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千万被搞了。这一改,一大堆的技术资料不都得修改,太麻烦了。”文徳嗣对这个提议也不感兴趣。
王洛宾也不想改格林尼治时间,现在他们手里最精确的时间就是丰城轮上的航海钟上的格林尼治时间,自己改成临高时间的话,恐怕就不会有这个原始时间这么精确了。
“我们要在临高设立一个天文台。”王洛宾说。
设立天文台的意义当然不是观察哈雷彗星或者看看哪里有外星生命的迹象,穿越集团的这个天文台的基本用途和古人一样,主要是为了精确的历法和时间服务。
“不仅是天文台,还有气象台。”马千瞩提议,“气象预报对我们很重要。不仅要有气象台,还得建立一个气象监测的网络。”
“还有水文站。”文徳嗣想起了燕雀志和他提起过,要收集临高的主要河流的水文资料,起码也得在文澜河流域建立全流域观测站。
“好吧,这事情算是系统化的长远规划。”文徳嗣把大比例临高地图摊开,“天文台可以设在高山岭地区。”
“这地方不是准备搞畜牧业吗?”
“除了畜牧业,天文台、气象站也可以过去。我提议把高山岭地区作为我们下阶段的建设重点。”文徳嗣说,“把我们的科研机构和资料库搬迁到山区――便于安全保卫,敌人一旦发动进攻,百仞城很可能会变成战场――四面平地,我们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防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临高的台风。到目前为止,穿越集团还没尝试到台风的滋味。根据几个业余气象人员的警告,夏末秋初正是临高遭遇台风袭击的高发时期――虽然临高是海南岛沿海遭遇台风比较少的地区但是台风的威力也不可小窥。每每引起水灾。穿越集团的主要基地不是在港口就是在河边。很容易遭灾害。高山岭地区的风灾损害就要小得多,也不容易闹出水灾来,至于泥石流,大图书馆的人查遍了资料,还没发现高山岭地区有这样的记载。总体来说,是个安全的地方。
高山岭有丰富的水源,自然环境良好,气温也比文澜河流域要温和。地质条件也非常稳定――在深挖洞,光积粮的时代,当地驻军就在此地挖掘过大型战备洞窟,高山岭作为穿越集团的战略储备基地有一定的可行性。
正文【分卷阅读】 第二百二十节 小十字路计划(一)
所谓高山岭,其实是临高县城以西的毗耶山的一个山岭,毗耶山共有六个主要山峰,矗立在临高的北部平原之上毗耶山六岭西北遥扼北部湾,是天造地设的自然屏障,圆几十里内的村镇和田野。是临高的重要战略要地。在毗耶山的西行岭上,清代设有海防炮台,炮火可以控扼临高角、新盈港和儋县排铺港周围的海域。1950年,国民党守军也曾经在西行岭上设置过炮兵阵地,作为临高海岸防御的重点。
海南岛解放之后,解放军也曾在毗耶山地区驻扎炮兵部队,驻地就设在六岭之一的磨盘岭上。
“从临高县城到高山岭――也就是毗耶山区的话,现代公路的里程不过3~4公里――还是属于离我们主基地较近的区域。消灭苟家庄之后设立的大美村群众基础相当不错。如果将大美村提升为大美公社。迁徙一部分移民过去充实这一地区的力量。派驻一个步兵连过去就能相当巩固。这样,我们在西面就形成了屏障。任何敌人都无法直接向百仞城发起攻击了。”军事人民委员何鸣在执委会会议上评估在毗耶山区开分据点的好处。
“但是这会不会造成我们的据点太多,力量分散?”文徳嗣表示担心。部队规模没扩大多少,要设防的地方似乎越来越多了。南宝、马袅现在是kao民兵自保,这种民兵对付下土匪还差不多,要遇到明军估计是立刻就会散伙。
“不会的。”何鸣指点挂在墙上的大比例临高全图――这副图在本时空的精确度是独一无二的,是在现代时空的地图资料的基础上重新测绘修正而成的。
“所谓防御,并非把部队猬集在一处就是最好的防御。”何鸣解释道,“要有效的防御,就必须控制外围的要点。”
控制了毗耶山区,就给百仞城建立了一道西北方向的防线,不但扼住了明军从儋州进攻道路,在西行岭上设置炮台还能够加强博铺港的防御强度。
“我们现在的形式是一字长蛇阵,”何鸣的指示棒沿着文澜河滑动着,“从博铺到南宝,是呈一字排开的局势,如果被人拦腰侧击,卡断交通线,整个战略局面就会十分被动……”
“这个,我不觉得本时空有什么军队能够做到卡断我们交通线这种事……”
“我觉得还是能做到的,话不要说得太满。”何鸣比较老成持重,“你们有谁真正见识到本时空军队的作战能力了吗?”
除了和海盗、土匪和乡勇打过仗之外,穿越集团一手训练出来的“新军”和明军、八旗和“流寇”们还没真正的见过仗。米尼步枪加排队枪毙战法是否能够无敌还没有经过真正的考验。
“只要有几十骑冲上了我们的公路,杀死一个人,劫下一辆牛车,交通就等于中断了。我们将不得不为每一支运输队准备护卫力量。”
这种状态一旦出现会有什么后果,大家都很清楚。首先就是原料供应的中断。百仞城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维持生产依赖的是从博铺和南宝源源不断的输送工业原料。其次是沿着文澜河开发的农场会遭到极大的破坏。农作物不比工厂,可以用大炮和城墙来保卫。
“我们现在要保卫的是‘面’,而不是过去的‘点’,这个思路要及时的转变过来。要控制全临高,不是只占领了条文澜河流域就成功了。”何鸣说。
要保卫面,就必须逐步控制外围的战略要点,以点带面。将毗耶山区基地化就是其中之一。
何鸣的解释使得原先的置疑声消失了。马千瞩趁热打铁,做了关于临高的下一步开发的计划的报告,也就是所谓的“小十字路计划”。
海南岛的开发史上,从宋代开始,就有人提出要在全岛开辟“大十字路”。所谓大十字路,就是在环绕全岛的驿路的基础上,开辟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条干道,横贯整个海南岛,不但大大缩短陆地行程,还能加强政府对海南岛腹地的控制和开发。
但是这个思路自宋元明清以来,始终未能实现,元代军队曾经抵达过五指山脚下,立碑为记,最终还是退回了沿海地区。明代的道路一直修到了海南岛腹地的黎母山脚下,建立了水会千户所城,但是也就止步于此了。
穿越集团的对海南岛的后续计划里,就有新版的“大十字路”计划,而执委会目前要搞得,是在临高的小十字路计划。中心思想也是通过修筑十字路加强对全县的实际控制力。
有了良好的道路,无论是物资、人员的流通,政令的贯彻还是军队的调动,都会变的非常便利,现代国家对基层和民众的强大控制力,正是建立在良好的道路和通迅网络的基础上。
小十字路计划不仅牵涉到对全县的控制,还关系到穿越集团对临高县的政治、经济和产业布局的规划。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里的重头戏。其规模仅次于文澜河流域综合治理。
小十字路计划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目前南北向横贯临高的道路已经被打通,公路从博铺一直延伸到了南宝。博铺、百仞、南宝三个基地的由点到线再到面,不但将整个临高县一分为二,而且掌控了包括县城在内的文澜河两岸最适合发展的土地。而且在实际上控制了临高县城。这条南北向的干道不但直接从东门外的文水桥前通过,穿越集团还利用天地会承租学田的机会,修了前往西门的支路。单道谦的下一步计划是为县城修筑环路――虽然这环路不过区区几百米而已,却能将县城周边的村落和土地完全置于掌控之下。
原先穿越集团就在文水桥畔设置了一座监视县城的炮楼,直接监视东门,现在在西门外又设立了学田庄,间接的又控制了西门。以临高如此小型的城市来说,东门和西门被控制,南门完全处于视野之内,北门则不存在,全县已经完全一览无余。
邬徳准备以东门外的炮楼为核心,安置几十户移民,形成了一个新的设防居民点。一方面是监视县城,另外一方面,也是保卫县城这个十字路的中间点――临高县城以其地理上的优势,是“小十字路计划”中最佳的十字道路交汇点。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