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198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旅大地区登陆入侵,第一批守备部队-守备1、师2师在1956年6月23日正式组建完毕,当时这两支守备部队分别由辽东要塞师和第1机炮师改编而成。也就是沈阳军区的第一批担负着守备任务的部队。

1959年3月,军区又组建了守备3师。不过仅仅一年后,该师就奉命调归军委工程兵建制,前往甘肃酒泉地区执行工程建设任务,随即守备3师番号被撤销。

1961年1月,由于守备1师扩编为外长山要塞区,执行军级权限,故而守备1师番号也随之撤消。不过1963年3月,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军区又在庄河组建第二个守备3师;1965年12月10日则是在大连成立了第二个守备1师。

到了1969年珍宝岛自卫还击作战后,中苏关系全面陷入敌对,为了加强与苏、蒙边境地区的防御守备力量,在整体的对苏备战大环境下,沈阳军区又新组建了守备4师、5师、6师,分别归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军区领导指挥,各省军区的独立师也同时担负边防守备任务。1978年至1981年之间又增建了守备7师、8师、12师;另外将担负边防守备任务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军区独立师改编成守备9师、10师、11师。

随着1983年1月,外长山要塞区缩编为外长山守备师,这样一来,整个军区的下属建制内便是有了十三个守备师,分别为:受到旅大警备区指挥的外长山守备师、守备1师、守备2师;在赤峰守备区建制内的守备4师、守备11师、守备12师;属白城守备区指挥的守备3师、守备5师、守备6师;隶属黑龙江省军区的守备7师、守备8师;守备9师、守备10师则是在第68集团军的指挥下。

可以说,整个东北地区,除了各边防守备旅之外,最重要的兵力就是这些守备师了,前者是利用构筑的筑垒地区实施迟滞,阻击苏军的进攻,为整个军区的作战部署赢得时间;而后者则是不折不扣的要点守备部队。部队的性质决定了他们虽然无法做到攻必克,但却可以做到守必坚。这一点,张双翼司令员很是相信,至少他相信各守备部队的官兵们能够顶住敌人的进攻,人在阵地在,誓死也要抗击住苏军的侵入。

可问题在于,整个东北的防御形势最为危机的地方却是发生在锡林郭勒-兴安盟一线。尤其是,现在苏军驻蒙集群的动向,这一点是最为让人头疼的。到目前为止,敌人的进攻还只是维持在呼伦湖以北的满洲里一线、黑河地区,并没有从北、西、东、三线同时发起进攻。

这是为什么?张双翼司令员陷入在了沉思之中,苏联人到底在想什么?战争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快是整整24个小时了,虽然这24个小时之内,整个中国军队指挥层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甚至直到现在,张双翼都没有能够和自己下属的部队恢复所有的联系,但至少局势多少有些明朗的展现在高级指挥员们的面前。

北京城区的情况虽然不知道具体,但张双翼却很清楚会是怎么样的在发展。至少警卫1师、2师、3师、4师此时应该在和苏军伞兵在诺大的北京城内,在祖国的心脏,在共和国的首都展开着殊死的拼杀,而战局会是怎么样的发展呢?北京外围的部队此时应该紧急进京增援了,可是苏军驻蒙集群的攻击方向呢?他们会是怎么样投入作战?

张双翼司令员的目光落在了赤峰,赤峰是整个东北、华北、京津唐地区的要点。

1980年的年底时候,中央的军委会议曾经着重研究了三北地区的战略部署问题,这次会议上,除了谈到了三北地区的对苏备战情况之外,并确定对铁道兵部队进行精简整编,决定撤消四个铁道兵师。身为政治局委员、沈阳军区司令员的张双翼也参加了那次会议。

在会议期间,张双翼还直接向军委提出了沈阳军区对苏军可能进攻中国的敌情做了自己的判断,张双翼司令员到这会儿为止都还很清楚的记得自己对小平同志提出的那些建议。

自从调职到沈阳军区出任司令员一来,张双翼始终认为苏军如果对中国实施重点进攻,很可能在沈阳与北京两大战区的结合部实施主要突击,以便迅速前出到山海关,切断东北与华北的联系,合围沈阳军区的主力部队,已达成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

当时小平同志也对张双翼的判断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肯定,并指示张双翼应该与总参研究一下对策,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

这样,张双翼又前去拜会了时任军委常务副主席、国防部长的徐向前元帅哪里,说明了自己和小平同志研究之后的结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沈阳、北京两大军区的结合部-赤峰方向是为重点,在这里应该立即组建一个军级守备区,部署二线守备部队。

徐帅听了张双翼的汇报后当即表示同意,并当即指示告知杨得志总参谋长和主管作战的杨勇副总长,对沈阳、北京两大军区的结合部,特别是赤峰地区进行一次重点战役勘察,并加强这一地区的防御设施和力量。

经过考察和研究决定,总参同意沈阳军区在赤峰成立一个军级守备区和再组建一个守备师的报告。于是,张双翼又打电话给徐帅,提出抽调时驻承德、并已经确定撤编的铁道兵第14师师部,用于组建赤峰守备师。

这样,在军委办公厅和总参的直接协调下,抽调出铁道兵第14师师部及直属队和所有装备、器材,给沈阳军区组建守备第12师。随后总参又将拟撤消的军委工程兵建筑第128团、214团调给沈阳军区用于组建守备第12师守备第34、35团。而沈阳军区方面则是又调所属后勤工程一个团,组建守备第36团,调守备第1师炮兵团、守备第2师坦克团,组建守备第12师炮兵团、坦克团。到1981年4月,随着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李德安,代表军委授予该师军旗。并宣布该师正式成立。沈阳军区守备第12师正式列入赤峰守备力量,这样一来,也就大大增强了在赤峰一线的防御力量,使得下属守备力量已经完全达到了一个军级。

在赤峰守备区建制内的部队现在是有守备4师、守备11师、守备12师,应该说兵力是不少,可是面对苏军随时可能南下的部队,这三个守备师的兵力是否又显得太单薄了点。

从自己向军委提出加强赤峰一线的守备力量以来,似乎赤峰一直都是整个东北防御的重中之重,可是现在,苏军在远东滨海地区的按兵不动,却是让张双翼迟疑了。



第十九章:生存之道(五)

满洲里城,激战仍在继续,枪炮声成天撕扯着这座小小的边境之城,厮杀着的将士们在这片已然废墟样的小小边境之城内拼死战斗着,为了彼此不同的国家,但却有着共同的信仰,这真是一种讽刺,一种莫大的讽刺,当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悍然的入侵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时候,也许这的确就是一种讽刺,无论是苏修帝国主义,还是中国修正主义,似乎彼此双方嘴里相互谩骂着的时候,他们都却忘记了,曾经高呼:“斯大林-毛主席”的时候,两国之间的友谊是那样的亲密无间,是那样的曾经主导了整个世界的左派运动。

“冲啊~”这是中国军人们那气壮山河样的呐喊。

“乌拉~”这是苏联官兵们那所向披靡样的呼声。

白刃相加,子弹横飞,炮弹如雨样的落下,一个照面,双方便都是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只是这种代价不是武器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所能够承受的。

反击又一次失败了,付出的代价是至少一个分队的指战员再也没有回来,对这样的代价,肖钊权简直是心痛至极,多少曾经熟悉的战友,就这样能够头不旋踵的牺牲在冲锋的道路上,甚至许多同志至死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他们就那样的义无反顾的奔赴向了光荣之路。

“中队长,敌人开始进攻了。”随着身旁的通讯员发出惊呼,肖钊权从遐思中被惊醒过来,远处的借口,一群苏军士兵猫身持枪,沿着街道两边展开。

“注意,同志们,准备接敌,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开火。”肖钊权压了压手势,低声命令到。

苏联人越来越多,拉开着的散兵线向着这边压了过来,两辆架着机关枪的‘嘎斯’缓缓更在其后,显然苏联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条看似没有人影的街道正埋伏着最后的抵抗。

“全体准备~”肖钊权低声的冲着左右两边的战士们说到。

“中队长,敌人进埋伏圈了。”从废墟后猫出小半个脑袋的2分队长低声的提醒着肖钊权。

“嗯,知道了~”哼声应了声,肖钊权拍了拍身旁战士的钢盔,竖起大拇指示意做好准备。

“打~”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