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官婉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只能大声疾呼,陛下,请千万警觉。圣上依然我行我素。 
而张柬之等劝谏中宗贬杀诸武的消息一经传到武三思耳中,他便首先找到了婉儿。 
张柬之的劝谏几乎话音未落,婉儿便翩然出现在显的面前。她也忧心忡忡地直言皇上,如今柬之诸人恃功专权,恐怕对社稷不利吧。 
于是显被夹在了中间。每日被那两股相互敌对的势力挤对着。当然英雄难过美人关。到了后来,被婉儿蒙住了眼睛的李显竟然自己也觉得张柬之们太居功自傲,甚至对朕不恭了。 
于是,此时已身为司空要职的武三思便乘势而上,更是对中宗李显献上了一味诛杀五王的灵丹妙药,他提出为将王朝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就必得当机立断,将张柬之等人封为郡王,看似加封晋爵,实为削夺其执政之权,唯有如此,才可能外不失尊宠功臣,内可固社稷之安。 
如此狡诈阴毒的计谋,虽出自武三思之口,但百官皆知以武三思的粗莽愚钝,他是万万想不出如此精妙的万全之策的。 
还是婉儿。 
不知道婉儿为什么要如此死心塌地地把自己捆绑在武三思的那条战船上,在惊涛骇浪中,随那条大船起伏颠簸。她不仅把她的身体给予了武三思,还把她的智慧也无条件地送给了他。进而让迷惑中的李显觉出武三思确实是一个智勇双全不可多得的人物。所以他宁可讨伐张柬之等为他打下江山的诸大臣宰相,也要死死留住武三思。他宁可相信皇后和婉儿,因为她们才是他的亲人,他的亲人怎么会加害于他呢? 
于是,果然,五王均罢其政事,被封予了郡王的远离朝廷的闲差。然而,就是如此地贬黜了张柬之等功臣,武三思还是不肯善罢甘休。不久之后他就一不做、二不休地又罗织出了一个关于张柬之们的罪名,说洛阳的天津桥上有揭露韦皇后淫荡行为的字条,上面吁请皇上将这个污秽的女人罢废。 
这个伪做的字条是武三思拿给圣上的。而韦皇后当时正煞有介事地坐在圣上的身边。韦皇后听到那字条上的污言秽语之后就哭哭啼啼了起来。 
韦皇后接着就去抽李显侍卫腰中的刀。她一边歇斯底里地喊叫着,一边拿着刀就要砍自己。韦皇后的表演显然很到位,以至于连中宗李显都坐不住了,和武三思一道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韦后手里的刀夺过来。 
武三思又在一边旁敲侧击,显只好带上他们亲自去找婉儿,要婉儿起草将张柬之们流放岭南的诏书。婉儿睁大眼睛惊异地看着李显。显然如此的一出要清君之侧的闹剧不是婉儿导演的。但是她一听就知道这一定是韦皇后拙劣的苦肉计。 
婉儿拿起笔,但马上又放在了案台上。她摇头。她说她不能下笔。她看着显时的固执的目光。她说陛下,就凭着这一纸肮脏污秽的字条,就要把郡王们发配岭南?奴婢实在不懂。 
而就在显的身后,很快追来了武三思和韦皇后。韦皇后一副搔首弄姿的样子,和武三思当着圣上和婉儿的面就卿卿我我,轻薄放肆,令婉儿无比厌恶。韦后走近案台,就发现诏纸上还一片空白,她于是勃然大怒,转身对着李显大喊大叫:怎么回事?为什么诏令还不发出?莫非陛下改变了主意? 
显支吾着。婉儿不知道显为什么会如此惧怕韦后。她真的都不愿再看一个帝国的君主竟会被皇后如此欺压。 
武大人真的要斩尽杀绝? 
看来只能如此了,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们死。写吧,这明明也是陛下的意思。 
武三思斩钉截铁。婉儿便也不再犹豫。她接过笔,转瞬之间就写好了那份将张柬之等贬黜岭南的诏令。她想从此她也是这惨案中的罪魁祸首了。她也将被天下和后世所不耻了。但是她别无选择。 
婉儿所拟制的诏书是将张柬之等神龙革命的功臣贬至岭南。一旦陷入岭南那瘴湿之地,通常是很少有人能活着回来的。所以贬黜岭南其实就是等于是死刑。不久便传来消息,说那五位朝中要官,刚刚抵达流放之地,就被广州刺史周利贞一个一个地逼迫身亡了。这是婉儿又不曾想到的。她从此就看到了末日。 
婉儿很愤怒。这是她不想也不愿接受的现实。就仿佛是她亲自杀了五王。是武三思陷婉儿于不义之地。婉儿知道她是在为武三思,为韦皇后,甚至是在为懦弱的皇上承担着罪名。不,凭什么?凭什么要让她代他人受过? 
婉儿是气冲冲地来到武三思的司空殿的。她只想问问清楚,究竟是谁下令追杀五王的,她要他洗净她手上的血,她决不枉担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她真的很生气。她一走进大殿就开始大声喊叫。她觉得她有这个权力。她要武三思出来。她想不出那个被她叫出来的年轻人是谁。 
请昭容娘娘息怒。这里是政务殿,不是圣上的后院。 
你是谁?你在指责我? 
微臣不敢指责娘娘。只是,娘娘出言如此不慎,不像娘娘一向的风格。 
你是……婉儿直到此刻才睁大眼睛认真地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她不期地与那炽热的目光相遇。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婉儿的心中油然而生。她想啊想啊。你是……婉儿觉得她就要想起来了。她确实见到过这个优雅英俊的年轻人,是啊,谁呢? 
微臣崔湜,娘娘真的不记得我了。 
是崔湜,崔湜……婉儿当然是记得崔湜的。只是她不敢想那个依然留在武三思身边的年轻人会是崔湜。她记得女皇还活着的时候,武三思曾对她说起过,他的处境之所以艰难,就是因为有张柬之派来的崔湜,每天盯着他,伺其动静,以在他不轨的时候对他动手。如今五王不仅被流配,而且早已匆匆殒命,照理说身为五王耳目的崔湜也早该被武三思诛戮,他怎么竟然还能如此悠闲地滞留于敌手的营垒中呢? 
于是婉儿惊愕地站在那里。她看着那个对她满怀了崇敬和仰慕的年轻人,问他,你怎么至今还在武大人的身边? 
我是武大人手下的中书舍人。昭容娘娘大概忘了,当年为武皇帝修撰国书和《三教珠英》时,司空大人的班子中一直都有我,而且他也是一直欣赏我的。 
可惜了你的才华。多一个走狗对朝廷微不足道,而少一个诗人却令人扼腕叹息。 
我知道一个人有时候不能为了某种莫须有的虚名,就将自己的才华乃至于性命搭上。那不值得。而我们生活在现实中。在现实中就要很实际。就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不管是要通过怎样的渠道。 
我只是觉得崔大人出身书香门第,又辞采风流,本来是可以引为知己的,想不到做卑劣势利的人竟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而改换门庭又能够如此轻而易举。武大人不在,我走了。 
娘娘有什么要留下来的话吗? 
好吧,既然你们是实际的人,那我就问问他,究竟是谁下令要将张柬之、桓彦范他们杀死的?张柬之已经八十二岁了,把这样的一个老人贬黜岭南还不够吗?我不曾指派过任何人去追杀他们,是谁让我枉担了这千古的骂名? 
崔湜看着婉儿,听着她发泄对武三思的不满。他思前想后,竟然扑通一声跪在了婉儿脚下,吓得婉儿向后退了好几步,她说你……你要干什么? 
崔湜满脸的懊悔。他说娘娘千万不要怪罪武大人,是崔湜陷娘娘于困境之中,是崔 让娘娘枉担了那不义的罪名,也是崔湜不曾体谅娘娘的苦衷…… 
你到底在说什么? 
听了娘娘对武大人的责难,微臣才知道娘娘的心里有多苦。是我建议司空大人对张柬之们穷追不舍的。这朝中风云变幻,所以微臣担心一旦桓彦范、敬晖他们这些年富力强的朝官有一天获得赦免,返回京都,势必对司空大人造成威胁。所以我建议一定要将五王尽杀之,以绝其归望。想不到连累了娘娘,微臣真…… 
不要说了。想不到你的心也如毒虫一般。原以为你一个风流才子,是只知吟诗做学问的,没想到你的主意更恶毒。 
可是娘娘,这朝中的宰相又哪个不是文人出身。文人用智慧的大脑和狂放的天性去参与政治,自然整起同僚来就更是丧心病狂。但是,谁能保证五王不会有翻身昭雪的那一天。所以崔湜至今不悔。崔湜这样做,也是为了娘娘。 
你这样毒如蛇蝎竟然是为我?我看你还是为你自己吧。你曾是五王派在司空身边的耳目。你那时候是他们的走狗。是因为他们革命成功,拥立了圣上,又做了朝中的大官。然而你慢慢看出了他们的前途渺茫,而武三思恩宠渐厚,且升任了司空。于是你便见风转舵,投靠三思。你用对五王落井下石穷追不舍作为你转投新主子的见面礼,这朝中还有比你更卑鄙的文人吗? 
微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