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史集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成功地贯彻这一方针的结果。1951  年9 月4 日,国民党“福建人民反共救国军”
360 多人,分两路从福建惠安县登陆。人民解放军驻福建部队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
迅即进行围追堵截,两路入窜之敌除极少数从海上逃走外,其余全部被歼。化装成
和尚企图逃走的“泉州纵队”司令陈令德被活捉。
    三、挫败“以大吃小”的突然袭击
    国民党军的武装登陆内窜活动屡遭失败后,台湾当局从1952  年起,变换手法,
采取所谓“以大吃小,速进速退”的战术,以几倍、十几倍的优势兵力,在海军、
空军的配合下,突然袭击大陆防御力量薄弱的海岸突出部或沿海岛屿,企图歼灭解
放军的守备小分队,得手后或发现解放军的大部队增援时,即迅速撤离。这种“以
大吃小”的突然袭击,直至1953  年7 月进犯东山岛惨败后才被迫收场。东山岛是
福建的第二大岛,面积为165 平方公里,人口约8。3 万,是闽南的海上屏障。驻守
东山岛的是解放军公安80  团2 个营(欠1 个连)。7 月15  日21  时,国民党军
金门防卫司令部上将司令长官胡琏,率领45  师(欠133 团2 个营),18  师53  
团和海匪第1 、2 突击大队等部1 万余人,分乘舰艇13  艘,由金门启航驶向外海。
福建军区于16  日1 时电令闽中、闽南各海防部队,立即做好战斗准备。负有作战
指挥任务的31  军,即令步兵91  师272 团,立即奔赴漳浦旧镇集结待命。驻东山
岛的公安80  团1 、2 营(欠4 连)和迫击炮连,于拂晓前进入阵地,做好战斗准
备,位于东山岛北侧八尺门渡口的水兵1 团1 连,担负输送作战部队进出岛和转移
东山县地方人员出岛的任务。16  日拂晓,金门国民党军1 万多人,在海军、空军
配合下,进犯东山岛。守岛解放军在增援部队有力配合下,激战36  小时,歼灭国
民党军3379  人,击落飞机2 架,炸毁坦克2 辆,击沉登陆艇3 艘。作战中,人民
解放军伤亡和失踪1250  人。东山岛战斗的胜利,是对国民党军“以大吃小”袭扰
活动的沉重打击。
    从1949  年秋至1953  年7 月,据不完全统计,国民党军对大陆进行的上百人
至上万人的中、小规模登陆窜犯活动有71  次,出动的总兵力为4。77  万人,被大
陆军民歼灭7900  余人。
    东山岛战斗后,国民党军被迫改变策略,主要以小股武装对大陆进行袭扰。
               中国军事顾问团协助越南人民军打败法国侵略者
    50  年代初期,人民解放军在完成国内作战任务的同时,还遵照中共中央的指
示,派出援越军事顾问团,大力支援越南人民的抗法独立战争。从1950年3 月至1954 
年7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向越南军队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和后勤军需物资援助,
帮助训练越军主力部队的同时,派出军事顾问团,全面帮助越南军队建设,协助组
织指挥作战,为越南人民取得抗法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一、应邀派遣军事顾问团
    1950  年4 月17  日,中央军委应越南人民政府和胡志明主席的请求,决定从
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各抽调1 个师(包括师、团、营)的全套顾问,另从第四
野战军抽调1 个军官学校的全套顾问及教员,从第三野战军选调人员组成援越军事
顾问团团部。7 月下旬,军事顾问团正式组成,韦国清任团长,梅嘉生、邓逸凡任
副团长。军事顾问团下设军事、政治、后勤3 个顾问组。8 月9 日,军事顾问团启
程入越,12  日到达越军总部所在地广渊地区。
    韦国清任越南总军委和越军总司令顾问,梅嘉生任军事顾问组组长,邓逸凡任
政治顾问组组长,马西夫任后勤顾问组组长,梅、邓、马3 人分别担任越军总参谋
部、总政治局和总供给局顾问。同时,也向越军主力部队第304 师、第308 师、第
312 师派驻了顾问组。
    二、协助组织指挥作战
    协助越军组织指挥作战,消灭法军有生力量,夺取抗法战争的胜利,是军事顾
问团的一项主要任务。军事顾问团入越后,先后协助越军组织了边界战役、红河中
游战役、18  号公路战役、宁平战役、西北战役、上寮战役、1953年至1954  年冬
春作战和奠边府战役。其中,边界战役、西北战役和奠边府战役,是抗法战争决定
性胜利的三个重要战役。1950  年7 月初,中共中央代表陈赓动身赴越,沿途进行
了有关军事、政治情况的调查,8 月14  日到达广渊越军前线指挥所,与早两日到
达的由韦国清率领的中国军事顾问团会合,于9 月16  日协助指挥越南人民军发起
边界战役。边界战役解放了高平、东溪、七溪等战略要地,打破法军经营多年的边
界防线。边界战役结束后,陈赓奉调回国。从1950  年底到1952  年12  月,军事
顾问团又协助越军组织了红河中游、东北(18  号公路)、宁平、西北上寮等战役。
这些战役的胜利,使越南北方的根据地得以巩固和扩大,并打通了中越边界的交通
线,从而为争取抗法战争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奠边府在莱州以南约75  公里紧靠越、老边界的地方。该地是越西北高原上较
大的盆地,南北长约18  公里,东西宽6 —8 公里,四面环山,人烟稀少,交通闭
塞,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侵越远东法军总部认为,奠边府不仅是联结越西北和上
寮的“战略十字口”和上寮的屏障,而且是建成控制整个印度支那的陆、空军重要
基地的理想处所。因此,法军把整个西北的防御力量集中到奠边府,并决心“不惜
任何代价守住这个陆、空基地”。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提出了歼灭奠边府法军的
设想,并向中共中央军委作了报告。越军前指接受了军事顾问团的建议,拟制了奠
边府战役作战方案。在战役准备阶段,莱州之敌于12  月7 日撤退,越南人民军从
南北两个方向构成了对奠边府的包围。同时,法军迅速增兵至16  个营,建成49  
个大小据点和2 个野战机场。法军声称,奠边府是东南亚不能攻克的“凡尔登”。
军事顾问团与越军前指共同分析了这种情况,确定改“速战速决”为“稳扎稳打”,
严密包围,逐点攻占,波浪式推进,最后总攻的作战方针。1954  年3 月13  日,
越军对包围了三个月的奠边府发起攻击,至4 月下旬,扫除了奠边府周围的据点,
法军被压缩在不足2 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内。5 月1 日,总攻开始,中国装备越军
的6 管火箭炮发挥了巨大威力。7 日下午,法军指挥官德卡斯特莱将军投降,奠边
府战役胜利结束。此役歼敌1。62  万人。
    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是越南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沉重地打击了法国殖民主义者,
加速了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通过外交斗争的胜利,迫使法国在日内瓦协议上签
字,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同年7 月,越南全境停火,法军撤出越南和整
个印度支那,北纬17  度线以北的越南北方全部解放。
    三、帮助越南加强军队建设
    中国军事顾问团在协助越军组织指挥作战的同时,还从各个方面帮助越军进行
建设。在军事工作方面,军事顾问团根据作战任务和形势发展的要求,有计划地帮
助越军在作战和建军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三次转变,使其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现代化
建军的轨道。在政治思想建设方面,军事顾问团不仅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之有效
的政治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传授给越南人民军,而且帮助越军建立起一整套的政
治工作制度和业务机构,这对保证越军作战的胜利和完成各项建设任务都发挥了积
极的作用。在后勤建设方面,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军整顿并健全了后勤组织,完善了
规章制度,组织了后方建设,提高了保障能力,并使后勤工作逐步走上正规。
    抗法战争期间,中国是唯一给予越南无偿援助的国家。1950  年到1956年,中
国向越南提供各种枪15。5  万支,各种炮近3700  门,各种枪弹5785万发,各种炮
弹108 万发,以及大量的通信、工兵、后勤器材和其他军用物资。这些装备,有些
是从缴获的美式装备中抽调的,有些是从苏联进口后无偿转让给越南的。这些援助
有力地保证了越军作战和建设的需要。中国军事顾问团从1950  年8 月入越,到1956 
年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