起,刘颖、陈曦,还有一位我的老乡,后来他中途退出了。其实,对我来说做什么企业无所谓,我并不在乎。
刚开始筹备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资金,大家都没钱,加起来就几万块钱,已经把腰包全掏出来了。网站的运行要维持,非常需要资金。我记得当时刘颖连吃饭都要用别人的饭卡,那个同学的饭卡被刘颖用完了,刘颖对那个同学说:“你往饭卡加点钱吧。”
缺钱缺得要命,连一台服务器都买不起,也没有办公地点,后来汽车系组织给了我们一个活动室,然后在那干活、睡觉。我主要在外面跑,找资金。很有意思的是,一说起投资,那些人都说:“好,好,好……”也不拒绝你,说我们不投了。真的,都说:“好,好,好……”那时候网络正热起来了,投资者持观望态度,要不就谈不拢。
拿到了投资公司成立以后,公司要朝规范化发展,团体要进行重组,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但又说不清楚,这痛苦在哪?大家一块亲手缔造了FanSo,完后像兄弟一样要分家,当时闹了矛盾,到今天可以说外界所不知道的有关我们内部的风波过去了。
我们的团队最初有8个人,核心的有5个人,就是媒体上介绍的:我任公司总载;童之磊,现在在中文在线任CEO;刘颖,网站的总监;陈曦,负责技术的CTO,现在自己去做了一个公司;然后马云,他去一家公司就职。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的结局是必然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创业之初,大家的理想是一致的,到公司具体运作上,理想就会有差距,可能每个人对公司有不同的想法,对自己有不同的想法。
说白了就是名利,是吧?有名利的冲突。分开了一段时间去想,其实当初所谓的矛盾都是很小的事情。现在我们5个人关系都很好,找到了自己最理想的位置,我们都还是好朋友,我觉得这是很满足的一点。
我说,在面临一个又一个困难当中,你受到的挑战是什么呢?
很痛苦的,因为自身不停地挑战,要对自身不停地否定,改造自己。做一个公司真的很不容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FanSo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司,在中国的这种政策发展中还是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甚至是政治意义,以致处于一个浪尖上的这么一个公司,所以面临的自我挑战会更大,要摆正心态,不能象媒体上说的那样你就好,或者不行。
清华创业园的罗建北老师跟我说了一句话,印象特深,她说:“你作为公司的领导者,公司出现的所有困难,你都不要找客观原因,都不要找别人的原因,就是要先从自己身上去找。即使有客观原因,有别人的原因在里面,你作为领头人必须自己去找。”在这个过程中是痛苦的,因为你会否认自己,甚至觉得自己太差。一旦这一步做到以后,对自己的能力就有极大的提高。
鲁军不止一次地念叨着“痛苦”这个词,往往这种刻骨铭心的痛苦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鲁军忽然话锋一转,拿我写作来举例,说要做一个很好的作家也会面临这样的一个过程,人的成才过程是相似的。
我拿一份《中国青年报》关于他的报道给他看,标题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鲁军解释说:
我当时对那个记者说的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对我们创业者来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只能撞,撞个头破血流,最后把南墙撞破冲过去,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肯定会有南墙的,创业过程中碰的挺多的。
我说,创业是如此的艰难,面临的挑战很多,你心目中有没有比较欣赏的成功创业者,或者说是知识英雄?
欣赏的很多,我觉得那些成功人士都有值得我欣赏的地方。比如说柳传志吧,这是我们1T界企业家的楷模了,我跟柳传志接触不多,在某些会议上打过招呼,请教过,说过几句话。他底下的员工都说,柳总,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我接触过的所有联想的人,都有柳传志的烙印,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企业家成功的地方,他的思想他的做企业的想法烙印在每个员工身上。每一个联想人一提起柳总,脸上就显露出敬仰的神情。
我深信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成功过,就有他优秀的地方。比如说中国企业界的名人,曾经叱咤风云后来又倒下去的史玉柱,他就有很多让我敬仰的地方。
我说,你刚才特别谈到联想总裁柳传志,我就想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意识,将来员工提到你的时候也充满敬仰之情,你是不是也想树立一个在他们心目中的柳传志形象?鲁军沉着地回答:“其实我最希望的是企业能做好,这是最重要的,其余都是次要的。”我想,别的都是随之而来的,就像柳传志,如果联想没有这么辉煌,联想员工还会把柳传志当作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来敬仰吗?虽然最后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但是你至少在别人看来成功过,辉煌过,就像史玉柱。
我对鲁军说,公司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很不容易,如果把一个企业比喻为汪洋中的一条船,你作为公司的老总就是这条船的掌舵者,把握着前进的方向,你是如何看待公司的前景呢?
做互联网这一块,刚开始极其被吹捧,后来极其地被大家贬得一无是处,所以在这一过程也面临着困难。在好的时候,融资的机会把握得不是很好,错过了一些好的融资机会,但是,正是经历了这个风风雨雨的过程,才能体现企业真正的生命力。面临困难,度过难关,生存下来,发展起来,这对企业是一个挑战,对企业的领导者更是一个挑战。
我一直坚信,易得方舟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公司能够度过一个个难关,这也证明了我们公司全体员工的凝聚力。我记得印象很深的是,有个员工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不一定对,但它表达了我们员工的想法。他跟我说:“啊,我们公司的股东不着急呀,他们可能没有公司的荣誉感,这种荣誉感还没有我们员工强。”这句话肯定说得不妥,哪个股东会没有公司的荣誉感?但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在FanSo做事有一种荣誉感,有一种荣辱与共的感觉。
  
我自己也在想,为什么大家这么关注FanSo,这是其它公司很少有的,那些公司里的员工就是打工。昨天我们投资方的老总还跟我说到,原来巨人集团的史玉柱倒下去以后,有很多跟他同时代的人都纷纷鼓励他倒下了应该爬起来。史玉柱的创业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而是寄托着那个时代同龄人的理想。那么,易得方舟在做的事情,可能不仅是我们几个创始人的事情,这个公司凝聚着大家的理想。很多年轻人都想做一番事业,现在有这么好的一个载体,于是也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我说,我虽然不是你们公司的员工,但是做为同时代的大学生,我也真诚地希望FanSo能够成功,并且为你们感到骄傲。推而广之,这一批大学生创业者确实寄托了一代大学生的理想。
我们这一代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代,如果我们这一代还不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那中国的未来要靠谁发展起来?我们这一代从懂事开始就已经是市场经济了,我们再不做些好的企业出来,可以说有愧于这个时代。我跟清华创业园的老师说过,现在说起清华的企业,同方、紫光,主要是这两家。5年以后,说起清华的企业,同方、紫光依然榜上有名,但肯定会再有一些企业,真正的清华企业,从清华创业园成长起来的企业。
据清华创业园发展中心的吴大勇介绍,该园主要有两大“基地”:学研大厦和创业广场,合在一起有8000多平米。自2000年1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