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损失了576 万个工作日,工人们还提出争取生产资料国有化的口号。
再说1917 年战场并未发生决定性变化,但有两件事对战争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二是俄国发生十月革命,退出战争。战争进入1918 年,双方都精疲力竭,后方政局又不稳,都想早日结束战争,于是双方都将全部兵力投入战场,孤注一掷,企图一举战胜对方,结束战争。德军最高统帅鲁登道夫在3 月调集几十个师的兵力向亚眠方向的英军发起进攻,但未能奏效。4 月又在伊珀尔附近发动攻势,仍未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8 月,英军统帅黑格将军在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军队的支持下,调集600 辆新式坦克、800 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在亚眠一带对德军发动突然进攻。8 月8 日凌晨,英军一反常态,没有用炮火轰击,而是用几百辆坦克和步兵纵队发起冲击,成群的坦克黑压压一片,轰鸣声震天动地,吓得敌军心惊肉跳,丧失了士气,进攻开始2 小时就俘敌15000 人。鲁登道夫称:“8 月8 日是世界大战历史中最黑暗的日子。”德军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从伊珀尔东北海滨到瑞士的“兴登堡防线”。德国花了几年时间修筑这条防线,工事坚固异常。但德军兵力损失惨重,军需品已经枯竭。9 月,协约国军队发动猛烈攻击,一举突破“兴登堡防线”。德军丧失抵抗能力,鲁登道夫请求德国政府议和。
1918 年11 月11 日,德国正式投降。受降仪式在巴黎东北部康边森林、协约国军统帅福煦将军的专列上举行。协约国各方代表站立在车厢两侧,德国代表躬身走到桌前,用颤抖的手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正是:一撮狂人燃战火,普通百姓遭祸殃。
大战刚刚结束,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席卷而来,新的战争危险又将来临。
欲知详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八回 慕尼黑 绥靖伏后患 爱德华 逊位为美人男女平权得实现,全国战时多贡献。
和平言辞犹在耳,纳粹屠刀启新衅。
话说拖延4 年多的世界大战终于偃旗息鼓,但人们盼望已久的和平却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真正的欢乐。在战争中,大英帝国死亡近百万人,另外还有200 多万人伤残或失踪。那些失去儿子的父母痛不欲生,在欢庆胜利的欢呼声中夹杂着千千万万母亲的哀泣。即使那些幸存者,心情也很复杂,既有失去战友的感伤,又有对前途的担忧。
就是在上层人物的交谈和新闻媒体中,也很少见到乐观论调。战争使英国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国民财富,四分之一的海外投资,大约70%的商船队,维持了几百年的海上霸权已一去不复返。战争期间,因原材料供应受阻,人力不足,加上许多部门都转为战争服务,出口商品生产下降,外贸逆差上升。战时,英国从美国大量贷款,战争结束时欠了一屁股债,英国从债权国一变而为债务国,而原来的债务国美国摇身一变倒成了债权国,两国的国际地位开始发生变化。纽约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动摇。美国本来早已在工业总产值方面超过英国,现在又在国际金融、船运、军事实力等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大英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只得让位于美国。
战争结束后,几百万军人复员,使失业问题变得空前尖锐,居民食品供应困难,社会动荡不安,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种焦灼躁动的情绪之中。
自治领和殖民地在战争中派出300 多万人参战,为战胜同盟国作出了贡献,战后自然不愿继续作英帝国的奴隶。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殖民地人民以巨大鼓舞,战后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进入新的高潮。
1919 年1 月,人们在烦燥不安的心情中迎来了巴黎和会。新当选的英国自由党首相劳合·乔治带着英国绅士特有的矜持和傲慢出现在巴黎凡尔赛宫的镜厅。他带来一个600 多人的代表团,决心与其他与会者一争高低,捍卫英帝国的特殊利益。英、美、法是协约国集团的主要支柱,因此在战后和会上,这三国代表的声音就成了和会的主旋律。
劳合·乔治在巴黎和会上忙活了半年,完成了对战败国领土的瓜分,英、法、日等国分割了德国的殖民地后,又处置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遗产。在整个过程中,英国当然时刻惦记着自己的利益。1919 年6 月28 日,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英国是战利品的重要受益国,殖民地面积又增加了260万平方公里,人口增加了1300 万。签订和约的第二天,劳合·乔治疲惫不堪地回到英国,国王和内阁大臣们都前往车站迎接。首相在和会上为英国赢得了它想得到的主要东西,因此政府要员们像迎接英雄凯旋一样地欢迎他。巴黎和会后,为了巩固凡尔赛和约规定下来的国际关系新体系,成立了由英、法两国控制的“国际联盟”,其公开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但英、法政府却极力让这个60 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为自己的对外政策服务。
莫看劳合·乔治在巴黎和会上趾高气昂,其实英国在国际会议上主宰一切的日子已屈指可数。在1922 年2 月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法、日、意五强《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英国海军的实力只能维持与美国相等,英国永远丧失了它一向视为生命线的海上霸主地位。
却说英国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早在本世纪初已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早期的女权主义者是一批中产阶级妇女和知识妇女。她们不愿再作鸟笼里的观赏鸟、男人的花瓶或家庭主妇,积压在胸中的愤懑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早在1903 年,潘克赫斯特母女三人就建立了“妇女社会政治联合会”,提出给妇女选举权的要求。以后这个运动的社会基础逐渐扩大,许多工人阶级妇女也参加进来。由于她们的要求一直不被当权者重视,遂转而采取激烈的斗争手段。1912 年3 月1 日,一群群穿着时髦的妇女走上伦敦商业闹市区街头,在统一号令之下,她们从袖筒里抽出铁锤和钢管,朝着明亮的商店橱窗砸去,一时间,到处都是丁丁当当的玻璃破碎声,不多一会儿的工夫,就损坏了将近400 万英镑的物品。许多示威者都被警察逮捕。这之后,女权主义者采取各种激进行动去引起社会的重视,她们烧毁房屋,破坏艺术馆的陈列品,用锁链把自己锁在白金汉宫的栏杆上,用燃烧的布屑丢在邮筒里,用硫酸在高尔夫球球场上烧出“给妇女选举权”字样。在1913 年的一次赛马大会上,女权主义者埃米利·戴维森将自己摔在英王奔驰的马蹄下,以自己的生命唤起国人对女权运动的关注。除上述组织外,还有“全国妇女选举权运动协会”,这个组织主张以和平手段赢得选举权。
前回书已经谈到,在大战期间,数以百万计的妇女进工厂、上前线,出色地担当起以前由男子汉从事的工作。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她们能像男人一样,承担起社会责任,理应享受同男子一样的政治权利。在这种情况下,1918 年初,议会在群众运动压力下,通过新的议会改革法,规定年满21 岁,在当地居住满半年的男子和年满30 岁的妇女均享有选举权。这次改革使选民人数从800 万人一下增加到2100 万人,其中有妇女选民600 万人。
妇女们并未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因为男女平权目的仍未达到。经过长期斗争,这一目标终于在1928 年实现了。这一年,议会再次进行选举改革,使年满21 岁以上的妇女也获得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又使得700 万女性成为选民。至此,要求实现普选权的目标全部实现。这是激进民主派和女权主义者们奋斗多年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
再说爱尔兰人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 世纪下半叶,在“芬尼兄弟会”、“爱尔兰自治党”、“土地同盟”、“爱尔兰民族同盟”等民族主义组织的领导下,群众运动和议会斗争结合起来,使爱尔兰自治问题成为英国政界的热门话题。爱尔兰议会党团在英国议会有80 多名议员,自由党和保守党要想取得压倒的多数,必须争取爱尔兰议会党团的支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得不对爱尔兰人的要求做出一些让步。自由党曾颁布《土地法》(1881 年),两次提出爱尔兰自治法案(1886 年和1892 年)。保守党也通过《阿什博恩法》(1885 年)和《温达姆土地法》(1903 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爱尔兰农民的土地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