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9·11"委员会报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而也可能倒塌。10:08,一名直升飞机驾驶员警告说他不相信北塔楼还能支撑多长时间。    
    南塔楼倒塌一瞬间,纽约市警察局的许多无线通讯频道里塞满了有关受伤、被困、失踪的警察的消息。结果,该通讯设备变得不堪重负。但是,对于在10:06从世贸中心撤走的两个距离最近的警察局流动据点来说,该通讯设备还能使用。    
    就像大部分消防队员一样,在北塔楼的紧急救援服务队也不知道南塔楼已经倒塌。尽管如此,在10:00以前,负责教堂大街和维希大街指挥部的紧急救援服务队警官命令该服务队所有的人员从世贸中心撤离。这名警官看到南塔楼倒塌的事实,于是在下撤退命令时向北塔楼的救援队通报了这一情况。    
    北塔楼的两个救援队和其他正试图进入大楼的救援队很清楚地听到了这个命令。在31层楼的救援队觉得南塔楼倒塌太不可思议,于是他们给在指挥部的救援队警官回电,要他再重复一遍他的命令。该警官重申了他的紧急撤离命令。    
    在31层楼的救援队与在那里的消防局工作人员沟通了一下,进一步证实他们也不得不撤离,于是他们一块向楼梯井B走去。在向下撤离过程中,他们报告说看到了许多消防队员,这些消防队员正在休息,看不出来是在撤退过程中。他们进一步报告说建议这些消防队员撤退,但是他们不予理睬。根据一名救援队警官的说法,一些消防队员拒绝执行警察的命令。至少一名在北塔楼的消防队员支持这种观点,他说那天早上他不打算执行警察的撤退命令。但是,另一名消防队员报告说救援队的警察从他身边跑过时没有告诉他要撤离。    
    在11层楼的紧急救援队收到撤退命令后,开始沿着楼梯井C向下撤退。当接近夹楼层平面时——楼梯井C的尽头——这个救援队立即一字排开,从几节楼梯一直排到夹楼层。他们使用自己的探照灯组成了一排路灯,在黑暗和废墟中为平民百姓下楼提供些许光明。最后,当楼上没有人下来时,救援队离开了北塔楼,彼此照应着避开那些仍在从北塔楼高层往下跳的人,来到世贸中心6号楼。他们仍在这一地区执行另外的救援任务。除了两个队员活着以外,其他队员都牺牲了。    
    从南塔楼倒塌中脱险以后,一直准备进入北塔楼的救援队排成一长队,为那些从北塔楼夹楼层撤退的平民百姓开辟了一条路,让他们沿着5号楼和6号楼北边的楼梯(这里通向维希大街)下楼,离开世贸中心建筑群。他们一直在这个位置,直到北塔楼倒塌,幸运的是他们都还活着。    
    已经爬上北塔楼54层的警察局3名便衣警察在9:59感觉到大楼晃动得很厉害,这是南塔楼倒塌引起的(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个原因)。那以后不久,3名灭火班的消防队员与他们会合在一起。一名消防队员明显通过无线电收到了撤退命令,但是他在回电时却说“我们不出去”。尽管如此,消防队员们还是催促警察下楼,因为他们缺乏防护设备以对付越来越严重的高温和烟雾。警察在确认低楼层没有平民百姓以后,不情愿地下楼了。他们在沿着楼梯井B下楼时,不停地探出头向各个楼层寻找平民百姓。    
    一些在北塔楼夹层通道协助人员撤离的警察被笼罩在由于南塔楼倒塌所产生的烟雾之中。他们努力在黑暗中重新集结起来,一方面自己撤离,另一方面帮助所遇到的平民百姓撤离。他们中至少有一人在北塔楼倒塌中死亡。至少有一名纽约市警察局的警察设法将人员疏散到世贸中心5号楼,在那里他和一名港务局警察一起指挥,建议正在撤退的平民百姓从1号楼向5号楼安全撤去,以避免被高层落下的东西以及跳楼的人砸着。    
    在南塔楼倒塌时,广场上有大量的纽约市警察局警察,其中的一些人可能就牺牲在这里。那些幸存者在黑暗中想办法从各个方向撤离广场,同时帮助那些平民百姓撤离。    
    港务局的反应    
    南塔楼的倒塌逼着位于西大街和维希大街的港务局警察署指挥部全部疏散和其负责人向北撤退。没有证据表明港务局警察通过无线电收到撤退命令,他们没有配备世贸中心的无线电指挥通讯系统。在北塔楼的一些港务局警察决定撤离,或者是自己做的决定或者是与他们遇到的人商量后作出决定的。一些人放慢了撤离的步伐以救援那些孤立无援的平民百姓。    
    上午10:28以后    
    上午10:28:25,北塔楼倒塌了,在较高楼层还活着的所有平民百姓,较低楼层的数目不明的人以及最先赶来救援的好几十人都遇难了。纽约市消防局局长、港务局警察署负责人以及他们的大部分高级助手都牺牲了。难以置信的是,正沿着北塔楼楼梯井B下楼的12名消防队员、一名港务局警察和3名平民百姓在倒塌中幸免于难。    
    9月11日那天,作为这次恐怖袭击的结果,美国本土遭受了历史上最大的人员伤亡——2973人。纽约市消防局有343名人员牺牲——历史上紧急救援行动中牺牲人数最多;港务局警察署牺牲了37名警察——历史上警力的最大损失;纽约市警察局牺牲了23名警察,历史上警力损失数量处于第二位,仅次于那天港务局警察署牺牲的人数。    
    朱利安尼市长以及警察和消防部门负责人、紧急事务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迅速向北转移,并在警察学院建立了紧急行动指挥部。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几个星期、几个月里,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和纽约市、州、联邦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投入工作,以使纽约市从废墟中重新站立起来,恢复往昔的面貌。


第九章 恐怖袭击与英雄主义五角大楼的紧急反应

    假如发生在其他任何一天,五角大楼的这场灾难将会被作为一场巨大的挑战和一个非同寻常的国家传奇而流传。然而同一天早上,世贸中心1000英尺高的地方遭遇飞来横祸并立即吞噬了成千上万人员的生命,因而五角大楼的灾难是不能与世贸中心相比的。不管怎么说,当我们分析五角大楼的反应机制时,很明显,还存在统一多机构合作救援方面的教训。美利坚航空公司11次航班和联合航空公司    
    第175次航班撞击后的双塔五角大楼的紧急反应代表着地方、州、联邦管辖权限的混合,因而一般来说是有效的。它克服了跨越管辖权限所引起的内在困难,因为紧急事务指挥系统——一种格式化了的紧急反应管理体制——那天正在国家首都地区严阵以待,应对“9·11”袭击。    
    由于事故的性质——飞机坠毁、火灾、部分楼房倒塌——阿灵顿县消防部门充当了事故指挥官。不同机构有不同的角色。这次事故要求阿灵顿县在美国军队总部——一个由国防部长领导的部门——进行一个庞大的搜救、消防、医疗的紧急服务行动。既然它是一次恐怖袭击,司法部就是主要的联邦主管机构(有权授权联邦调查局执行具体行动)。而且,恐怖袭击影响到阿灵顿县日常工作和紧急管理的规则以及相邻地区的管辖权限。    
    9:37,五角大楼的西墙遭到被劫持的美利坚航空公司77次航班(一架波音757飞机)撞击。这次撞击立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飞机上的64人全部死亡,五角大楼里的125人(70名平民百姓和55名军人)也因之死亡。106人身受重伤,被送到附近医院救治。    
    尽管没有任何一个紧急反应机制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五角大楼“9·11”恐怖袭击的反应基于以下3个原因看来,它基本上是成功的:第一,在各紧急反应机构之间建立了娴熟的专业配合关系和牢固的信任关系;第二,紧急事件指挥系统启动及时;第三,实践了紧急反应的区际合作。许多消防和警察机构先前在本地区紧急事件和演习中都有广泛的合作经验。事实上,当时大部分机构的准备措施都比较充分,以确保当月晚些时候原计划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度会议的公共安全。    
    地方、州、联邦机构立即对五角大楼的袭击作出反应。除了县消防、警察、司法部门以外,紧急反应得到了以下机构的帮助:大都会华盛顿机场管理局、罗纳德·里根华盛顿国家机场消防处、梅也城堡消防处、弗吉尼亚州警察局、弗吉尼亚紧急事务管理处、联邦调查局、联邦急救协会的一支国家医疗紧急反应分队、酒烟枪支管理局,以及华盛顿军区的无数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