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形势下,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了保存残余的反动势力,赢得时间,在美帝国
主义的支持下,企图依托长江以南半壁山河,重整军力,伺机反扑。
蒋介石在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情形下,被迫于1949 年1 月1 日发出求和声
明,提出要在保存国民党宪法、宪政、国体、法统和军队等条件下,与中共进行和
平谈判。接着于21 日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任代总统,出面同我党进行“和谈”。
但蒋介石在“引退”前对继续进行战争作了布置,“引退”后又以国民党总裁的身
份总揽军政大权,实行幕后操纵,企图卷土重来。
中共中央一方面深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假和平阴谋,于1 月5 日,新华社发
表了毛泽东撰写的评论《评战犯求和》,痛斥了蒋介石的元旦求和声明;另一方面,
“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1 月14 日,毛泽东
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指出蒋介石的“求和建议是虚伪的”,蒋介石的“求和条
件是继续战争的条件,不是和平的条件”,并提出了中共实现和平的八项条件:一、
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
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
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
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声明中共愿意在这八项条件的基础上和南京国民党反动政
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进行和平谈判。毛泽东关于时局的声明,
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意愿,获得了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坚决拥护,给蒋介石的假
和平阴谋以沉重打击。
1 月19 日,南京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会议作出决议,“愿与中共立即先行
无条件停战”,双方各指定代表进行和平商谈。这一无理决议当即遭到中共的断然
拒绝。1 月22 日,李宗仁上台后,即发表文告,声称“中共方面所提八项条件,
政府愿即开始商谈”。南京行政院于同一天宣布,派邵力子、张治中、黄绍竑、彭
昭贤、钟天心5 人为和谈代表。1 月23 日,李宗仁又令行政院施行所谓七项“和
平”措施:各地剿匪总部一律改为军政长官公署;取消全国戒严令(接近前线者例
外);裁撤勘建大队,交国防部另行安置;释放政治犯;启封一切在俄乱期间抵触
勘乱法令而被封的报刊杂志;取消特种刑庭,废除特种刑事条例;通令停止特务活
动,人民非依法不得擅自逮捕。
与此同时,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大耍反革命两面派的手法,加紧备战。
蒋介石早在“引退”前就已拟定计划,准备利用和谈争取3 到6 个月的时间,
在长江以南重新编练国民党军400 个师200 万人,并重新部署兵力,加强台湾、上
海、东南沿海、华中、西南等地防务及长江防线,以确保江南半壁山河。
中国共产党为了以真和平来揭穿国民党反动派的假和平,没有拒绝李宗仁的和
谈要求。1 月25 日,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谈话表明了我党的严正立场:
“我们允许南京反动派政府派出代表和我们进行谈判,不是承认这个政府还有
代表人民的资格,而是因为这个政府还有一部分反动的残余的军事力量。”2 月14
日,中共在北平接待了受李宗仁派遣、以私人资格出面的“上海和平使者团”16
人。2 月22 日,毛泽东、周恩来在平山县西柏坡村接见了“和平使者团”,双方
就和平谈判及其他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了主要内容为“谈判以中共1 月14
日声明及所提八项为基础”的八项非正式协定。3 月26 日,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
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为和平谈判代表,周恩来为首席代表;和平谈
判决定于4 月1 日开始在北平进行。
3 月29 日,国民党政府派邵力子、张治中、黄绍竑、章士钊、李蒸、刘斐为
和平谈判代表,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代表团秘书长卢郁文,顾问屈武。
3 月30 日,国民党决定了和平谈判的五项基本原则:一、停战需在和平谈判
以前实现;二、国体不容变更;三、修改宪法须依法定手续;四、人民之自由及生
活方式必须保障;五、土地改革等首先实行,但反对以暴力实行土地革命。
1949 年4 月1 日,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到达北平。北平谈判开始,双
方首先交换了关于战犯问题和渡江问题的意见,国民党代表要求对战犯从宽处理,
要求人民解放军不要过江。此间,国民党继续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伎俩。4 月1 日,
南京发生了镇压学生要求接受中共八项条件实现和平的“南京惨案”。4 月10 日,
李宗仁召集会议,主张:就地停战;国共划江而治,对中共和平渡江占领京沪的要
求断然拒绝。
面对国民党的假和平伎俩,中共中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南京惨案”发
生后,新华社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评论《南京政府向何处去?》,指出这是国民党
借以抵抗中共八项和平条件的结果。
4 月12 日,和谈双方经过频繁接触和交换意见,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草
案)》。4 月13 日,双方举行正式会议。中共首席代表周恩来把和平协定草案八
条二十四款正式提交国民党代表团,4 月15 日,双方举行第2 次正式会议,中共
代表团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交付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国民党政府代
表团表示可以接受。4 月16 日,国民党政府代表团派代表黄绍耽、顾问屈武返回
南京复命。中共代表团约定4 月20 日为国民党政府签字的最后期限。
4 月17 日,周恩来在作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时指出:“国内和平协定八
条二十四款一定要实现,不论用战斗或用和平的方法。”4 月20 日,国民党政府
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北平谈判宣告破裂,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阴谋彻
底破产。4 月21 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百万雄师渡长江
1949 年元旦,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献词中,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
底”的号召,向中外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完成解放全中国的
任务。4 月20 日,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人民解
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
国民党军为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利用和谈争取时间,到1949 年4 月初
为止,在宜昌到上海1800 余公里的长江沿线,部署了115 个师约70 万人的兵力,
其中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部75 个师约45 万人,担任湖口至上海800 余公里
段的沿江防御;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集团40 个师25 万人担任宜昌至九江近千公
里的沿江防御,并配置以海军130 余艘舰艇,空军300 余架飞机,构成所谓陆海空
立体防线。其企图和部署是:以一部兵力控制江北沿岸若干据点,作为警戒阵地,
以主力18 个军54 个师沿长江南岸布防,重点置于南京以东地区,并在纵深控制
一定机动兵力,大量杀伤我军于半渡之时,或消灭我军于滩头阵地;如江防被我突
破,则分别撤至上海及浙赣铁路组织新的防御。
中央军委于2 月3 日至3 月20 日先后决定:以第二、第三野战军的7 个兵团
24 个军及地方部队100 万人,准备于4 月间发起渡江战役,歼灭汤恩伯集团,夺
取国民党政治、经济中心——京沪杭地区,为尔后向各地区进军创造条件。同时,
以第四野战军第12 兵团率第40、第43 军等部约10 万人,组成先遣兵团迅速南
下,攻取信阳,威胁武汉,会同中原军区部队钳制白崇棺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
战军渡江作战。
为加强渡江作战的统一领导,2 月11 日,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
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 位同志在淮海战役期间组成的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
事及作战的职权,华东局和总前委均直属中央。”1949 年3 月31 日,总前委制
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组成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
有重点的多路突击战法,于4 月15日18 时在江苏靖江至安徽望江段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