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不用。1969 年军事训练恢复以后,新疆、沈阳、济南、北京等军区的一些部队
走出营房,进行野营拉练。为提高部队能走、会打的本领,他们在野营训练中增加
行程,加大难度,提高速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70 年2 月3 日,总参谋部转
发了沈阳军区某师《“千里野营”总结报告》,《报告》提出野营训练为促进战备
思想落实提供了一条好途径,为落实四好、全面建设连队提供了一条好路子,为培
养部队优良战斗作风提供了一个好方法,为部队适应战时生活管理提供了一个好措
施。他们认为:“部队多动一动有好处,动中才能更多地发现问题,更好地解决问
题”。毛泽东看了这个报告及新疆、济南军区野营拉练情况的两个报告后,充分肯
定了这一作法,批示:“这样训练好”。11 月24 日,毛泽东在北京卫戍区《关
于部队进行千里野营训练的总结报告》上批示:“全军是否利用冬季实行长途野营
训练一次,每个军可分2 批(或不分批),每批2 个月,实行官兵团结,军民团结。”
在报告的最后一页,毛泽东又批示:“如不这样训练,就会变成老爷兵”。12 月
6 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通知,要求全军迅速掀起冬季长途野营训练的热潮,从12
月到次年3 月,普遍拉练2 个月。一方面要侧重进行阶级教育、光荣传统教育和行
军宿营、侦察警戒、生活管理、群众工作的演练;一方面也可搞一些急行军、夜行
军,侧重练指挥、练通信联络、练战术技术、练诸兵种的协同动作和后勤保障。通
知要求各部队、院校、大军区机关都要根据各自情况组织拉练。
按照军委部署各野营部队着重进行了行军训练。在各种复杂的野战环境里,他
们练习行军、做饭、宿营、警戒;他们采取走训和驻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技术和战
术训练,演练突破、迂回、包围、追击、防御、反冲击等攻防作战战术,演练打坦
克、反空降。反空袭等战术技术;海军组织海上拉练,锻炼海上作战和生活能力;
空军组织了转场训练,锻炼部队的机动能力。
野营训练培养了部队的吃苦耐劳精神,检验了部队在野战条件下走、打、吃、
住、藏的能力,使部队学到了许多在营房中学不到或难以学到的东西。
野营训练密切了官兵关系,增强了军政、军民团结。同时,许多部队到韶山、
井冈山、古田、遵义、延安等革命圣地、著名战场及其他先进典型的地区参观访问,
提高了指战员的思想觉悟。同时野营训练也暴露了部队存在的许多问题,主要是行
军、做饭、宿营、警戒方面的问题比较普遍。其他如战士负荷太重,许多装备和战
备物资带不走;通信器材少,质量差;机关组织指挥能力差,基层干部不懂本级战
术,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军、兵种知识,合成意识差等问题亦较为突出。
野营训练作为一种基础的训练方法,在“文化大革命”特定的环境中被恢复使
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一是野营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部队,全面锻炼了部
队,提高了部队的适应能力;二是培养了部队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加强了组织纪
律性,增进了官兵团结,密切了军民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军事训练正了名,
使过去几乎无人敢提及的军事训练以这一形式得到了承认和恢复。
林彪反党集团反革命武装政变阴谋彻底破产全军开展批林整风运动
林彪集团是在“文化大革命”特定条件下出现的、以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利
为目的而进行阴谋活动的一个反革命集团,他们利用党内“左”的错误和文化大革
命的特殊环境,大搞宗派主义,排斥打击大批老干部,攫取到党政军的很大一部分
权利,但仍不满足。他们意识到江青、张春桥等人权利的发展有超越自己的趋势,
便不断利用各种机会,图谋提前接班。
1970 年3 月8 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
意见,同时提出关于改变国家体制、不设国家主席的建议。林彪集团把四届人大看
作是他们实现篡夺国家最高权利的大好时机,希望通过四届人大名正言顺的当上国
家主席,而毛泽东不设国家主席的建议,必然使林彪的野心落空。4 月11 日,林
彪有意提出设国家主席,并虚伪地建议由毛泽东担任。
次日,毛泽东回答“我不能再作此事,此议不妥”。5 月中旬,林彪同吴法宪
说“要设国家主席,不设国家主席,名不正,言不顺”。叶群更露骨地说“如果不
设国家主席,林彪怎么办,往哪里摆?”7 月中旬,毛泽东第4 次提出不设国家主
席。8 月22 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林彪、陈伯达再次提出要设国家主席,
并建议毛泽东兼任国家主席,遭反对。
8 月23 日至9 月6 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会议由毛泽东主持,
周恩来宣布了会议的三项议程:一是讨论修改宪法,二是审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三是讨论战备问题。林彪在开幕式上却别有用心的大谈毛泽东是“天才”;当晚在
政治局讨论国民经济计划会议上,吴法宪提出要全会听林彪的讲话;接着陈伯达、
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在第2 天下午的分组讨论会上,按照预谋而同时宣
讲由陈伯达选编经林彪审定的《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称天才”几段语录》
的材料,并照林彪讲话的主旨,抓住设国家主席和称天才两个问题借题发挥,当晚
华北组又发出了陈伯达吹捧林彪的坚持设国家主席的华北第二号简报(全会第六号
简报),引起一片混乱。
8 月25 日,江青向毛泽东反映了分组会议的情况,毛泽东也看到了华北组第
二号简报,对林彪等人为争夺权利而进行的宗派活动有所察觉,即召集有各组组长
参加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立即停止讨论林彪讲话,收回华北组第二号简报,
责令陈伯达检讨。8 月26、27 日,周恩来等连续找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谈话,
责成他们向党中央作检讨。但林彪却在28 日晚对吴法宪说:你没有错,不要作检
讨。林彪还极力给他的心腹们开脱,说“军队的几个同志也没有同陈伯达共过事”,
“他们都是炮筒子,说话走了火”。
刚刚上山的黄永胜见势不妙,赶紧销毁了早已准备好的发言稿。林彪集团发动
的这场袭击,由于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而迅速偃旗息鼓了。8 月31 日,毛泽东
写了《我的一点意见》,印发全会,揭穿:“称天才”的骗局,批判了陈伯达的唯
心史观。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全会决定对陈伯达进行审查和批判,挫败了林彪和平
抢班夺权的阴谋。会后,全党开展了“批陈整风”运动,并派人参加林彪集团把持
的军委办事组,逐步削弱了他们的权势。
林彪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在庐山他对吴法宪说:我们这些人搞不过他们,搞
文的不行,搞武的行。转而密谋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以暴力方式抢班夺权。10
月在林彪的策动下,已当上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空军作战部副部长的林彪之
子林立果,组成了武装政变的骨干力量,取名为“联合舰队”。1971 年3 月,他
们又制订了武装政变计划,取名为“571 工程计划”。
3 月31 日,林立果在上海秘密召开由政变骨干分子参加的所谓“三国四方会
议”,确定了政变的“指挥班子”和政变步骤、手段等,“联合舰队”加紧了进行
反革命政变的准备活动。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后,毛泽东逐步了解到林彪一伙在庐山会议前后的一些异常
活动,于1971 年8 月14 日至9 月12 日离京赴南方巡视。他在沿途先后找了湖
北、河南、湖南、广东等11 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武汉、广州、福州等五大军区
的负责人进行谈话。谈话中,毛泽东总结了历次党内斗争的经验,提出了“要搞马
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三项基本原则。他还着重谈了九届二中全会上的斗争,点名批评林彪和黄、吴、叶、
李、邱等人,指出,“有人急于想当国家主席,要分裂党,急于夺权。”“庐山这
件事,还没有完,还没有解决”,林彪对这件事“当然要负一些责任”。毛泽东的
这些谈话,对参与林彪集团阴谋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