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是他们农产品的老主顾。因此各国商人常通过走私渠道,逃避封锁,在英国和欧陆之间倒卖货物,使大陆封锁令难以真正实行。
拿破仑为了在比利牛斯半岛强行推行大陆封锁政策,派他的哥哥约瑟夫去做西班牙国王,派朱诺将军去葡萄牙做国王,还有荷兰、意大利等国,也都由他的亲属统治,把欧洲大陆的一切港口都置于法国严密控制之下。这一高压政策却激反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他们首先发动起义,反抗法国人。欧洲其他国家也出现了此起彼伏的人民反抗法国统治的斗争,使法国人焦头烂额,顾此失彼。西葡起义者还向英国请求援助,而英国正需要在大陆寻求盟友,于是立即派出一支舰队和一支3 万人的陆军前往。一位名叫阿瑟·韦尔斯利的英国将领统率着这支英国军队。这韦尔斯利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
1808 年8 月,威灵顿将军在葡萄牙登陆作战,在维墨里奥击败了朱诺将军指挥的法军。拿破仑闻讯,立即率16 万大军增援驻守西班牙的法军。但是这支大军首先遇到了西班牙游击战士的左冲右突,声东击西,使拿破仑的大军无法展开作战。威灵顿指挥的英国军队则凭借里斯本西北的“托里斯——韦德拉什防线”,严阵以待,抗击法军的进攻。1809 年,英国又拉拢奥地利结成第五次反法联盟,拿破仑回师东进,一举击溃奥军,5 月攻占维也纳,第五次联盟又瓦解了。
进入1812 年后,欧洲和北美同时发生两场重要战事:一是英国同美国的冲突发展为战争;二是拿破仑率军进攻俄国,结果招至惨败,加速了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按下拿破仑对俄国的远征不表,却说英国对法国的反封锁惹恼了美国,导致两国大动干戈。事情是这样的: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令对英国外贸多少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国内工业品销不出去,英国便大量向美国倾销,而美国的商品正因欧洲的封锁和反封锁而大量滞留国内,库满为患,一下子又有这么多英国货涌入,美国的工商业委实是吃不消。而且英国还派舰艇封锁美国大西洋沿岸,封锁美国新近从法国手中购买的路易安娜南部的新奥尔良港,禁止美国与法国通商。英国军舰甚至在公海上搜查和捕获美国的商船。1807 年6 月,英国军舰“豹子号”居然要搜查美国“切萨皮克”号巡洋舰。美国舰长心想,我美利坚合众国乃堂堂正正的独立国家,又不是你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岂能任由你登船检查!遂断然拒绝英舰的无理要求。英舰凭借自己的实力,当即向美舰开火,造成3 人死亡,18 人受伤。此事引起美国朝野极大的愤怒。
美国政府决计对英国实施报复,意欲迫使它改变对美贸易政策。美国于1807 年公布《禁运法案》,禁止美国公民同欧洲交战双方所有国家进行贸易。但这一法案也损害了美国工业家和商人的利益,招致不满,美国遂改变政策,宣布只要英法任何一国废除对美贸易限制,美国将同其进行贸易,并停止与其敌国的贸易。法国政府率先做出反应,宣布放弃对美贸易限制。美国果真履行诺言,于1811 年宣布停止同英国及其属地的一切贸易往来,此举使英国出口大减,损失惨重。英国当然十分生气,于是伺机报复。双方摩擦不断,最终美国政府决定诉诸战争。1812 年6 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对英宣战案,第二次英美战争爆发。战争中英国稍占上风,1814 年夏天曾一度占据美国首都华盛顿,纵火烧毁国会图书馆及其他建筑物。英军还对大西洋沿岸和佛罗里达等地构成威胁。美国人民奋起抵抗,杰克逊率领的美军发起反击,使英国的作战目的也无法实现。最后英美双方于1814 年12 月签订和约,结束战争,同意恢复交战前的状态。美国通过这次战争巩固了已赢得的独立,所以此战又被称为美国的“第二次独立战争”。
再说法国远征俄国,因遭遇严寒、饥饿、俄国人民的拼命反抗,最后丢盔卸甲,损兵折将,狼狈而归。远征俄国的失败使法国元气大伤。与之相反,反法国家受此鼓舞重新活跃起来。1813 年,英、俄、普、奥、瑞(典)、西、葡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 年10 月,双方军队在莱比锡展开决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达60 万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时刻,萨克森军队前线倒戈,使法军修遭失败。此后法军土崩瓦解,有的投降,有的倒戈。联军乘胜追击,直捣巴黎。4 月6 日,拿破仑在枫丹白露被迫宣布退位,他被放逐厄尔巴岛。真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称雄一时的拿破仑低垂着头,告别跟随自己多年的将领和近卫军,带着1000 多人来到位于地中海科西嘉以东50 公里的厄尔巴岛。
1815 年2 月26 日,野心不死的拿破仑带领1100 名跟随他的武装士兵登上帆船,躲过英国舰艇的封锁,向法国南部驶去。由于拿破仑在位期间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在对外战争中又为法兰西民族争得了荣誉,因此他在法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他在法国登陆后,未发一枪一弹,就一路顺风进入巴黎,3 月20 日,拿破仑在巴黎复位。
却说拿破仑复位时,反法联盟各国在维也纳的分赃会议上正争吵不休,一听拿破仑卷土重来,便都暂把争论的问题搁置一旁,一致宣布拿破仑是“世界和平的扰乱者和人类公敌”,决定立即举兵讨伐。3 月25 日,英、俄、普、奥、意、荷、比等国组成第七次反法联盟,决定趁拿破仑立足未稳之时,派重兵立即进攻法国。联军组成5 路大军,分东、北、南3 个方向向法国推进,各国总兵力达100 万之众。联军统帅中有英国的威灵顿公爵、普鲁士的布留赫尔、奥地利的施瓦岑贝格和俄国的巴尔克雷。
拿破仑获悉联军集结百万大军进攻法国的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到5月底拿破仑已组成28 万余人的正规军和22 万余人的辅助部队,但是这支军队仓促组织起来,未经良好训练,加上装备较差,将帅不足,其战斗力已今非昔比。拿破仑将法军组成5 个军团,分守各地,自己亲率12 万余人的主力兵团于6 月14 日攻入比利时,首启战端。
法军企图攻击威灵顿率领的英荷联军和布留赫尔指挥的普军的结合部。
法军先扑向战斗力较弱的布留赫尔,将其击溃,但普军主力得以转移,法军没有立即追击,过了一天,拿破仑才派出追兵,但因遇大雨,道路被阻,追兵没能追上普军主力。拿破仑所率大军直奔布鲁塞尔,可是迟了一步,威灵顿统率的英军已占领距布鲁塞尔22 公里的滑铁卢村以南的一个高地。英军抢占有利地形,筑好工事,严阵以待。6 月18 日,滑铁卢上空乌云密布,潮湿的空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在这片丘陵地带,英法各陈兵7 万有余,人喊马嘶,战旗翻卷,气氛紧张到极点。是日清晨,拿破仑一声令下,大炮轰鸣,英军阵地浓烟滚滚,火光冲天。那威灵顿久经战阵,指挥若定,一俟拿破仑的步兵发起冲击,英军立即还击。刹时间,战场上喊声大作,血肉横飞。这一仗从清晨一直杀到天黑,双方不分胜负,各自等待援兵。就在这关键时刻,布留赫尔指挥的普军主力部队3 万余人却先于法国援兵及时赶到滑铁卢,英普军队立即对法军发起两面夹攻,法军丢盔卸甲,狼狈逃窜。滑铁卢一役彻底粉粹了拿破仑重振帝国的梦想,他回到巴黎后,再次陷入绝望之中,他哀叹物是人非,大势已去。6 月22 日,拿破仑再次宣布退位。这次复辟将近100天,史称“百日政变”。
拿破仑退位后想乘船逃到美洲去,但被英国军舰掳获。昔日战无不胜的法国皇帝再次成为阶下囚,其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为防止他再启事端,盟国决定把他流放到大西洋南部一个荒凉小岛圣赫勒拿。6 年以后,他在那里默默地死去。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的强国地位再也无人能望其项背。工业革命使英国实力大增,其工业总产值达全世界的一半,海上实力举世无双。在处理善后的维也纳会议上,英国外相卡斯尔雷子爵颐指气使,按均势原则和英国利益勾画世界政治地图,结果英国获得南非开普顿、亚洲的锡兰岛、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地中海的马尔他岛、印度洋上的塞舌耳群岛和毛里求斯岛,英国还从丹麦手中夺得北海的赫尔戈兰岛,并取得对地中海爱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英国夺占这些重要的战略据点后,巩固和扩大了殖民帝国,成为称霸全世界的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