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二卷 最光辉的时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魏刚还告诉他,同盟国政府已经同意在布列塔尼半岛建立桥头阵地,由英军和法军大致从南到北穿过雷恩一线共同防守。他命令布鲁克把他的部队部署在穿过该市镇的防线上。布鲁克指出,这条防线长达一百五十公里,至少需要十五个师的兵力。魏刚告诉他说,他应当把他接到的指示看作是命令。
6月11日雷诺和我在布里阿尔时确曾一致同意穿过布列塔尼半岛下方布置一条类似〃托里希…佛德腊希战线〃①的防线。但是,这件事在当时就搁下了,这一计划,尽管有它的价值,但从未付诸实施。这一计划本身是很正确的,但是事态已经使它不可能成为现实。一旦法国的主力被击溃或者被消灭,这一桥头阵地虽然有很大价值,但在德军集中火力攻击之下,就不能长久固守。不过,即便是在这里只抵抗几个星期,那也可以保持和英国的联系,同时也可以使大批的法国部队从这条业已瓦解的辽阔战线的其他地方撤往非洲。
如果在法国的战斗要继续下去,那只有在布雷斯特半岛和孚日那样林木茂密的地区或山岳地区进行。否则,法国就只好投降。因此,任何人也不能嘲笑在布列塔尼半岛建立桥头阵地的想法。在艾森豪威尔(当时还是一位不知名的美军上校)指挥下的盟军,后来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又把它替我们夺回来。
①托里希…佛德腊希(TorresVedras),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北四十三哩。1810年,英国威灵顿将军任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联军统帅与拿破仑作战时,曾在此建立〃托里希…佛德腊希〃战线。译者
布鲁克将军和法国的司令官们谈话之后,又从自己的司令部的角度衡量了愈来愈坏的战局,接着便向陆军部报告,并用电话告诉艾登先生局势已无可挽回。所有的后续增援应即停止,留在法国的英国远征军(共有十五万人)应立即重新上船。因为他认为我很固执,便在6月14日夜间给我打电话,很运气,他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把电话打通了,于是极力劝我接受他的意见。我听得很清楚,十分钟以后,我认为他的意见是正确的,我军必须离开。于是便根据他的意见下了命令。
他从此便不再接受法军司令的指挥。运回大量物资、装备和士兵的工作开始了。已经登陆的加拿大师先头部队又重新上船,第五十二师,除第一百五十七旅外,还没有参加战斗,也退回布雷斯特。在法国第十集团军指挥下作战的英国部队没有撤回来,但是我们所有的其他部队都在布雷斯特、瑟堡、圣马洛和圣纳泽尔上了船。6月15日,我们的部队不再接受法国第十集团军的指挥,第二天,当第十集团军继续向南撤退的时候,我军便向瑟堡移动。第一百五十七旅经过激战后,当夜脱围,乘卡车撤退,于6月1718日的夜间登船。17日宣布了贝当政府要求停战的消息,贝当政府命令一切法国军队停止战斗,对我国部队连这个消息也不通知一声,因此,我们便命令布鲁克将军尽量抢救装备、尽量携带士兵登船归国。
当时,我们又重演了敦刻尔克撤退那一幕,规模既相当可观,使用的船只也比上次大。有两万多波兰军队拒绝投降,直奔海岸,后来搭乘我们的军舰到达英国。德军从各方面追击我军。在瑟堡半岛,德军于18日晨和我后卫在港口以南十哩的地方接触。最后一只船在午后4时离开法国,当时隆美尔指挥的敌第七坦克师离港口不到三哩。我方被俘的士兵为数无几。
从法国各港口撤退的英国军队共十三万六千名、大炮三百一十门;连同波兰军队总计十五万六千人。这反映了布鲁克将军手下组织登船的人员的巨大功绩,其中,为首的是英国军官德·方布兰克将军,他因积劳成疾,不久之后便与世长辞了。
在布雷斯特和西部港口撤退的人数众多。德军对英军运输舰只大肆轰炸。17日在圣·纳泽尔发生了一件可怕的意外事件。两万吨的邮船〃兰卡斯特里亚〃号上载有五千人,在将要启航之际遭到敌机的轰炸。船上有三千多人丧命。其余的人被小船从继续不断的空袭下努力抢救出来。下午,我在寂静的内阁办公室里获悉这项消息,我禁止发表,我说:〃今天报上的坏消息已经够多了。〃我本打算几天以后才发表这项消息,但是,意外事件纷至沓来,既令人如此沮丧,而又来得那么快,以致使我忘记了解除禁令,过了好久公众才知道这件骇人听闻的事。
※※※
为了减轻人们对即将到来的法国投降感到震惊的程度,这时必须给各自治领的总理拍发电报,向他们表明,即使是单独作战,我们也有继续战斗的决心,我们的决心绝不是出于固执或绝望的挣扎,我们要以他们也许并不十分了解的实际理由和技术上的理由说服他们,使他们相信我们在当前的实际力量。因此,在6月16日,尽管当天已经排满了许多工作要做,但我在那天下午还是口授了下面这封信。
首相致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联邦各位总理
1940年6月16日
〔开头有几句分别对每位总理单说的话。〕我并不认为我们对目前的形势已经无能为力了。法国是否就不在非洲或海洋上继续战斗,这一点无论如何还难以肯定,但是,不管法国人怎么做,希特勒已经决心要在这个岛上打败我们,否则他就要失败。我们面临的主要危险是:希特勒将集中轰炸,配合伞兵和空运部队的降落,并试图以陆军渡海入侵。从战争一开始我们就面临着这样的危险,法国根本不能使我们免除这个危险,因为希特勒总是能够把这危险加到我们头上。毫无疑问,由于希特勒已经征服了邻近我们海岸的欧洲沿海地带,这个危险就更严重了,但是,这个危险大体上还是一样的。我看不出我们为什么不能对付它。海军从来没有说过他们能阻挡五千到一万人的袭击;但是我们还看不出:比如说一支八万到十万人的大军,怎能运过海峡,更不用说在我们占优势的海军的炮口下呆下去了。只要我们的空军还存在,就能为我们的舰队提供火力的援助,阻止敌军从海上登陆,并且消灭一大部分空运着陆的敌军。
由于援助法国和从敦刻尔克撤退,我们虽曾蒙受重大损失,但是我们还是设法保存了我们空军的战斗实力,而没有按法国的强烈呼吁轻率地把空军投入这场还不能算作是决定性的地面大战。我们高兴地告诉你,我们的空军现在像以往一样强大,而飞机的制造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迅速;事实上,目前驾驶员成了一种限制性因素。我们的战斗机即便在法国那样不利的条件下作战,也经常使敌人遭受到一比二或一比二·五的损失。在敦刻尔克的撤退中,那地方已是无人地带,我们使敌人遭受到一比三或四的损失,德国的编队往往遇到只有他们飞机数目四分之一的我机便望风而逃。所有的空军权威人士都一致同意,保卫英国免于遭受来自海外的空袭,更有莫大的有利条件,因为,第一我们有各种装置,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敌机从哪里飞来,其次,我们各空军中队的驻地相距很近,能使我们集中力量攻击入侵的敌机,并能调动足够的飞机,同时攻击敌人的轰炸机及其作为掩护之用的战斗机。所有他们被击落的飞机都是彻底的损失,而我们被击落的飞机和驾驶员则有许多还可以再度参加战斗。因此,我认为,狠狠地打击他们,使他们认识到,白天来犯牺牲太大,这决不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危险将是敌人夜间袭击我们的飞机制造厂,但是,夜间袭击不如白天袭击准确,而我们也作好了许多使敌机袭击的效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计划。当然,他们的飞机比我们的飞机多得多,但是也不是多到使我们不敢抱这样一个美好而合理的希望:经过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空战之后,把他们打得精疲力竭,一蹶不振。同时,我们的轰炸机当然要继续不断地轰炸他们的重要地点,特别是炼油厂、飞机制造厂和集中在鲁尔地区的密集的军需工厂。我们希望,我国人民经受得起敌机的轰炸和敌人的袭击。敌我双方都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轰炸。所有我们的情报表明,德国人对截至目前所遭受的损失颇感沮丧。
要记住,现在英国远征军已经归国,大部分都已重新装备或正在重新装备,如果说不够大陆作战的标准,但无论如何是足够保卫本土的,我们目前在本土拥有的军事力量比上次大战或这次大战的任何时期都强大得多,因此,我们希望能悉数消灭从空中降落或从海上袭来的敌军,给那些企图跟在他们后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