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军工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月1日开学迫在眉睫,开基础课的教员还不够,我看还得请高教部想想办法,解决军工的燃眉之急。”

高等教育部刘副部长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有点摸不着门路。他见安部长把球踢到自己的门前,连忙发表意见:“今年全国高中毕业生五万四千人,大学招生七万,反差太大。不过哈军工才要800人,可以优先满足。现在的困难是教员问题,去年冬天给军工调教授,也没有按着要求调够,我们还费了很大的周折。师资最缺的是理工科,现在我们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与教员的比例是十比一,师资过分紧张,还有不少课开不了。苏联课程重、繁琐、吃不消,大家有意见……我看硬学苏联的教学制度与内容,我们师生身体会垮下来。工业建设任务重,干部培养不出来,这个矛盾很突出。应该集中师资,确保重点,否则,什么也不肯减,拆东墙补西墙,结果大家都垮台。”

刘副部长真敢讲,他不买苏联教学制度的账,也不给陈赓面子,他又继续说:“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康白校长说那59个研究生可以全部给军工,那做不到,他也没这个权力。因为那是全国各个大学送去培养师资的,必须回原工作单位。如果一定要确定调给军工,也可以,那就等于抽调了各个高校的师资,请陈院长考虑,用那些研究生来代替抽调各校的教授,合不合适?”

陈赓反应很快,立即回答:“那可不行!”

陈赓没有说出口的话是:好厉害的刘副部长,真会算账呀!看来调教授的问题让他这么一招架,暂时不会有个结果。

谈到调干部,各军兵种与会的首长们虽然强调有困难,但都表态保证按军工提出的数目调配,只是希望分期分批,分散调动,千万别集中抽调。至于所需教学武器装备、仪器设备均会如期送到军工。

总政副主任肖华的发言引起陈赓的重视。当年肖华是红军中有名的“娃娃司令”,在今天出席会议的诸位军中将领里,他才37岁,却因文韬武略,德才兼备而居总政要职,辅佐罗荣桓主持全军政治工作,陈赓和肖华互相尊重,私交甚好。

肖华发言很短,他说:“总政会认真地支持军工抽调干部,但军工也应照顾大家的困难,集中调不行就分散调,我们会尽可能地满足军工的要求。”

陈赓竖着耳朵,想听到肖华同意从总政抽调100名大学生的事,可肖华提也没提就不再吭气了。

陈赓只能退一步,他说:“大家集中调人有困难,那就按我们所提数目分两批调吧,特别是教员,第一批百分之六十,要在开学前半个月报到,第二批百分之四十也得在下学期开学前到院,不然就开不了基础课。”
 

  

  

18 求助“上帝” 毛泽东挥毫题词(5)
 
黄克诚看看时间不早了,就作了结论,他说:“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重,各行各业都要上马,尤其工业战线,都急等着工科大学毕业生,教员就更缺乏,困难不少啊。但不抓住重点不行,工业建设是重点,国防现代化建设也是重点,放松了这个重点,帝国主义突然打进来,我们的军队就无法招架,就要吃大亏,工业建设也别想搞了。

创建军工是我们军队现代化必须走的第一步,是国防现代化基础中的基础。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十分关心,大力支持,要求方方面面慷慨支援。你们看看陈赓同志,从朝鲜前线回来,两手空空,白手起家,他什么也没有嘛。从第二高级步校调去3000名指战员作为军工建院的基础,但是这个步校没有教授和技术干部,讲战术的教员讲不了技术,这是明明白白的道理。苏联要陆续给军工派来上百名专家,总得给他们每个人配一名中国教员当助手吧,连这一点目前都办不到。9月1日要开学了,他们的困难确实很大,陈赓这个院长难当呀。

最近陈赓同志向毛主席汇报以后,毛主席说啦,‘陈赓提出的问题都应该给予解决’,大家应本着这个精神,大力地支援军工。陈院长所提的要人数目不能变,但照顾大家的困难,可以分批调去,希望各单位按时间表行事。

关于校舍建筑问题,明年要20万平方米,5000亿资金,国防费用又跟去年一样未增加,调剂起来确实困难。经过总后党委的研究,决定明年先建18万平方米,投资3500亿。其余的,包括大礼堂、体育馆等可以放在后年去建,反正总规划60万平方米校舍,三年无论如何完不成。明年是重点,要保证五座教学大楼竣工使用。

编制的问题不少,既然办这样的学院得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开始还得按他们的意见办喽,如不设政委等,慢慢地做说服工作吧。编制表注明‘暂行’两个字,以后好修改。

学制问题,地方院校用苏联教材,四年学完吃不消,军工政治军事课比重大,四年制恐怕更不行。早出人才是对的,但学员学的知识不完整、不系统、吃‘夹生饭’,也不好。这个问题请陈院长回去研究,确定后报军委备案就行了。

学员的待遇应该略高于地方,张令彬副部长已经通知了吧?学员吃坦克灶,各系按军兵种着装,这些问题请李懋之同志去找总后研究吧。

开学典礼,由总参通知各总部、各军兵种和政府部门派代表参加,当地的客人由学院来邀请。

怎么样啊?陈院长,你还有什么意见?”

黄克诚高屋建瓴,一锤定音,解决了哈军工一系列大的问题,陈赓连忙站起来,向与会各位领导致谢不迭。

军委例会之后,陈赓拖着李懋之专门去总政治部见肖华。陈赓对李懋之说:“昨天肖副主任话中有话呢,他来个‘尽可能’,说明思想上有疙瘩,总政要给我们的大学生他也没提,咱们去登门求情。”

陈赓见了肖华,嘻嘻哈哈的一通调侃就说通了,肖华说:“陈院长四处烧香拜菩萨,下官岂敢落后?你们放心吧,调教员和调干部,总政负责催办,大学生按时报到,你们回去准备宿舍吧。”

连续几天“走马灯”似地奔波,陈赓真累坏了,晚上回到家里,连鞋子都懒得脱就一头倒到床上,满身的汗臭也懒得洗,女儿小进跑过来拉爸爸的手,连喊带叫:“爸爸臭,臭爸爸,快起来洗脸、洗脚。”

傅涯把洗脸水端到床边,又把毛巾准备好,轻声柔气地说:“看你累成啥样了,起来洗洗再睡吧!”

陈赓睁开眼,接过毛巾,使劲儿坐了起来,刚洗了几把脸,突然去打电话,傅涯问:“怎么,你还要出去呀!”

陈赓说:“我得赶快去看看老师长,去晚了,他说不准就回南京了。”

陈赓擦完脸,强打起精神,整整衣服,又带上大檐帽,叫上司机,驱车东交民巷刘伯承的家。

刘伯承穿着白背心,摇着芭蕉扇迎接陈赓,两个人坐在院里的大槐树下乘凉。周围很安静,偶尔有几只流萤飞过,夜空留下转瞬即逝的闪亮的弧线。

陈赓说:“好久没见到老师长啦,来看看您。”

“哪个要你来看我的嘛!”刘伯承笑道,“你陈院长日理万机,把时间浪费在我的身上,不划算噢!”

陈赓认真地说:“我得向您汇报呀,您是军委副主席嘛。”

陈赓把十个月以来的筹建情况向刘伯承娓娓道来,说起奥列霍夫的认真劲儿,刘伯承开怀大笑:“我们南京的顾问也差不多,他们都是很好的专家,就是有点刻板。”

听罢陈赓的介绍,刘伯承夸奖道:“你陈赓硬是了得噢,你的手长,你的腿勤,争取到了八方支持,不到一年,军工的架子就搭起来了,不简单哟!”

“什么时候,老师长到哈尔滨去看看我们那个大院子吧?”陈赓向刘伯承发出了邀请。

“好嘛!”刘伯承爽快地说,“我一定要去军工看看的,咱们两个院长,一南一北,互相比赛噢!”

“9月1日军工开学,老师长给我们题个词吧!”陈赓总不忘记索字。

“要得,”刘伯承应允下来,“我回南京前给你写好,送到府上!”

两个最热衷于办学的中国老兵又就知识分子政策等问题交换意见,老槐树的枝叶在轻轻摇曳,无声地看着他们难得的这次夏夜相聚。
 

  

  

19 轻车简从 彭德怀视察军工大院(1)
 
轻车简从 彭德怀视察军工大院

开学典礼 张宗逊宣读主席训词

就在黄克诚召开军委例会,研究哈军工问题的同一天,朝鲜战场上炮火连天,志愿军发动的金城反击战打响了。秘密进入朝鲜的彭德怀给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打电话:“敌人耍流氓,我们就给他的油脸上一巴掌,狠狠地打,让他老实点!”金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