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漠狼烟-北非的角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军打算采取“关门打狗,有去无回”的战术。实际上。隘口的外部特
征就决定了这一战术。在隘口的最狭窄处,怪石嶙峋的走廊只有1500 码宽。
德军越是向前推进,他们的活动范围就越是受到限制,就好像流经沙漏的沙
子一样。穿过隘口的道路在接近出口时出现了分岔,道路随即融入到一片广
阔的盆地之中。一条分支向西通往特贝莎,另一条继续向北通往塔拉城。美
军在盆地的两条岔路上都有重兵防守,他们准备在德军强行穿越隘口时,给
他们以沉重的打击。

2 月19 日下午,非洲军卡尔·布尔劳维乌斯准将的坦克集群试图强行闯
过卡塞林隘口这一天然瓶颈,但却遭到了美军大炮、反坦克炮和轻武器的狂
风暴雨般的攻击,他们不得不停顿下来。当夜幕来临时,布尔劳维乌斯决定
通过渗透战术来夺取他凭借强力所未能夺取的东西。非洲军的步兵巡逻队沿
着隘口的北边攀上了制高点,他们溜过分布于山背之上的美军哨所,从防御
者的后方摸进了盆地,紧接着,他们发动了突然袭击。在开往塔拉的公路上,
大约100 名美军官兵稀里糊涂地就成了德军的俘虏。

在通往特贝莎的路上,莫乐的一支工兵连刚一碰上德军就四散而逃,他
们以前还从未遭遇过德国巡逻队的偷袭。德军幽灵般的出没使得美军内部像
炸了锅似的一片混乱,惊慌情绪不可遏制地传染开来,由莫乐派遣、用以引
导进攻的好几个炮兵巡逻员弃阵而逃,其中一人宣称:“这地方太热。”尽
管仍有一些部队在坚守阵地,但是,其他人都惊恐万状,闻风而逃,还有许
多人不知下落。19 日午夜时分,美军在卡塞林隘口的防御体系眼看就要土崩
瓦解。幸好,当夜又赶到一批援军,——一个美军步兵营和一支仅有11 辆坦
克的英军小分队——德军才没有乱中取胜。

2 月20 日上午,盟军继续守工在隘口上。隆美尔如坐针毡,急得像热锅
上的蚂蚁似的,他的时间已所剩无已。也就在这天上午,在突尼西亚的另一
侧——他的大后方,蒙哥马利的第八集团军先头部队已开始与德军的后卫部
队交火,现在德军还据守着通往马雷特防线的交通要道。隆美尔预计,在那
儿展开一场大规模战斗只是几天内的事情了。德军必须尽快在卡塞林取得胜
利,而且要赶在蒙哥马利进攻到马雷特防线之前。

隆美尔拼命催促布尔劳维乌斯集结更大力量,掀掉在卡塞林隘口瓶颈处
的“瓶盖”。2 月20 日,德军展开了猛烈得异乎寻常的攻势。整个隘口到处
回荡着由被称为“勒伯尔维夫尔兹”的六管火箭发射器所发射的火箭弹那种
刺耳尖锐的呼啸声。在猛烈的炮火轰击之后,一波又一波的轴心国部队排山
倒海似地踏过生长在盆地之上的一簇簇雏菊和红色的罂粟,发起了集团冲
锋。下午3 时许,保护塔拉路的英军的最后一辆坦克被击毁了。在通往特贝
莎公路上美军工兵正混乱不堪地向后败退。他们的指挥官——莫乐上校——
九死一生,险些被德军俘虏。他跑到斯达克的指挥部,报告了工兵团即将完
蛋的情形。他的手下大约128 名官兵战死、受伤或失踪,残余部队正沿公路
撤出,打算建立第二道防线;下午4 时30 分,轴心国部队费尽了九牛二虎之
力,终于突破了隘口的瓶颈地段。隆美尔静静地注视着非州军团、意大利“圣
托诺”师和第10 坦克师的士兵们潮水般地冲过隘口,涌向盆地。沿通往特贝


莎公路执行侦察使命的意军坦克向指挥部报告说,他们并没有遭遇到抵抗;
德军坦克侦察部队也没有在塔拉路段发现任何抵抗迹象。看起来,深入盟军
腹地的坦途已经扫清。但是,隆美尔突然警觉起来,命令部队暂时停止进攻。
他怀疑盟军次日将会进行反击,因而有必要让部队就地进行巩固并做好充分
准备。就在隆美尔犹豫不决时,英美援军正源源不断地涌入了战区,加强了
通向塔拉和特贝莎公路的防御力量。

隆美尔这才恍然大悟,第二天,他又恢复了进攻。实力大增的美国部队
守住了特贝莎公路,但是,比他们在武器上更为优越、并正据守塔拉公路的
英军却被由弗雷茨·冯·布罗伊赫少将指挥的德军第10 坦克师追着屁股打,
英军一再败退,最后遁人了塔拉路以南的山岭之中。在塔拉战役参战的所有
援军中,没有一支部队能发挥出如美国准将罗伊·艾尔文的第9 炮兵师所属
3 个炮兵营所起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泥泞破烂的山路上经过4 昼夜的
长途跋涉后,艾尔文他们在2 月21 日下午从西阿尔及利亚赶到了战场。艾尔
文将军和他那些几乎快要累死的部下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才把48 门榴弹炮架
在了炮位上。美军大炮的壮观场面使得固守塔拉的一小股英军胆量倍增,还
让他们放弃了集体逃跑的打算。黎明时刻,艾尔文已作好了充分的准备。2
月22 日,当清晨的雾气徐徐从山谷中升起时,尽管由于连夜劳作而疲乏不
堪,艾尔文的炮兵师却能顽强地把成百上千吨的炮弹一古脑儿地倾泄到向前
推进的德军坦克集群中去。

在布罗伊赫的部队正要对塔拉露发动决定性进攻时,艾尔文的首次猛烈
轰击,出其不意地截住了他们。炮火的猛烈程度让这位德国指挥官极其震惊;
他相信盟军的实力在一夜之间已得到了极大增强,而且不久就会发动一次反
击。于是布罗伊赫停止了进攻,他要通了隆美尔的电话,向他解释了新的情
况。隆美尔同意,在目前条件下暂停进攻塔拉,采取防御阵势准备应付盟军
将要发动的攻势。布罗伊赫神经兮兮地等待了一个上午,盟军阵地仍然静悄
悄的一点动静也没有。无奈,他只得告诉隆美尔,他准备在下午4 时发起进
攻。

布罗伊赫要发起的进攻却再也没有发动起来。那天上午,异常谨慎的隆
美尔猛然间觉得布罗伊赫可能会被美军吃掉。他曾专门抽出时间来察看所缴
获的美军器械:成群的坦克、卡车、士兵输送车和各类武器。他对美军供给
和装备的充足及提供给美军官兵的日常用品的丰富程度,感到下胜惊异;同
样,他也无法忘记盟军增援部队进入卡塞林战区的神速。对比之下,他自己
的部队已寒怆到只剩下1 天的弹药储量和仅够吃6 天的食物,他的汽油储量
也只够所有车辆跑120 英里的路程。

德军眼看就要在塔拉大获全胜,隆美尔却得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结论:
增援的盟军规模过于庞大,他的部队已无法加以遏制。如果轴心国部队继续
进攻,每一天都不断拉长他们那条已到了极限而不能再长的补给线,那么,
毫无疑问,他们肯定会被盟军打垮。此外,这位“沙漠之狐”急于要把部队
派回到马雷特防线,以反击他的老对手——英国第八集团军——将要发起的
进攻。

隆美尔战略思想的根本性转变,让他的上司——陆军元帅凯塞林——感
到不可思议,他在那天下午抵达前线时,满脑子里还洋溢着乐观主义的情调。
“他通常那种高昂的进取意志已经荡然无存,”凯塞林后来无不伤感他说。
事实上,隆美尔一直深陷于无法自拔的精神沮丧之中,他不得不忍受着乙型


肝炎和沙漠炙烤的煎熬。第二天,即2 月23 日,隆美尔通过隘口做出了他的
部队,而最初为了夺取这个隘口,他又曾付出了何等艰辛。隆美尔形迹诡秘,
撤退进行得如此巧妙,以致于盟军直到24 小时后才意识到他已经飘然而去。

德军现在的战线又向东转移,退回到东多萨尔山脉。德国人抛弃了位于
东西多萨尔山脉之间的众多城镇和机场,而这些地方是他们在经历了一个星
期的殊死战斗后才得以占领的。隆美尔和他的部队继续向东南方向推进,开
人了一个新的角斗场即马雷特防线,准备对付第八集团军。

3 月6 日,在马雷特防线东南大约25 英里处,临近默德赖城的地方,爆
发了自四个月前阿拉曼战役打响以来、轴心国军队和英国第八集团军的首次
大规模战斗。隆美尔试图阻止蒙哥马利的不断推进,向英军发起了空前猛烈
的攻击。英军事先通过空中侦察,掌握了德军的动向。他们抓紧时间,在隆
美尔坦克群的必经之道上部署了反坦克炮,它们一字儿排开,而且都经过巧
妙伪装。头脑冷静的英军炮兵临危不乱,监视着德军轰然而至的坦克群。只
见它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