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出在爱德华四世的表兄沃里克伯爵身上。此人在十年内战中乃约克方面第一大功臣,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不仅为约克家族夺得江山,也使自己名利双收,权势膨胀,其领地和附庸的数量超过以往所有贵族。朝廷之中,端踞御座者虽是爱德华,总理军国、发号施令者却是沃里克。四海之内,有不知国王为谁者,却无人不知“立王者”沃里克的大名。这“立王者”绰号虽是他人所送,沃里克听来却颇合心意,他自己早以“开国元勋”自居,心想“若非我手握三尺定天下,你爱德华能有今天的富贵荣华?”于是盛气凌人,骄扬跋扈,恨不能让国王听他摆布。那爱德华四世也是刀山火海中闯荡过来的,岂是甘当傀儡、任人摆布的等闲之辈?于是二人间渐生嫌隙。
由暗中嫌隙转成公开对立,乃因1465 年发生的国王婚姻问题。早在一年前春夏之际,某日爱德华外出打猎,贪追受伤野鹿,不觉天晚。来不及回返伦敦,索性在森林中寻一古堡,暂且休憩。恰好城堡主人的侄女伊莉莎白·伍德维尔正在此作客。此女生得端庄秀丽,天然一段贵妇人风韵。其夫本为兰开斯特派骑士,几年前战死,丢下她与两个儿子,守着微薄地产度日。新近朝中颁布《没收财产法》,若依法行事,作为逆党遗属,她的地产也在没收之列。这寡妇连日来正为今后生计发愁,忽闻国王来至堡中,心想天赐良机不可失,于是借送咖啡之便来至国王房间,双膝跪倒,眼含热泪,恳求国王发发慈悲。那爱德华本是风流种子,忽于密林古堡暗夜当中,见一位可人儿来至面前,貌若带雨梨花,身似迎风弱柳,婷婷袅袅,美艳动人,顿时心旌摇荡,一见钟情,不仅满口答应让她保留领地,还热烈地向她求爱。伊莉莎白工于心计,欲擒故纵,摆出一派庄重沉稳淑女面孔,任国王怎样恳求,也不肯委身于他。爱德华欲火中烧,急不可耐,不加思索便允诺伊莉沙白与他同享王位之尊。就在这森林城堡之中,国王与伊莉莎白秘密结婚。
话分两头。正当国王成就一段传奇姻缘之时,那把持朝政的沃里克也在法国成就了一笔政治交易。内容是法国放弃支持兰开斯特派政策,英王则娶法国公主为妻,两国和亲,永远友好。沃里克办成此事,洋洋得意,回到伦敦,面见国王,报功报喜。却不料当头一棍,国王对和亲一事断然拒绝。沃里克慷慨陈词,说此举完全是为了约克王朝的安全,大英国家的利益。爱德华反唇相讥,说同勃艮第结盟才对英国真正有利。法国目前正不可一世,何况他为翁来我为婿,两国结亲只会增加法国势力,从此英国受其摆布再不能随心所欲。勃艮第力量虽弱却占地利,与之结盟可牵制法国,恰似挂角一将,英国从此高枕无虞。单就外交政策而论,爱德华确实高出沃里克一筹。弱小合纵,制造欧陆均势,便于英国从中操纵渔利,这一思想颇具战略眼光,近代以来,英国外交方面始终坚持这一主导思想。
言归正传。沃里克坚持和亲,爱德华拒不接受,双方唇枪舌剑,不知费了多少时间。最后爱德华迫不得已,和盘托出真相,自己已非单身,一年前于森林古堡中秘密娶了新娘!沃里克闻言惊怒交加,又气又恨。惊的是,国王完全不征求自己意见,自作主张;气的是,签约又毁约,让他在法国面前难交帐;恨的是,那伍德维尔家的女人哪里配做国母卧龙床?那伍家的底细,沃里克最清楚不过,乃是贝德福公爵的管家出身,女儿嫁了骑士,方才有些身份,如今竟然成了国丈!更可恨的是,国王对这女人一往情深,虽也少不得在外寻花问柳,可对伊莉莎白却始终敬爱有加。而且爱屋及乌,不仅让她的一大群亲戚——父亲、五个兄弟、七个姐妹,外加前夫的两个儿子全都住进宫中,还给这伙人一口气封了8 个爵位!须知当时整个英国一共才有60名勋爵!祖宗的规矩:封爵者应为龙子龙孙,或是对国家有特别贡献和立下功勋的人。而这伙人一无战功,二无贡献,三出身低贱,凭什么同家世显赫、战功卓著的旧贵族们比肩?当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还有更加荒唐的:为提高伍家社会地位,国王亲自为他们安排与名门望族联姻,王后的三个妹妹高攀侯门,她的前夫之子竟娶了原已许配给沃里克之侄的埃克塞特公爵之女!王后之弟约翰年仅二十,却同八十高龄的诺福克女公爵结下姻缘!这些作法实在是太过分了,不仅沃里克怒火万丈,其他一些长期追随约克家族的贵族也甚为不满。
沃里克和亲心切,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决定让御妹嫁与法王为妻。谁知爱德华四世又横加阻挡,非将御妹配给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不可。沃里克百般阻挠,爱德华一意孤行,终于做成此事。这一下,把沃里克与国王的对立激成了反叛。他到处散布“主上宠信伍氏新贵,怠慢为他打江山的老部下”;“国王实行的外交政策将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一旦法国重新支持兰开斯特派反攻倒算,如今追随爱德华的人均将家破人亡”!如此拉拢一批对爱德华不满的老臣老将,他们密谋推翻爱德华,另立其弟克拉伦斯公爵为王。
1469 年春,沃里克开始行动。首先一步是拉克拉伦斯下水。他许诺,事成之后,不仅让克拉伦斯登基称王,还把长女伊莎白拉嫁与他为妻!克拉伦斯经不住王冠和美女的诱惑,当即同意参予其事。第二步,沃里克鼓动议会下院群起而攻击,批评宫廷挥霍浪费,政务松弛。与此同时,又与外地贵族暗中联络,挑唆北部、中部的诸侯不听国王的号令,甚至公开打出叛旗。第三步,正当局势混乱,朝廷用人之际,沃里克却突然告了长假,以“为长女完婚”作借口,携克拉伦斯公爵渡海至加莱。在那里,以法国的后援为依托,建立自己的基地,招兵买马,筹集资金,准备揭竿而起。
爱德华四世到底是精明强干的君主,虽说太平日久,身心懈怠,仍能临事而不乱,处变而不惊。闻报北部、中部发生动乱,他当即任命两名新贵为前敌统帅,率先头部队北上戡乱。他自己则集合大队人马,随后御驾亲征,不想他刚离开京城,那沃里克和克拉伦斯便率叛军在南部沿海登陆,发表宣言,支持北部中部动乱,要求“清君侧”,实行政治改革。这一宣言,得到众多贵族响应,一时间,沃里克得道多助,声势浩大。偏偏此时,派作前敌统帅的两名新贵又互相猜忌,互相拆台,结果被北方叛军打败,两人俱被砍了脑袋。先头部队一哄而散,爱德华麾下的大队人马亦军心动摇。用人不当,首战失利,爱德华烦恼不已。眼见叛军南北呼应,其势也汹汹。自己手下再无得力将领,进也不成,退也不成。思之再三,迫不得已,爱德华决定铤而走险!他遣散全部军队,只身赴沃里克营中议和。
爱德华自投罗网,沃里克不战而胜。喜出望外,当即下令,命左右绑了爱德华,关押狱中。又派大队人马直奔伦敦,将伍氏父兄押赴刑场,结果了性命。正准备起草宣言,昭告全国,废爱德华立克拉伦斯,忽见一伙旧贵族、老将、老臣吵吵嚷嚷来至他面前。这些人出于对国王宠信伍氏一门不满,响应沃里克一同造反,目的只在清除君侧之奸,修正外交政策,改革政治弊端,并不想推翻当年率他们奋战沙场的主上,另立新王。他们要沃里克搁置废立之议,先与国王谈判。恰在此时,兰开斯特旧党得知约克派内讧,也在各地蠢蠢欲动。国内局势不稳,人心惶惶。沃里克审时度势,也知不可轻举妄动。狱中提出爱德华,和谈开始举行。爱德华何等聪明机灵,深知为今之计必须以退为进,先要保住性命王冠,然后再做其他打算。于是庄严声明,保证改弦更张,兴利除弊,从今以后行事为政一定多多考虑国家和臣民利益。又宣布沃里克等人造反有理,加官进爵,皆大欢喜。如此一来,沃里克无话可说,只好释放国王,恢复其权力。爱德华脱得身来,返驾京城,一边重整旗鼓,召募军队,平定兰派旧党叛乱;一边恩威并施,绥靖北部中部,摆脱腹背受敌不利的局面。
几个月后,兰党扫荡殆尽,北部中部基本平静,王军也壮大了力量,将士们对国王十分忠诚。爱德华见时机成熟,便向仍驻在南部各郡的沃里克麾下反叛军队发动了进攻。打得叛军七零八落,纷纷逃命。被俘的叛军将领揭发沃里克离间君臣,唆使叛乱,阴谋废主另立。爱德华拿到确凿证据,当即下诏,指诉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