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的任何时期都强大得多,因此,我们希望能悉数消灭从空中降落或从海上袭来的敌军,给那些企图跟在他们后面来犯的敌人一个儆戒。我们当然必须预料到敌人将采取新的攻击形式并试图把坦克运过大海。就我们所能预见到的,我们都在作应付的准备。谁也不能预言或保证这种生死存亡的斗争的归趋,但是我们一定要精神百倍地进行这一斗争。
我向你这样详细地解说,以便表明,我们有确实的理由才下此决心:我们决不让法国的命运(不论其命运如何)吓得我们不敢把战争打到底。我个人相信,在我们这个岛上进行的激烈战斗和尸横遍野的情形将促使美国参战,即便我们被数量上占优势的敌人的空军力量击敌,正如我上次在下院的一次讲话中所表明的,我们还可以把舰队调往大西洋的对岸去,从那里保卫大英帝国,使帝国能够继续作战,继续实施封锁。我相信,和美国戮力同心,我们一定可以把希特勒政权打个粉碎。我们在每个阶段都会通知你怎样帮助我们;我们确信,你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我们的,至于我们,我们是完全下定决心这样做的。
以上的电稿是我在内阁办公室拟的,我一面口述,打字机一面打下来。通往花园的门大开着,外面阳光灿烂,十分温暖。这时,空军参谋长纽沃尔空军中将坐在阳台上,我把草稿修改完了后,拿出去给他看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他显然深受感动,立刻说,他完全同意我说的每一句话。当我把我的信念写成文件以后,感到心情愉快、精神振作,在发出去以前,我最后又读了一遍,感到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后来发生的事情确实证明我说的话是正确的。一切都成了事实。
第十章 波尔多停战
法国政府迁往波尔多魏刚将军的态度魏刚和雷诺肖当先生的阴险的建议法国决定探询停战条件英国坚持确保法国舰队我6月16日致雷诺的电报出了新问题英国提议与法国结成永久的联盟戴高乐将军满心希望这能加强雷诺先生的地位雷诺先生感到满意我6月16日的电报暂时扣下我同工党及自由党领袖乘巡洋舰访问波尔多的计划未能实现英国的建议未受到善意的对待雷诺内阁垮台雷诺辞职在唐宁街同莫内先生及戴高乐将军的谈话贝当元帅组成一个要求停战的法国政府我6月17日致贝当元帅和魏刚将军的电报我6月17日的广播斯皮尔斯将军为戴高乐将军计划逃走再次讨论在非洲抵抗曼德尔的意图海军上将达尔朗的圈套〃马西里亚〃号的航行曼德尔在卡萨布兰卡达夫·库珀先生的使命法国爱国者的命运一种假定的推测我的坚定的信心。
我们现在暂且不表军事失利的战场,来谈谈法国内阁的剧变以及在波尔多围绕着法国内阁的人物。
要确定事态演变的明确结果,并不容易。英国战时内阁几乎接连不断地开会,随时作出决定,就随时拍发电报。因为把电报译成密码需要两三个小时,另外也许还要再等一个小时才能发出去,所以外交部的官员就随时用电话把决定的内容通知我们的大使,大使也经常用电话答复,因此,便发生重复和短路等混乱现象。在海峡两岸事态的演变是如此的迅速,如果还按步就班地先辩论然后才作决定,就会耽误事情。
雷诺先生在14日晚从图尔来到法国政府的新址。他在9时左右接见了英国大使。罗纳德·坎贝尔爵士通知他,英王陛下政府要坚持3月28日协定的规定,双方均不得与德国ae*和。他还提出,一旦法国政府决定迁往北非,英国将供应一切必需的运输船只。这两项声明都符合大使目前奉到的训令。
15日晨,雷诺又接见了英国大使,告诉他说,他已断然决定把政府分成两部分,把政权中心设在海外。这一政策显然是要把法国舰队调到德国势力达不到的港口去。当日午前,就收到了罗斯福总统对雷诺6月13日呼吁的答复。我在拍给法国总理的电报中虽然尽量谈了罗斯福的答复的好处,但是我知道,那也必然会使他失望。如经(美国)国会批准,可以给予物资的援助,但是却谈不到美国参战的问题。法国目前不能指望美国宣战了,总统本人既无宣战之权,也不能促使国会授与宣战的权力。自从13日晚在图尔附近的冈惹召开内阁会议以后,就没有再开过会。现在阁员们全部到达波尔多了,遂于当日下午召开内阁会议。
※※※
几天以来,魏刚将军一直认为所有继续的抵抗都是徒劳的,因此,他打算,在法国军队还保持着相当的纪律和实力足以维持战败之后的国内秩序时,强迫法国政府要求停战。长期以来他对第三共和国的议会制度恨之入骨。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把他的国家所遭受的彻底破坏看作是上帝因为人们背弃基督的教义而给予的惩罚,因此,他便远远超过他的职责(他的职责尽管很大)所许可的范围,去使用他的最高军事地位的权力。他和法国总理唱反调,宣称法国军队不能再战斗下去了,应当趁着全国还没有陷于无政府状态以前,停止这场令人恐怖和徒劳无益的大屠杀。
另一方面,保罗·雷诺已经认识到,在法国进行的战争已经完了,但是,他仍然希望从非洲和法兰西帝国用法国舰队继续打下去。被希特勒所蹂躏的国家一个也没有退出战争。
实际上,这些国家都只是本土落入敌人之手,但是它们的政府却在海外竖起了它们的国旗,保持了国家的生存。雷诺愿意步这些国家的后尘,而且他有更多的可靠的手段。他想循荷兰投降的途径寻求一个解决的办法。这样做,一方面固然要听任陆军陆军的首长已经拒绝继续作战在与敌人接触的地方放下武器,但另一方面却使国家保持了主权,可以利用它手中掌握的一切手段继续战斗。
在内阁会议召开之前,总理和最高统帅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辩。雷诺建议,由政府以书面授权魏刚,以便由他下令〃停火〃。魏刚愤怒地拒绝了军事投降的建议。
〃他绝不容许拿这可耻的事情来污染法国陆军的军旗。〃他认为,投降一事虽势在必行,但应当由政府和国家出面进行,他所统帅的军队只是按军人的职责照办而已。魏刚将军虽然是一个正直无私的人,但他在这件事情上却做错了。他认为军人有支配共和国合法政府的权利,因而把整个的抗战不仅是法国的抗战而且是法兰西帝国的抗战推向与他的合法的政治领袖的抉择背道而驰的方向。
且不谈这些有关法军荣誉的形式和议论,这里还存在着一个实际的问题。如果由法国政府正式签订停战协定,这就意味着法国结束了战争。通过谈判,法国的一部分可能不被占领,一部分军队享有自由;但是,如果从海外继续作战的话,则一切没有逃出法国的人便要被德国人直接加以控制,成千上万的法国人将作为战俘被带往德国,得不到任何协定的保护。这是一个实际问题,但是它应当由共和国政府而不能由陆军总司令来决定。据魏刚看来,在他指挥之下的军队已不愿再打了,所以法兰西共和国应当屈服,并命令武装部队服从魏刚很乐于执行的停战命令;他这种立场,无论就各文明国家的法律和实践来说,或者就军人的天职来说,都是没有根据的。至少在理论上总理是有应付的办法的。他可以这样回答:〃你是在对抗共和国的宪法。从此刻起就解除你的司令职务。我将会得到必要的总统批准。〃
可惜的是,雷诺先生对于他自己的立场并没有充分的自信。在这位跋扈的将军背后隐然可见很有名气的贝当元帅,他是雷诺最近如此失策地延揽到政府和内阁中的那批失败主义的阁员的中心人物,这班人都是决心要停战的。在他们的背后,还蜷伏着赖伐尔这个很阴险的人,他已经就任波尔多的市长,聚集了一小撮蠢蠢欲动的参议员和众议员在他的周围。
赖伐尔的政策有简捷了当的效力和优点。法国不但应当和德国媾和,而且必须倒戈;应当和征服者结成同盟,忠忠实实地渡过海峡去打击共同的敌人,用这个功劳来保全它的利益和各个行省,站在胜利的一边来结束战争。显然,雷诺先生已经为他所经历的种种考验折磨得精疲力竭,他已经没有精神和体力来应付如此严峻的个人考验了。这种考验,的确只有奥利弗·克伦威尔、克雷孟梭、斯大林或希特勒一类人物才有手段应付。
15日下午进行讨论的时候,共和国总统也出席了会议,雷诺在会上对他的同僚说明了当前的局势后,便要求贝当元帅说服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