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 月15 日,英军在猛烈炮火的支持下一面从正面发起进攻,一面派出
新西兰师包抄隆美尔的后方。经过两大的激战,英军攻下了阿盖拉,隆美尔
的非洲军不得不后撤到布埃拉特阵地。
蒙哥马利追击的第二步计划,是向的黎波里进军。隆美尔企图据守布埃
拉特防线,以阻止英军的前进。蒙哥马利原计划于1 月初突破隆美尔的防线,
然后一举冲向的黎波里。为此,他得为装甲部队的450 辆坦克贮备充分燃料,
以便这支装甲部队能够从布埃拉特一口气冲刺230 英里,直达的黎波里。可
是,1 月3 日却起了一场风暴,破坏了班加西港口的设备,使原定的运输任
务无法完成。蒙哥马利当机立断,命令第十军出动,把后勤物资从托卜鲁克
港口经陆路转运到班加西。于是在经过紧张的准备工作之后,第八集团军在
1 月15 日开始对布埃拉特发起进攻。
这时,隆美尔已经精疲力尽,为了避免被包围和被彻底歼灭的危险,他
不得不再一次向后撤退,率领他的部队进入突尼斯的山区。通往的黎波里的
道路已经完全打开。第八集团军的苏格兰第五十一高地联队师一马当先,第
八集团军于1943 年的1 月23 日凌晨进入了的黎波里。
英军攻克的黎波里之后,需要进一步向突尼斯山区推进,因为隆美尔凭
借突尼斯山岭的天然屏障,在那里负隅顽抗。隆美尔在马雷特建立了一条坚
强防线。这时英德双方的战线性质发生了变化,蒙哥马利己处于外线作战的
位置,而隆美尔却躲在山区里,可以集中兵力,随时出击。当时美国第二军
在阿尔及利亚与突尼斯边界的卡塞林一带,受到隆美尔的猛烈袭击,狼狈不
堪。
根据盟方1 月份召开的卡萨布兰卡会议的决定,第八集团军以及参加“火
炬”行动的部队由艾森豪威尔将军担任总司令,由亚历山大将军担任副司令。
为了减轻德军对美军的压力,亚历山大命令蒙哥马利加紧向隆美尔进攻。
不过蒙哥马利还是谨慎地从事进攻前的准备工作,他一面集中力量清理
的黎波里港口,以解决后勤物资的运输问题,一面提防隆美尔的突然反扑。
3 月下旬,蒙哥马利已经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进攻马雷特防线的战役
开始了。马雷特地形十分险要:它东临大海,西面即是马特玛塔山,而马特
玛塔山以西则是一片难于逾越的茫茫的沙海。蒙哥马利认为对敌人防线进行
正面的攻击不易成功,而且牺牲太大,唯一办法是通过马特玛塔山以西的沙
海进行迂回包抄,前后同时夹攻,才能取胜。
蒙哥马利派出新西兰军队进行西翼的包抄,同时调集第三十军的兵力于
3 月20 日晚间进攻防线的东翼。战争开始时,在敌人防线正面的英军不仅毫
无进展,而且进行迂回包抄的新西兰军队,也遇到德军第二十一装甲师及意
大利部队的阻击。蒙哥马利立即随机应变,把第十军的第一装甲师派往支援
新西兰师进行闪电式的攻击,再派遗印度第四师在中部开辟一条新的进击
线,向马特玛塔山进攻。
第十军和新西兰师在西翼的闪电式突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敌人急忙
从防线东翼抽调援军赶来堵截,已经为时太晚,到3 月28 日上午,英军已经
占领了马雷特防线。
在这次战争中,英国空军与地面部队紧密地配合,粉碎了敌军的抵抗,
俘获敌人达2500 名。
蒙哥马利再接再励,继续向前挺进,于4 月6 日在加贝斯北部同残余的
敌军又鏖战了一天,俘敌7000 名,并于4 月8 日占领了斯法克斯。非洲的战
争已到了快要结束的阶段。英国的第一集团军和第八集团军以及美国第二
军,对德军形成了南北夹击的形势,蒙哥马利把他的第七装甲师和经验丰富
的一部分军队派往第一集团军帮助作战。5 月6 日,第七装甲师发动猛攻,
突破了敌军在突尼斯以西的防线。突尼斯最北端的比塞大港于5 月7 日被占
领。5 月12 日;敌军停止了抵抗,被俘的敌军达24。8 万人。非洲集团军的
物资和武器装备,全都落人了盟军的手中。非洲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蒙哥
马利把隆美尔赶出了北非,并把他的军队全部歼灭在突尼斯,建立了赫赫战
功。
蒙哥马利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除了他本人的指挥和组织才
能以外,还应归功于他手下的一批得力的助手。他有一位足智多谋的参谋长
德·甘冈和一位消息灵通的情报官员比尔·威廉斯,在还有许多勇敢善战的
指挥官。这些人在击败隆美尔的战斗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另外,亚历山
大将军在后勤方面给了蒙哥马利以大力的支持。
然而,蒙哥马利的性格与一般人不同。他不善应酬,遇到军事上有不同
意见时,往往争论不休、固执己见,因此跟同级的军事长官们相处得不甚融
洽,甚至对某些平庸无能的上级也往往流露出轻视的态度。亚历山大将军是
他的老朋友,曾经因为他这种不台时宜的脾气,做了不少调解工作。
1943 年4 月,蒙哥马利接到命令要同美国军队合作,去进攻意大利的西
西里岛。美国陆军刚参加战争不久,经验不足,然而他们拥有先进的武器装
备并曾把大量的武器供给英军,击败了隆美尔,因此,他们在英国人面前或
多或少流露出一种得意的神色。蒙哥马利手下的第八集团军,则由于战功卓
著、经验丰富,而瞧不起在突尼斯作战中初出茅庐的美国军队。然而美军统
帅艾森豪威尔与英国的亚历山大将军都很注意团结合作,所以双方立即投入
了西西里战役的准备工作。
西西里战役是盟军第一次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战役的代号是“赫斯
基”行动。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盟军的总司令,亚历山大被任命为副司令兼
西西里军事行动的地面司令官。
“赫斯基”行动的作战计划早在2 月份就已开始研究了,那时突尼斯的
战争尚未结束,英美双方决定,除了由美方抽调3 个陆军师、1 个装甲师和1
个空降师以外,英方将派遣第八集园军并从加拿大调遣一个师来参加这次战
役。
亚历山大将军指定由蒙哥马利将军率领第八集团军,对锡拉库扎以南的
滩头进行攻击,在此同时,美方则由巴顿将军率领美军第七集团军进攻南部
杰拉一带的滩头。亚历山大将军则统一指挥这两个集团军。同时,英美方面
在马耳他岛赶建机场,以便出动空军,对驻守在西西里岛的意军和德军进行
轰炸。
7 月10 日,英陆军及空降部队在锡拉库扎登陆。同时,美军在杰拉海滩
也投入空降部队和陆军建立了桥头堡。西西里岛的敌人把最精锐的部队部署
在西西里岛的西端,以为盟军会从那里进攻。蒙哥马利在锡拉库扎登陆以后,
迅即向北推进,直插西西里岛东北端的墨西拿港口。目的在于切断西西里岛
与意大利本上的联系。于是敌人马上调动兵力阻击蒙哥马利。蒙哥马利的部
队在接近埃特纳火山的山地时,遇到敌人凭险顽抗,一时无法前进。于是他
集结增援部队向西进行迂回包抄的行动。巴顿则一方面向西西里岛中部猛
攻,一方面在左翼派出一支机动部队,沿岛屿的西缘迅速挺进,于7 月22
日攻克了北部的巴勒莫,继续向墨西拿方向进军。
到7 月底,西西里岛上的绝大部分意大利守军都已逃回意大利,唯有埃
特纳火山一带的德国守军,凭借山脊的有利地形,负隅顽抗。但英国第八集
团军及美国第七集团军已经形成包围圈,准备对埃特纳山地的敌人进行最后
的攻击时,敌军见大势已去,便在黑夜中横渡墨西拿海湾逃走了。西西里岛
于8 月中旬全部被盟军占领。意大利方面战争的失利,强烈地动摇了整个意
大利政府,致使墨索里尼政权于7 月下旬垮了台。
盟军的下一步行动,便是向意大利本土进军。按照最高统帅部的计划,
英方将由蒙哥马利率领第八集团军,横渡墨西拿海峡,进入意大利的靴尖地
区;美方则由克拉克将军率领第五集团军从意大利南部的萨勒诺登陆。
蒙哥马利的2 个师的兵力在海军的支援下,于9 月3 日晚间,没有遇到
敌人的抵抗就渡过了墨西拿海峡。实际上自从墨索里尼垮台以后,意大利政
府已经与盟方在秘密地进行投降的谈判,但因担心受到驻守在意大利的德军
的报复,依旧三心二意,不敢作出最后的决定。意大利的军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