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队调出南路战线,进行休整和补充:他们将肩负起北上发起新攻势的使命。
隆美尔清醒地意识到了澳大利亚军队取得的戏剧性的成功,他调出了作
为预备队的第九十轻型师,让它与第二十一坦克师一道,从南路战区奔驰30
英里直抵战线的最北段。这是一个顾头不顾尾的决定,他明白,由于汽油短
缺,既使形势紧迫,他也无法再把他的坦克集群调往南部。但是,他已顾不
上再去考虑这种可能性了,他必须击跨英军在北路发起的攻势。
在伦敦,丘吉尔如坠五里雾中。当蒙哥马利从战场上抽调出部队后,这
位英国首相极其担心蒙哥马利可能会放弃进攻。“你的蒙蒂正在玩弄什么花
样,他居然停止战斗?”他质问布鲁克。丘吉尔在中东的国务大臣理查德·卡
舍,从开罗出发,火速赶往蒙哥马利的司令部,打算探个究竟。他硬梆梆地
告诉蒙哥马利的参谋长德·桂因甘特,如果蒙哥马利决意让战字半途而废—
—他提醒说——他就准备电呈丘吉尔,让蒙哥马利没有好果子吃。桂因甘特
一听,顿时勃然大怒,他嚷道:“如果你敢发这样一封电报,”“你就别想
再在政府里呆下去!”
实际上,蒙哥马利正在进一步完善他的作战计划。当他得知隆美尔正在
把精锐的德国军队调往北路时,就决定把英军主攻方向朝南转移5 英里。澳
大利亚军队将继续留在北路进攻,但第八集团军的主要突破口将放在易受攻
击的德意军队防线的结合部。在4 英里之外,沿着一块被称为拉曼小道的地
区,轴心国汇集了一支强有力的野战炮兵部队。这就是英军的主攻目标。第
三十军将执行这一进攻任务,其先头部队是威名远扬的新西兰第二师的一部
分,它的指望官贝尔纳德·弗雷伯格中将,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在加里
波利、西蒙、最近又在希腊和克里特岛的战斗中,都留下了他的踪迹。同时
加入这支新西兰部队的还有英国的2 支步兵旅。战斗打响时,英军将首先提
供炮人准备,步兵部队随后进攻到阿拉曼小道2000 码的范围内,紧接着,第
9 装甲旅和第1 装甲师将越过步兵部队,沿着小道跨越轴心国军队的炮兵阵
地,彻底突破他们的防线,宜至把敌军一扫而尽。隆美尔的坦克集团军最终
将被全歼于此——或者说蒙哥马利希望如此。
这场代号为“增压”的军事行动无疑将会超过这次北非大战中人们迄今
所看见过的任何一次战役。事实上,只是在蒙哥马利严厉地批评了拉姆兹登
后、英军的指挥官们才神情黯然地接受了任务。在一次战前会议上,第9 装
甲旅旅长约翰·库利尔准将明确表示,分在他们头上的战斗任务可能会导致
他们损失50%的力量。弗雷伯格毫无表情地回答道:“还有比这更多的呢,
总司令说过,他准备承受100%的损失。”
11 月2 日凌晨1 时,英军360 门大炮同时向米特赖山岭一边的德军雷场
发动了猛烈轰击,寒冷、阴晦的沙漠之夜仿佛被从中劈开了似的,呼啸而至
的炮弹就如同一面钢铁盾牌,每3 分钟就向前延伸100 码,史无前例的炮击
向德军的雷区和铁丝网倾泄了重达千吨的炸弹,攻击是如此的密集和准确—
—一位军官后来评述说一步兵部队“简直就可以坐享其成了。”确实,炮火
准备刚刚结束,一些官兵向前挺进时过份接近了爆炸区域,结果,英军的首
批伤亡者是那些被自己的高爆炸药呛昏和呛死的。
清晨5 时30 分,英军步兵抵达了目的地,坦克集群紧跟着越过了他们,
但这个时间仍比原计划落后了至关重要的半小时,原因是在途中他们受到了
地雷和遮天蔽日的沙暴的阻挠。隆美尔迅速对英军炮击作出了反应。他抓紧
时间建立了一道反坦克屏障,其杀伤力甚至比英军原来准备对付的野战炮群
还要大。此时,东方开始微露鱼白,第9 装甲旅先头坦克部队的铅黑色轮廓
已让轴心因部队尽收眼底,他们正在阿拉曼小道的另一侧操纵着重炮严阵以
待。一待英军坦克开进射程,德意反坦克炮就开始发作起来,英军坦克相继
中弹起火,炮手们爬出浓烟滚滚、被烧得漆黑的炮塔,发狂似地在沙地上翻
滚,力图把浑身的火焰给扑灭掉。
但是,仍有一些坦克突入到了德军炮兵阵地中。英军坦克前仰后合地随
意压辗着,德国炮手们不是被碾成了肉泥就是被坦克上的机枪扫死。一些德
国人扭头就跑,另一些则起而抵抗,直至阵尸沙场。一些勇敢的德国士兵,
如第104 装甲榴弹师的拉尔夫·雷格勒中士,就曾单枪匹马地与坦克展开对
攻,雷格勒朝一辆“谢尔曼”坦克的炮塔扔了一枚手雷,只见手雷被弹了下
来,坦克丝毫未损。站在炮塔里的坦克车长向雷格勒大声喊道:“还差一点!”
这次战斗中双方损失都很惨重。一个小时内,就有70 辆英军坦克被击
毁。尽管库利尔的第9 装甲旅还没有完全突破德军的阵地,但他们毕竟打开
了一个缺口,随后,第1 装甲师的第2、8 装甲旅接替他们继续发动进攻。德
军进行了凶猛的反扑,他们在两侧实施反突击,隆美尔的第21、15 坦克师竭
尽全力,打算遏制住英军的攻势。
战斗持续了大半天。黄昏之前,隆美尔的部队只剩下了35 辆坦克。尽管
意大利军队还有100 余辆坦克,但是,它们战斗力很弱。一个严酷而又无法
回避的事实摆在了隆美尔的面前:他的坦克集团军已遭到了灭顶之灾;他不
得不下令德意军队停止反击,向西撤退60 英里。
但就在第二天,希特勒发来了一道命令,“就你所处的形势而言,”元
首说,“除了固守之外,不可能再有它途,绝不要丢失一英寸土地,把每一
门炮、每一名士兵都统统投入到战斗中去。。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战胜庞大的
敌人,这在历史上已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对你的部队,你只能向他们指引要
么成功要么死亡的道路。”
无奈,隆美尔命令部队停止撤退,他感到恐怖之极。他向11 月4 日匆忙
赶到视查前线的阿尔伯特·凯塞林陆军元帅尖声喊道,“这道疯狂的命令简
直就像一枚炮弹!”惯于克尽职守的隆美尔极不愿意违背元首的命令,但是,
到了11 月4 日,已有越来越多的轴心国部队被歼灭掉,他最后发现自己已别
无选择。非州军团的托马将军把话说得更重:“这是一道疯狂得无与伦比的
命令,”他抨击道,“我不可能再受其摆布了。”隆美尔颓然之极,下令部
队继续西撤,“以拯救出仍可以被拯救出的一切。”据估计,他损失了32000
名官兵,1000 余门火炮和至少450 辆坦克。一天以后,希特勒才批准隆美尔
撤退的请求。
现在,隆美尔七零八落的军队终于得以逃出英军的摩掌,一种异乎寻常
的寂静降临在战场上。一望无际的沙地中到处散布着青烟燎绕、“五脏”皆
出的坦克残骸,灰白色的非州军团帽随处可见,每一个角落里都充斥着空空
的弹药箱、柏油桶、铁丝网以及一些与周围气氛不相协调的明信片。腐烂变
黑的死尸的口袋里都装有远方亲人的来信。“你能离开可怕的沙漠,进入美
丽的埃及。我们真是太高兴了,”一位德国母亲在信中这样写道;一名意大
利妇女的手书则说,“愿你永远是一位勇敢的战士,我最亲爱的,愿圣多米
尼克来保护你。”
许多英国指挥官为自己付出的代价捶胸蹬足:在12 天的战斗中,英军方
面有1。35 万名官兵阵亡、失踪或受伤。第51 师道格拉斯·魏姆伯莱少将在
看着他的苏格兰高地联队的官兵尸首被从战场上拖拽而去时,喃喃地发着
誓:“再也不要了!”第9 装甲旅的约翰·库利尔当被间及他的几个装甲团
到哪去了时,他不无伤感地指了指他剩下12 辆坦克,“我的装甲团就在那
儿。”
然而,蒙哥马利却兴高采烈,神情飞扬。他身着一件灰色针织毛衣,下
穿一条卡叽布裤,脖子上围着一条丝绸围巾,他告诉一群围着他团团转的战
地记者们说:“这真一场漂亮的战斗。我们取得了完全、绝对的胜利。”他
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人们形容德国人的下场所说的一句话总结到,“德国
暴徒完蛋了——完蛋了!”
这几乎是正确的——但还不完全是。在遥远的天边,还有一股席卷大漠
的滚滚洪流,隆美尔正在竭力拯救着他的剩余部队。但是,现在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