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要接近秦军营寨时,忽听炮声震天,随后,埋伏着的秦军四面杀来。
石勇大叫不好,急促下令:“顶住!顶住!”
两军开始混战。
秦军攻入楚垒,是由蒙骜将军率领的。在鏖战正欢之时,蒙骜接到了王龁将军的将令:“火速鸣金。”
蒙骜照办了,但回营后问吕不韦:“胜势已成,为何收兵?”
吕不韦道:“我需专灭楚军,保全赵军。如此混战,赵军必伤,于我后续之事不利……”
蒙骜捉到了赵国的将军乐启,吕不韦吩咐蒙骜道:“拘于营中,好生照料……”
当日秦军撤离后,楚军修整了营寨,安排了受伤的士兵,勉强做了一顿午饭,大家吃了。清点人数,楚军死亡和失踪超过了两万人,几百辆战车失去了战斗力。秦军随时都可能袭来,粮草大半都被烧毁,将士们个个垂头丧气。还好,午后,赵军给楚军送来了一些粮草,魏军也给楚军送来了一些粮食。友军的关心和支持,令楚军将士得到了安慰。
楚太子的大帐中,楚太子、廉颇、郑会、石勇正在议事。四国军队楚军和韩军损失最大。楚军的情况我们大体知道了。当日韩军潜入秦军营后,要烧秦军营寨,秦军早有准备,韩军受到伏击,双方混战,韩军已经损失了数千人。这边打着,那边秦军又点着了韩军的营寨。韩军闻讯撤回营寨去救火,路上又中了秦军埋伏。韩军大乱,秦军乘机拼杀,韩军损伤过半,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楚太子、廉颇、郑会、石勇各自讲了本军的情况,没有人不明白,这一仗联军又败。
楚太子不再提他制定的那套“只有胜算,没有败因”的计划,而是强调“胜负乃军家常事”,他道:“今日受挫,明日复起,君子报仇,三年未迟……”
这话郑会第一个不爱听,遂道:“别的先不要讲了——商定撤军之策要紧。”
楚太子道:“秦军得胜,今夜必乘胜来袭。来袭,必三更前后。我的意思是,我等趁秦军未来之前撤走,且各军共同行动,彼此首尾照应,以防秦军各个击破。”
这回讲得有些道理,大家表示了赞同,商定二更时分,各军悄悄拔营,魏军在前,楚军、韩军随后,廉颇主动提出赵军断后,各军首尾相顾。议定后,大家散去。
二、却敌(2)
三国将领离开不大一会儿,楚太子随即下令:“立即拔营!”
众将听后吃了一惊,问道:“约好二更拔营,我如何先动?”
楚太子冷笑了两声,道:“兵法曰:兵不厌诈。又曰:出其不意。我之先动,此之谓也。你们没有看到吗,两军阵前,秦军袭我,凶神一般,我军危在旦夕。可赵军一到,秦军即刻收兵,是何道理,不可不察。等二更,那就是等秦军到来……”
众将问:“太子疑秦军、赵军合谋吗?”
楚太子:“小心为妙……”
不无道理。一将问:“那魏军和韩军呢?”
楚太子听后道:“这样的道理,我们懂,他们也会懂……不要愣着了,快去布置……”
众将离开了。
回到营中,廉颇下令做拔营的准备,然后自己坐在帐中,思考着联军撤离后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廉颇的目标是,第一,尽可能完整地把赵军带回去。第二,尽可能使整个联军少受损失。
出征前与赵王争论以及前后的情景,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脑子里。
三、怨怒
那是一个很冷的早晨,赵王单独把廉颇召进了宫,就四国联合攻秦的事再与廉颇进行一番商讨。廉颇的看法赵王已经清楚。这次召他,实际上是想说服廉颇,让廉颇接受自己的主张。
按说,作为一国之君,决定问题,是用不着如此的。赵王这样做,实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
几年前,秦国进攻韩国的上党。韩国救兵不到,上党形势紧急。上党紧靠赵国,上党郡守冯平向赵国求救,并提出:将上党献与赵国。这在赵国君臣之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赵王力主答应冯平的要求,而廉颇则坚决反对。上党地面很大,与赵国相连,赵国对上党早就垂涎三尺。现在唾手可得,何乐而不为?廉颇则认为,冯平作为郡守,只有为国守土之责,并无向他国献地之权。他的所谓“奉献”,是趁韩国无暇顾及,把守土之责变为献地之权。而如果赵国接受,就必然得罪韩国。还有,秦国派兵取上党,结果,上党归了赵,秦国必怒。怒则加祸于赵国。得一地而惹两国之怒,非可取之策。
事情难以决断,赵王问相国赵胜。赵胜倒表示同意赵王的主张。这样,赵王下了决心,答应了冯平的要求,赵国取得了上党。
可祸害随即到来:进攻上党的秦军移军赵境,索要上党。赵国不允,两军集于长平。
就是说,上党事件成了长平之战的导火线。
由于赵国乘人之危抢走了韩国的土地,当赵军和秦军对峙于长平之时,长平虽就在韩国的家门口,但赵国却休想从韩国那里得到一兵一卒的支援。
当初,廉颇是赵军主帅,两军对峙不久,赵国君臣中间又出现了“攻”还是“守”的争论。这我们已经知道了,最后,廉颇被撤,赵括取代了廉颇,“攻”也就取代了“守”。
而那次攻守之争,平原君赵胜是站在廉颇一边的。
赵国得不到邻国特别是韩国的支援,尤其是战略决策的错误,赵军大败。
两次事实都证明,廉颇是对的。
后来,廉颇复位,燕国乘人之危攻打赵国,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廉颇打退了燕国的进攻,大大鼓舞了赵国国人的士气。后来秦军围邯郸,又是廉颇领兵苦守,外边请来了救兵,邯郸之围才得解。
这一切,赵王是很难忘怀的。
问题是,人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现在,赵国的元气刚刚恢复,赵王又要折腾了。
也可能是赵国和秦国之间结怨深重的缘故,昔日,你叫勾践忘掉会稽之耻那是不可能的,而如今,你让赵王忘掉长平那四十万男儿的死也是困难的。复仇的烈火一直在赵王的胸中燃烧着。
楚太子亲自到了邯郸,韩国的使者来了,魏国的使者来了。使节们慷慨陈辞、义愤填膺,表示不捣毁咸阳誓不罢兵。
人家并没有长平之恨尚且如此,我赵国,四十万儿郎惨死于豺狼之手,该出头的时候却当缩脖乌龟,岂不被天下笑掉大牙!
打!
那天,赵王大泪泼天地又向廉颇讲了自己的想法。
所谓“君忧臣劳,君辱臣死”,看到赵王如此,廉颇不由得不为之心动,也老泪纵横,表示,只要赵王认为应该干的,他廉颇将拼出老命,在所不辞。
但是,廉颇过后一想便后悔不迭。军之事,可不是感情应该左右的东西。战事有战事本身发展变化的轨迹。联军攻秦也好,联军抗秦也好,只有极少数是成功了,而成功是有条件的。
这次所谓的四国联军攻秦,并没有任何成功的条件,相反,必败的条件倒十分充足。
第一、这次联合攻秦,楚国最为积极,而极力要促成的,是楚太子。联军一旦组成,楚国便为盟主,楚太子必为统帅。这楚太子是赵括那样的人物,纸上谈兵,而且孤高傲物。这样便注定联军难胜。
第二、魏国和韩国各有打算,最主要的原因是,半年前,两国在边界上刚刚发生摩擦,先是魏国占了韩国两个城池,随后,韩国反攻,不但收复了失地,而且夺得魏国三个城邑。拉锯战旷日持久,两国难分上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楚国出面调停,魏、韩两国停战和好。随后,楚国提出联合攻秦,魏国最先答应,韩国本不愿意,但也不想就此问题得罪楚国,便也同意了。韩国也派出使节到了邯郸,但其本意未必是劝说赵国加入联军。最后,如果联军组成了,他们,魏国也好,韩国也好,由于彼此的矛盾和戒心,都不会派出多少人马。
第三、从力量对比讲,四国国力合起来并不比秦国差,军力合起来也不比秦国差,可合,那只是理念上的。秦国可以统一调动举国之力,四国却不成。这样,秦国可以各个击破。实际上,现在的秦国已经变得比任何时候都强大。它可以上下一心,劲往一处使。这一点联军做不到。
最后,联军组成了,廉颇的判断没有错。赵国同意了,魏国声称出兵八万人,实际上,有五万人就是多的。韩国声称派出了五万,实际上恐怕连三万人都没有。
最令人担忧的是,楚太子果然成了联军主帅。这位主帅第一项决定就让廉颇感到难以接受:联军大军集于秦国与魏国的边界渑池,说什么要把秦军吸引过来,以逸待劳!
四、尾随(1)
秦军最后是被吸引来了,可楚太子自作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