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臣和将领们一片寂静。
于谦看着陈循:陈大人,救灾的粮食可已运出?
陈循:回于大人,本官已按于大人吩咐,将京城的粮食运往灾区,不日即可送到受灾百姓手中。
于谦点点头:好。
陈循:光有粮食还不行,连日暴雨,黄河水位猛涨,本官听说,沿河一带百姓,惟恐黄河决堤,多已离乡背井,四处逃难了。
彭坚:黄河大堤,关系到千千万万百姓生命,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
于谦:彭御史所言极是,当务之急,是先保住大堤。
陈循:要保住大堤,光靠当地的百姓还不够,这人手……
于谦沉吟了一下:陈将军。
陈镒:属下在。
于谦:本官令你速调一支人马,赶往灾区,协助当地军民救灾。
陈镒:是,属下领命。
于谦:皇上对河南、山西灾情极为关注,务必要各位同心协力,降服洪灾,确保黄河大堤无虞。
大臣和将领们:是!
于谦:彭御史。
彭坚:卑职听候大人吩咐。
于谦:我已奏请皇上,蒙皇上恩准,任你为钦差大臣,赴河南、山西救灾。
彭坚既然地:谢皇上隆恩,臣定然不负使命!
于谦严厉地:各位,救灾如救火,黄河安危,关系到江山社稷,万不可掉以轻心,从今日起,你们各方要全力以赴,支援抗灾,如有不力者,一概国法从事!
大臣和将领们一片肃然。
17、郊外
大雨中,石亨召集石家军训练。
石家军的士兵们冒着风雨,杀气腾腾地相互搏杀着,喊声震天:杀,杀,杀――
这些士兵们的身上滚满了泥浆。
石亨满意地巡视着,轻轻点着头。
宋城:武清侯,你快给弟兄们下令吧,大家都等着要建功立业呢。
石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石家军这块好钢,是要用在刀刃上了。
孙镗:武清侯莫非准备动手了?
石亨:箭在弦上,能不发吗?
宋城、孙镗:弟兄们听武清侯将令!
石家军的士兵还在训练。
石亨慢慢把手举起来。
士兵们都突然停住了,纷纷收起刀枪。
宋城:集合!
石家军的士兵一下子集合到石亨的面前。
石亨手里拿着一大把穿宫牌,分别发给士兵们:各位弟兄,这面穿宫牌是通行宫中的令牌,有了它,我们就可进入宫中,在宫中随意行动。这可是我们的护身符,听明白了吗?
士兵们:明白了!
石亨:好,我要你们带上这面穿宫牌,听候我的号令。
士兵们:是!
宋城:弟兄们,为武清侯效力的时候到了,事成之后,武清侯重重有赏!
士兵们:听武清侯将令,效忠武清侯,效忠武清侯――
风雨中,士兵们的喊声显得有些恐怖。
18、乾清宫景帝寝宫
景帝的病情仍未好转,昏昏沉沉躺在病榻上。
曹吉祥偷偷溜过来,他的心一阵狂跳。
那枚御玺仍搁在景帝床头的案几上。
曹吉祥战战兢兢地看看景帝,又看看御玺,就要伸出手去。
景帝突然在梦中嘟哝了句什么。曹吉祥给吓了一跳,忙把手缩了回来。
景帝翻了个身,又昏昏沉沉睡着了。
曹吉祥虚惊一场,鬼鬼祟祟地看看四周,终于把御玺偷到了手。
他赶紧又溜出宫去。
19、徐府偏房
一张大桌子上堆放着绫罗绸缎和一些丝线。
一个裁缝被请进徐府:小的拜见徐大人。
二十六 复立太子(9)
徐有贞:你就是街市口的张裁缝吗?
裁缝:小的就是张裁缝,请问徐大人约小的上门,是要缝制哪种衣服?
徐有贞:听说你手艺精良,各类衣服无所不能,是京城的第一把剪刀,本官今日就见识见识你的本领,啊?
裁缝:徐大人过奖了,小的是混口饭吃,往后还望徐大人多多提携。
徐有贞:那好,衣料都在这儿了,你快动手吧。
裁缝:请问徐大人要替何人缝制衣服?小的还要量过了尺寸……
徐有贞:本官要你缝制的是一套龙袍。
裁缝大惊失色:龙袍?小的……小的可万万不敢造次。
徐有贞:张裁缝,本官既然请你来了,这龙袍,你敢,得做,不敢,也得做!
裁缝吓得转身就想开溜:徐大人,这可是杀头之罪,小的……小的告辞了。
裁缝刚到门口,却被两个彪形大汉拦住了。这两个彪形大汉,正是石家军的士兵。
徐有贞冷笑:嘿嘿,张裁缝,你想溜,可没这么容易,还是乖乖的按本官的吩咐做吧。
裁缝直打哆嗦。
两个彪形大汉像老鹰抓小鸡似的把他提起来,扔回到徐有贞跟前:放老实点,要不,要你的命!
裁缝冷汗直流:是,是。
20、乾清宫景帝寝宫
景帝的病情有所好转,半倚在床头。一个宫女在喂他喝药。
钱公公进来禀报:万岁爷,太后驾到。
景帝啪地搁下药碗:太后?她来干吗?朕不见,不见。
钱公公为难地:可太后她……她硬要进来,奴才挡……挡不住啊!
景帝大怒:朕还没咽气呢,你们这些奴才,就不把朕的话当回事了?
钱公公连忙跪下:万岁爷,奴才……
钱公公话还没说完,孙太后已进来了:皇上,哀家看你来了!
景帝只得无奈地欠欠身:太后……
孙太后:皇上的身体可好些了?
景帝勉强支撑着:哦,一点小毛病,不碍事,有劳太后记挂了。
孙太后:皇上并无大碍就好。这些日子,朝中可不太平啊,太子归天,皇上又哀伤过度,一病不起,哀家担心长久下去,荒废了朝政,祸害无穷!
景帝:太后过虑了,朕略再躺几日,将息将息,即可上朝。
孙太后见景帝只是绕圈子,虚与委蛇,便单刀直入地:哀家听说于爱卿曾向皇上奏请复立沂王为太子,可有此事?
景帝一愣,明白了孙太后来的目的:哦,于爱卿倒是跟朕提过,不过朕可没答应啊。
孙太后:为何?
景帝:太子虽然归天了,可朕还年轻,过个一年半载的,朕说不定再得个皇子呐?太后,你说?
孙太后冷笑:原来皇上是打这个算盘啊!难怪眼下这非常之际,皇上却按兵不动,宽心得很了!
景帝:太后明白朕的意思就好了。
孙太后连连摇头:不对。哀家还有话要说。
景帝:太后莫非要逼朕不成?
孙太后:逼?哼哼,皇上可别忘了,你这个皇位倒是哀家给逼出来的,当年瓦剌入侵,太上皇蒙尘塞外,京城危在旦夕,哀家为我大明江山社稷,下懿旨把你扶上皇位。皇上不会不清楚吧?
景帝强压着怒火:那又怎么样?朕是顺天意民心,并无愧对列祖列宗之处。
孙太后:可皇上现今有一两个月没上朝了吧?国不可一日无主,皇上不理朝政,这国家还像个国家吗?
景帝一愣。
孙太后:当年太上皇蒙尘塞外,哀家可以下懿旨让你登基,现你深居宫中不出,致使朝政荒废,国事难以定夺,哀家也同样可以下懿旨复立太子,稳定当前纷乱的局面。皇上,你说呢?
景帝惊呆了,恼怒地:太后,你这是要置朕于不顾吗?
孙太后:皇上错了,哀家这是来跟皇上商议的,请皇上以大局为重,速作决断。
景帝强忍下心头的怒火:那……那太后容朕再想想吧。
孙太后:哀家是为朝廷大计来跟皇上说这番话,哀家都这把年纪了,就盼个朝野和睦安稳。请皇上三思,我大明再经不起折腾了!
景帝却再次虚与委蛇:太后肺腑之言,朕不胜感动。这样吧,等三日之后,朕的病情略有好转,朕就上朝议事,与众大臣商议复立太子,如何?
孙太后想了一想:那好吧,三日之后,哀家再来听皇上回话!
孙太后走后,景帝气得差点发疯,他的歇斯底里又发作了,疯了一般将床头的东西全部扔到地上,顿时病榻前砰砰啪啪响成一片。
景帝指着寝宫的大门咆哮:好,好,威胁起朕来了,这还了得,了得!
钱公公等人吓得浑身发抖,却没有一个人上去制止景帝。
景帝索性从床上滚下来,赤着脚跳到地上:来人,来人啊!
钱公公大急:万岁爷,要不得,要不得,龙体要紧啊,千万别受凉了。
景帝却仍然大叫:来人哪,来人哪――
曹吉祥慌慌张张跑进来:万岁爷,奴才来了,奴才来了。
景帝正无处出气,对着曹吉祥劈头盖脑就是一巴掌:混帐!
曹吉祥被打懵了,扑通跪下:万岁爷,奴才……奴才听到你叫就过来了,奴才又犯了何罪?
二十六 复立太子(10)
景帝更怒:大胆,你……你这狗奴才,敢顶嘴?
曹吉祥连忙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奴才替万岁爷揍奴才这张嘴!
景帝威严地在椅子上坐下来:朕问你,你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