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史集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要在勤俭的原则下,切实搞好和不断改善各项教学保障工作。要加强图书
馆、资料室、实验室、兵器馆的建设,积极开展教学,逐步实现教学设备的现代化。
    《决定》要求院校党委必须以主要精力抓教学。各级领导要深入实际,亲自参
加教学实践,亲自讲课,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院校全体人员都要明确树立为教学服
务的思想,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1978  年11  月7 日,中央军委批准了《关于调整和增建院校的报告》,报告
中说,全军共办112 所院校,除现有84  所外,再增加28  所,同时对现有的院校
进行部分调整和改建。到1979  年,全军共建33  所院校,连同原来的84  所,共
计116 所,大体上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的状况。1980  年12月,全军院校第11 
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经过院校培训提拔干部的规定》,确定要通过院校训练,尽快
培养一支坚持党的路线、具有现代战争组织指挥才能和专业知识、比较年轻的干部
队伍。1983  年2 月19  日全军第12  次院校会议讨论修改了中央军委《关于加强
军队院校建设的决定(草案)》,提出了加强军队院校建设的措施和要求。会议进
一步明确了军队院校的办校方针、原则。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依据,以教学为中心,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培
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院校教育与部队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会议还确定:为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
化、知识化、专业化,今后干部的提拔和晋升都要经过院校培训;院校要继续坚持
以正规培训为主,切实打好基础;部分初级指挥学校开办四年制大学班,通过全国
高考招收学员,培养具有大学本科水平的初级指挥干部和飞行员。会议还提出了
“四个舍得”,即舍得拿出最强的干部去办院校,舍得选送优秀干部战士进院校,
舍得拿先进的技术装备给院校,该花的钱要舍得花。1986年2 月17  日,第13  次
全军院校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修改了《中央军委关于军队院校教
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和《全军院校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草案),讨
论院校改革整编工作,研究贯彻落实的措施。要求军队院校必须培养具有良好的政
治素质的新型人才。
    同年6 月9 日,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军队院校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的重
点是理顺体制,进一步完善指挥院校初、中、高3 级培训体制,完善中等、高等两
类专业技术院校和学科结构。同日,中央军委批转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
部关于《全军院校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根据这个方案,撤销、合并或改建了
一批院校,调整了全军院校数量,压缩了总人数。
    此外,海、空军各试办了1 所士官学校,并在一部分军官院校内设置了士官大
队,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军队院校的培训体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
    1984  年11  月1 日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邓小平根据国内形势,提出了军队
建设实行战略性转变的思想,即军队工作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
态转入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充分利用较长时间内大仗打不起来的相对和平环境,
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军队以现代化为中心的根
本建设,提高军政素质,增强现代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这是邓小平根据实事求是的
原则,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站在世界全局的高度所作出的科学
决策,也是邓小平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一个较长时期里,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基本立足
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强调军队建设要适应临战状态。
    由于六七十年代国外与国内,客观与主观的复杂原因,对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
曾一度估计过分严重。由于认为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迫在眉睫,因此,在一段时间
里,全国备战,时刻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1978  年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
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人民
解放军开始进行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始转移到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全面建设上来,这
就要求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要由随时准备打仗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同
时,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也要求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现这一转变。而要实现军队建
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就必须对国际形势以及战争危险作出正确判断。
    从1984  年11  月中央军委座谈会以来,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了对国际
形势的判断。他指出,我们讲战争危险已经讲了很多年,现在应该真正冷静地作出
新的判断。有了新判断,才能真正安安心心地搞建设,才能把工作重点转到建设上
来。从国际战略格局来看,打世界战争,只有两家有资格,一个是苏联,一个是美
国。但两家又势均力敌,特别是核武器,拥有量多,都有毁灭对手的力量。谁对谁
都没有绝对优势,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苏、美双方都在努力进行全球战略部署,但
各自的全球战略布局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战略布局的任务都远没有完成。和平力
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
    世界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但世界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已成为不可逆转
的历史潮流。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战
略格局。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已成为遏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举足轻
重的力量。中国需要和平,最不希望发生战争。中国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和平国际
环境,需要各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来加强经济建设,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1985  年5 月23  日至6 月6 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邓小平在会
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世界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但是,全世界维护和平的
力量进一步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
平是有希望的。根据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这一科学判断,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作出了
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即由过去的立足于“早打、大打、
打核战争”的临战准备,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也就是要充分利用较长
时间内大仗打不起来的和平环境,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抓紧时间,
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军队建设,提高军队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自
卫能力,为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做好长期准备。为具体贯彻军队建设指导
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会议还作出了减少军队员额100 万的决定,并通过了《军队体
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参加会议的军队高级干部一致拥护中央军委作出的重大
决策以及有关的一系列决定。这次会议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所作
出的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为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揭开了新
的一页。
    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变,对我军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此我
军开始了以加强现代化为中心的总体建设,军事工作出现了新面貌。
                              平反冤假错案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为了篡党夺权,煽动“怀疑一切、
打倒一切”,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残酷迫害,在全国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与此
同时他们为了篡夺军队的领导权,打击反对他们倒行逆施的广大干部战士,在军队
中也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许多在长期革命战争中英勇战斗,为解放全中国建立了
丰功伟绩的高级干部,包括一些参与缔造人民解放军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被
立案审查,被无辜戴上“军阀”、“土匪”、“军内走资派”、“反党分子”、
“修正主义分子”等政治帽子,受到残酷迫害,有的被长期隔离,有的被关进监狱,
有的被迫害致死。有一些干部虽未立案审查,但受到了错误的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