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高启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南海这会去找他的时候,尼克却告诉他杨宝贵已经去家禽场去监修孵坊了。

    这座大型的孵坊是配合天地会的家禽推广计划修建的。人工孵蛋在中国出现很早,明代已经非常普及了,不算什么全新的穿越科技。不过在临高人工孵蛋却不流行,鸡鸭鹅虽然都是本地常见的家禽,但是养殖规模不大,对这方面也没有任何的需求。

    土法的人工孵蛋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北方的炕孵法和华东的缸孵法。吴南海不是学养殖出身,这事情还是要求教杨宝贵,他过去常下乡为养殖户服务,见识很多。

    他建议还是采用北方的炕孵法,这种方法设备简单,孵化量大,非常适合大规模的养殖需求。技术熟练的话,孵化率在80~90%之间,和现代化的电孵法不相上下。一个普通的七火洞炕孵法作坊,一次可以入鸡蛋二千六百枚,每月可以孵化鸡蛋一万五千只之多,即使要扩建也相当简单,几乎不需要任何现代化设备和物资――比起烧制砖土坯砖的保温性更适合孵坊使用。

    吴南海来到工地的时候看到杨宝贵正在工地上指导,这座新建的孵坊做了稍许的改进,有了瓦屋面和砖包砌的外墙――毕竟在临高这地方,纯土坯房是存在不了多久的。

    “总觉得有些浪费了。”吴南海看着这座施工中的简陋小房子。他很发愁上哪里去找每次二千六百枚精蛋。因为鸡蛋少,精蛋的胚胎保存期又很短暂,所以收集到的精蛋都是给母鸡自然孵化的。

    “不会浪费的。雨季总免不了要做烘干工作,这个孵坊也可以客串烘干室么。”

    杨宝贵劝他不必担心:“第一批正在育雏的大概可以提供二百只。够二十个小农户养了。慢慢的批量就会大起来了。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想我们刚搬到这里来的时候才几只鸡?现在都有上百只了。增长率可是百分之几千。再这么发动群众一搞,到年底说不定还得扩建。”

    “带我去看看鸡舍吧。”

    “好。我先关照他们几句。”杨宝贵看了下工地上的情况,最要紧的火炕烟道已经基本完工了――这个部分最要紧,盘得好的火炕,节省燃料,传热快。盘得糟糕的,不爱热还会倒烟。也是一种专门的手艺。临高这地方当然没有盘火炕的工人,就是移民中也找不出来。完全看书操作。按照图纸施工。他向领工的人吩咐了一下,带着吴南海往新落成不久的鸡舍去了。

    新的鸡舍依然采用了竹篱笆围墙,渔网遮围的散养方式,种植攀藤类的蔬菜作为鸡棚的遮蔽物。新鸡舍实现了分舍饲养。种鸡被单独圈养,蛋鸡、雏鸡和育成鸡各有自己的空间,互不干扰。便于按它们的状态添加不同的饲料。最后还有一种青铜火鸡,现在它们已经扩大大了十来只。

    二百来只育成鸡正在笼网下的广阔空间里活动。看起来精神状态不错。地上刚刚洒过水,有股石灰的气味。

    “这里每天定时打扫鸡粪,再洒石灰水消毒――没办法,密度还是大了些。得防着闹病。再说鸡粪也是饲料,不能浪费了。”

    “我们没养鱼吧。”

    鸡的消化道短,排出的粪便里还包括有许多营养物质。吴南海知道有一种循环农业就是在鱼塘旁养鸡,鸡粪喂鱼的。

    “喂猪。”

    “kao,真恶心。”想着鸡粪的臭味吴南海已经觉得无趣了。

    “发酵之后猪还挺爱吃的。”杨宝贵苦笑着说,“说真得我也不喜欢这种饲养法。以后饲料充裕了就当肥料用好了。”

    吴南海跟着他又去了鸭棚。鸭子在家禽养殖中效益其实比鸡要好得多。鸭是杂食性的家禽,能够在放牧中自我觅食,耐粗饲,饲料转化率也高。在春季的第一造水稻种植的时候,法石禄还试验性的搞了稻田养鸭,让鸭子在水稻田里觅食,不仅可以利用稻田里的田螺、小鱼虾,还能消灭害虫和杂草。法石禄准备等稻田里的稻谷收割完毕之后再驱赶鸭子进去清场,把留落在田地里的秕谷和零星稻谷吃掉。这比人工清理要来得便捷和彻底多了。这在日本还有个好听的名词叫“鸭法稻作”,算是复古流的纯天然稻作法。

    鸭棚就设在河湾旁一道竹篱笆把水湾和河道隔离开,设有一道可启闭的闸门。免得鸭子自顾自的跑路。这里芦苇茂密,河水里养分丰富,河湾沿岸有大量鸭子爱吃的螺蛳之类的水生动物。农委会在移民里找了一个养鸭人每天出去放鸭子,顺便还捞螺蛳和蚌壳,砸碎之后作为鸭子的饲料用。

    “不要乱踩。”杨宝贵提醒他河滩的草从里尤其不要乱踩。鸭子很可能把蛋就随便产在里面了,傍晚的时候养鸭人会巡视一遍,把蛋都捡回去。

    “我们现在有二百多只鸭子,还有三十多只鹅。鸭鹅比鸡来说就节约饲料多了,除了蛋用禽要补充蛋白质饲料之外,大量的都用青饲料,产蛋率也不错。也可以作为推广饲养对象。”

    鸭子是当地的土鸭和从现代时空带来的北京鸭。杨宝贵准备把它们杂交之后看看效果怎么样,至于鹅穿越者没带来――因为中国的土生鹅品种是公认的良种。他只是简单的从市场上买了几头回来――华南最常见的狮头鹅

    吴南海说:“养鸭和鹅都要有水面,养殖条件受限制的,没有鸡那么好推广。再说鸭蛋和鹅蛋不受欢迎。大伙还是喜欢鸡蛋。鸭蛋不做成皮蛋、咸蛋有人愿意吃嘛?鹅蛋你吃过吗?”

    “糟鹅蛋我吃过,味道不错的。”杨宝贵回忆起了当年吃糟鹅蛋的美味来。

    “家禽就是增长快。养猪要是也能有这么高的繁殖效率就好了。”

    “猪的繁殖率也不算差,母猪一年二窝能下二十头猪仔,好好的饲养成活率还是很高的。”杨宝贵说,“最大问题是缺母猪。

正文【分卷阅读】 第一百七十一节 猪与牛

    农庄有二对长白猪和一对东北民猪作为初始种猪要扩大猪群,kao自带的外来母本是不够的――太浪费良种公猪宝贵的精液了。一头母猪一年只能产二窝,而一头公猪每年可以给20~30头母猪配种,采用人工授精一年可以给近千头母猪配种。

    所以他特意搜集了本地最具有代表性的良种猪临高猪作为母本,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迅速扩大种群。本地的养猪业还算发达,农户家家户户都养猪,可惜饲养水平太差,按现代畜牧学标准全属于营养不良,杨宝贵勉强买到了十来头还算过得去的母猪来配种。另外又精心挑选饲养了十多头母苗猪准备充作繁殖的母本。

    因为熊卜佑一天到晚念叨的要保护纯种临高猪――每次说起临高畜牧站把纯种临高猪给杂交化的时候,熊卜佑总是义愤填膺。杨宝贵特意从农户手里搞来几头架子猪进行育肥养殖,结果发现临高猪不是一种适合现代农业大规模生产的猪种――它的生长期太长了,体重增加之慢闻所未闻。他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育肥一头200斤左右的生猪得24个月才能出栏。对比现代猪存栏不过一年来说实在不经济。

    “临高畜牧局当年把临高猪都闹成杂交品种了也是情有可原,不然怎么满足的了这么大数量的出口?”

    “你现在也在把临高猪搞成杂交品种嘛。”

    “我可是还保存着几头纯种的――每个品种我都要保留几头种畜的。保持原种很重要。”

    养猪场新建成的成排的猪圈里大部分还空荡荡的。临高冬季不甚寒冷,但是夏季比较湿热,雨水多,还有台风的问题,所以杨宝贵在主持养殖场修建的时候选择了单坡敞开式的猪圈,利于通风散热。而且猪圈的用材是相当考究的,地面全部用水泥抹平。整个猪圈力求坚固,能抵御大风,防雨性能好,。

    “夏季台风不是闹着玩的,”杨宝贵说,“现在贪便造得廉价,猪圈一塌了压死了猪就损失了。”

    吴南海注意到猪圈附近留着一大片的用坚固的竹篱笆围起来的土地,土壤被翻得凌乱不堪,还有几个乌黑的烂泥塘。

    “这是猪的体育场,”杨宝贵说,“虽然不养跑步猪,但是猪适量运动运动有益增加食欲,烂泥塘也是它们爱玩的项目――还能防病。”

    猪舍和运动场的四周,已经种植了许多的植物,包括防风林树苗,猪舍的墙根种着南瓜,猪舍lou天栏的上方搭着架子,种上了西葫芦。不但可以给猪圈遮阳降温,还能用来补充饲料。

    “这猪的日子还真是逍遥。周边的环境卫生也不错。”

    “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