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野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并不曾想到此处,乃是属官某人所为。”武帝听了,以为张汤竟能推贤让善,愈加信任。 

张汤又见武帝性喜文学,一时进用之人,大抵儒生为多,自想系刀笔吏出身,平日未读儒书,恐被舆论看轻。此时适值董仲舒由胶西谢病回京,家居茂陵,一意修学著书,不问家事。 

武帝甚重其人,朝廷每有大议,常使张汤往问仲舒,仲舒依据经义,对答皆有法度。张汤便以师礼奉事仲舒,一面结交儒生,敬礼名士。其实张汤但知法令刑罚,何曾晓得经术,对于一班文人学士,气味不同,势难投合,不过欲得众人说好,所以违了本心,强勉与之联络。又建议请武帝选派博士弟子曾习《尚书》、《春秋》之人,充补廷尉属官。于是法庭之中,也有儒生在内供职,但张汤意在借此装点门面,何曾实心任用。 

一日,张汤忽遇一桩疑难案件,召集亲信掾史,会议办法,奏上武帝。武帝批驳下来,张汤又与掾史再三斟酌,另拟办法奏上。武帝又不合意,重行批驳。张汤两次被驳,心中忧惧。 

一众掾史,已是费尽心思,更无方法可想,彼此面面相觑,计无所出。正在惶急之际,忽有一人走来,见此情形,上前动问。 

此人姓倪名宽,乃千乘人,自少师事欧阳生,学习《尚书》。 

自武帝即位,始置五经博士。及公孙弘为丞相,建议设置博士弟子五十人,饬令各郡国选取人民,年在十八岁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充博士弟子,每年考试一次,及格者调补郎中及文学掌故。倪宽被选人京,师事博士孔安国褚大为弟子。只因家中甚贫,住居长安,旅费无出,便为同学诸人炊煮饭菜,诸人一同供其伙食。倪宽平日刻苦勤学,遇有放学之日,便出外替人佣工,赚得工资以供用度。但他虽是作工,仍带经书前往,稍得休息,便取经书诵读,以此学问大有精进。谁知身礼过劳,忽得一病,卧床不起。倪宽孤身远客,平常尚不觉得,一到病中,举目无亲,真是凄惶万状。却亏得好友韩生,极力照应。 

说起韩生,家中略有财产,与倪宽本不相识,只因他天性好奇,一日忽发奇想费了五千钱,给与一个有名相工,邀他同到学校看相。将一班博士弟子,逐人看过,因问相工“何人当贵?”相工看了一遍,独指倪宽对韩生道“此生必贵,将来位至三公。”韩生谢了相工,令其回去,遂来与倪宽相见,各通姓名,结为朋友。韩生一味与倪宽要好,倪宽也感其情谊,二人遂如以胶投漆,十分亲密。韩生见倪宽独居无伴,便将自己行装,搬来同住,及至倪宽得病,韩生替他延医调药,递汤送水,日夜伺候,如同仆人。倪宽病愈,异常感激韩生,从此二人相待有逾骨肉。及至年终考试,倪宽及格,得补掌故,未几又调补廷尉文学卒史。 

倪宽为人温和,机警有智略,善作文字,惟是口才颇拙。 

自补廷尉史,见那廷尉府中,所用无非刀笔法律之吏,倪宽独似儒生杂在众人之中,众人都道他未曾练习事务,遂不分派职事,但命为从史,,前往北地看视牲畜。倪宽在北地数年,此次回至廷尉府,缴上牲畜数簿,恰值众掾史会议案件,倪宽见一个个愁眉苦眼,心想必是一件疑难之事,不免向前动问,众人此时无法,只得详细告知。倪宽却想得一种办法,遂对众人陈述意见。众人便请倪宽拟个奏稿。倪宽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众人围着观看,无不拜服,急持奏稿来见张汤,告知其事。张汤看了一遍,不觉大惊,急召倪宽入见,与之谈论片刻,甚加赏识,立擢为掾,便将倪宽所作奏稿,奏上武帝,即日便得武帝批准。过了数日,张汤入朝,武帝问道“前次奏章,非是俗吏手笔,到底何人所为?”张汤说是倪宽,武帝点头道“我已久闻其名。”张汤退朝,便将倪宽升为奏谳掾。倪宽每依据经义,判决疑狱,张汤甚加倚任。 

张汤自见身居高位,愈想博取名誉,平日行事务为修饬,所得俸禄,用以广交宾客,周恤族人。对于故人子弟现为官吏者,尤加照护,每遇出外酬应,不避寒暑。以此张汤虽然用法深刻,却得众人称赞,连丞相公孙弘都时常说他好处。独有汲黯听见张汤更定法令,得为廷尉,心中不悦。一日同侍武帝,汲黯忽面责张汤道“君为正卿,上不能广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使国富民安,人不犯罪,何故空将高皇帝所定法令纷纷更改?似此行事,祸及子孙,将来必至绝种。”又一日,汲黯与张汤相聚议事,张汤所言,无非苛刻琐细。汲黯不入耳,忍不住发怒骂道“世人常言刀笔吏不可为公卿,此语果然不错。使张汤得志,必致天下人民不得安宁。”张汤被汲黯当着大廷广众,几次直言责备,并不容情,心中自然怀恨,便与公孙弘联络一气。 

当日武帝正宠信公孙弘、张汤二人,偏遇汲黯屡斥其短,因此赌气,反升二人官职。汲黯当建元六年即为主爵都尉,其时公孙弘、张汤尚是小吏,不过几年,便与同列,如今竟居其上。汲黯身为九卿十余年,并未升擢,又见二人得志,愈觉郁郁不平,一日因事人见武帝,不觉当面说出。未知汲黯说何言语,且听下回分解。 




   
   
第九十回 卫青立功封三子 赵禹选士得二人 



话说汲黯因见公孙弘、张汤用事,自己不得升擢,遂入见武帝,突然说道“陛下任用群臣,譬如积薪,后来者反得居上。”武帝闻言默然不悦。及汲黯退出,武帝对左右叹道“人果不可无学,试听汲黯言语,比前更加愚戆。”原来汲黯专学黄老,不喜儒术,所以武帝讥其无学。此时武帝正一意征伐匈奴,取得河南之地,设置朔方郡,汲黯又屡劝武帝安静少事,与匈奴和亲,武帝不听。当日朔方之地,本系匈奴右贤王管辖,今被汉兵夺取,心中怨恨,连年起兵入边,杀略官吏人民甚多,武帝愈加愤怒。元朔五年春,右贤王又来侵扰朔方,武帝命车骑将军卫青,率领马兵三万,兵出高阙。又拜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阻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各领人马兵出朔方。诸将皆归卫青节制。复命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领兵出右北平以为救应。卫青奉命与诸将领兵到得边境,匈奴右贤王早已退出塞外。卫青遣人探得右贤王约有六七百里,遂传令诸将,出塞追击。诸将奉令,各领部下人马,偃旗息鼓,悄悄前进。行了多日,竟被追及。原来右贤王闻知汉兵来攻,心想道路遥远,汉兵何能到此,当晚饮酒醉卧,并不设备。偏遇汉兵十余万,乘夜席卷而至,将右贤王四面围祝胡兵出其不意,张皇失措,又兼黑夜之中,难于辨认,但听到处喊杀之声,震天动地,也不知汉兵来了多少。 
右贤王从梦中惊醒,吓得心胆俱碎,急带同爱妾一人,胡骑数百,拼命杀条血路,突围北走。胡兵逃走不及,多被擒杀。此一场虽然走了右贤王,却生擒右贤小王十余人,掳得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数十万头,斩取首级,不计其数。汉兵大获全胜。卫青先遣飞骑回京报捷,自己率同诸将班师回国。武帝闻信大喜,立遣使者赍持大将军印绶往迎卫青。卫青领兵入塞,恰值使者到来,就军中开读诏书,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归统属。卫青受了将印,奏凯回京,入见武帝。武帝优加慰劳,下诏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户,又封卫青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三子卫登为发干侯。卫青再三辞谢道“臣托赖陛下神灵,诸将出力,幸得战胜,已蒙陛下加封食邑。臣三子皆在襁褓,未有勤劳,滥叨爵赏,不足以服将士之心。伉等三人,不敢受封。”武帝道“我非忘却诸将之功,今当以次封赏。”于是公孙贺、李蔡、公孙敖、韩说等皆得封侯。卫青见武帝不许辞封,只得谢恩退出。 

卫青屡次出师,皆立大功,官位既尊,便有许多人士来投门下,卫青虽然以礼接待,却未向武帝举荐一人,因此一班文士,无人称誉。旁有部将平陵侯苏建进说道“大将军位至尊重,但恨不为士大夫所称,尚望将军推贤荐士,效古代名将所为,则名声自然日盛。”卫青听了谢道“昔日魏其、武安,厚招宾客,常为天子所切齿,须知亲待士大夫、进贤人、黜不肖,乃是人主之大权。为人臣者,但当奉法守职而已,何必招士。”读者试想卫青当日名位未显,也曾荐过减宣、主父偃二人。如今亲贵无比,反不肯引荐一人,其中自有原因。原来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